首届“科学探索奖”隆重颁出,12位中国化学会会员获奖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5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11月2日,2019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50位青年科学家经层层选拔,从千余名申报人中脱颖而出,每位获奖人将在未来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资金资助。在获奖科学家中,有12位中国化学会会员,包括中国化学会理事、委员会委员、各项奖励获奖人等,分别在化学新材料、能源环保、前沿交叉等领域分获殊荣。

由此可见,化学作为一门核心科学,不但通过与生命、材料、能源、环境、信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不断催生新兴学科增长,也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成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

 

   化学新材料   

 

马丁(北京大学)

肯定他在氢气的制备与输运、高值化学品的选择性合成等方面取得的系列进展,支持他在引领工业应用的原创性的能源催化新体系取得突破。

 

 

王训(清华大学)

肯定他在亚纳米尺度材料合成方法学、无机亚纳米线类高分子特性发现等方面的成绩,鼓励他在亚纳米尺度材料概念的确立与推广、构效关系及器件应用等问题上的探索。

 

 

王晓晨(南开大学)

肯定他在有机硼催化剂研究中取得的成绩,鼓励他在发展硼催化新反应、构筑新催化剂以及完善硼催化理论等方向上的探索。

 

 

陈鹏(北京大学)

肯定他在活细胞化学工具开发和蛋白质生物正交激活等方面的成绩,支持他在新一代蛋白质检测和测序技术等问题上的探索。

 

 

郑南峰(厦门大学)

肯定他在金属纳米材料表界面化学方面的成绩,为精细化学品生产提供了绿色新途径,鼓励他在利用廉价金属替代稀有贵金属材料等问题上的探索。

 

 

游书力(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肯定他在手性合成领域发展新概念、新配体和新反应的成绩,特别是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概念的提出,鼓励其在去芳构化反应及应用领域中的探索。

 

   能源环保  

 

 

王书肖(清华大学)

肯定她在大气污染源-受体非线性响应模拟和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方面的成绩,鼓励她在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应对等问题上进行探索。

 

 

巩金龙(天津大学)

肯定他在人工光合作用领域电极设计和光子转化效率方面成绩,鼓励他探索二氧化碳光电还原体系的催化剂活性位结构、电极与反应器偶联规律等科学难题。

 

周欢萍(北京大学)

肯定她在推动新型功能材料及光伏技术发展中取得的成果,鼓励她开发下一代光电半导体材料及相关器件制备工艺,为清洁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提供稳定廉价的解决方案。

 

   前沿交叉  

 

 

郭少军(北京大学)

肯定他在燃料电池和氢能催化新材料探索与催化性能调控领域的成绩,鼓励他在燃料电池关键新材料与膜电极高性能化方面取得突破。

 

 

郭雪峰(北京大学)

肯定他在单分子电子学方面的成绩,鼓励他对单分子行为的原位精准测量及其调控进行探索。

 

 

蒋兴宇(南方科技大学)

肯定他在生物材料与器件研究开发方面的成绩,支持他研究“分子积木”对抗耐药细菌。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11月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与14位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奖项聚焦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支持“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奖励他们的未来潜力。

中国化学会很高兴作为奖项的支持单位,全程参与了“科学探索奖”,尤其是化学新材料领域的推荐工作。面向广大中国化学会会员和全国化学科技工作者积极宣传,并推荐200位化学领域专家参与“科学探索奖”提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