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化学会“利华益”化学创新奖在东营颁发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2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2023年11月1日,在利华益集团创业发展三十周年高峰论坛上,首届中国化学会“利华益”化学创新奖揭晓并颁发。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范青华研究员致辞并宣布获奖者名单。首届中国化学会“利华益”化学创新奖授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董焕丽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傅尧教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侯朝鹏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黄兴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季恒星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沈敬山研究员、兰州大学唐瑜教授和南京大学周豪慎教授8位化学科技工作者。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在库院士,利华益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云亭先生,共同为获奖科学家颁奖。

 

颁奖嘉宾与获奖者合影

中国化学会“利华益”化学创新奖由中国化学会设立,由利华益集团捐赠支持奖励奖金。奖项关注化学、化工、材料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工作(特别关注高分子材料、新能源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奖项每2年颁发一次,每次表彰不超过8位获奖者。

 

获奖者介绍

 

董焕丽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授奖理由:发展了高迁移率发光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共轭高分子晶体可控制备技术,实现了有机半导体性能的突破。

个人信息:董焕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专业为物理化学,之后留所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与器件领域研究,先后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团队奖(负责人)、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5)、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12)等奖励与荣誉;主持国家杰青(结题特别优秀)、基金委优青、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青年团队等项目;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结题入选优秀会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士,任Wearable Electronics主编,Smart Mat、the Innovation等期刊编委/青年编委,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秘书长。

科研工作介绍:一直致力于有机高分子半导体与器件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提出了“非传统”有机半导体分子设计新思想,发展了系列创纪录的高迁移率有机高分子半导体,突破了当前性能瓶颈,推动了领域的发展。相关成果以第一/共一/通讯作者在Nat. Chem.,Sci. Adv./Adv. Mater.,JACS/Angew. Chem. Int. Ed./CCS Chem.等期刊发表。受邀在IUPAC、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化学会等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70余次;作为会议主席多次组织国内外会议,包括中国化学会“CCS Chemistry”新兴前沿交叉论坛。

 

傅  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授奖理由:发展绿色有机化学新反应和催化新体系,成功应用于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取高值化学品及新材料。

个人信息:傅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2000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起留校任教(副教授),2010年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杰出贡献奖、腾讯科学探索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青年奖等奖励。2012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7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2018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科研工作介绍:长期从事有机化学和绿色化学等领域研究,在绿色合成反应创制和生物质能源化工等方向取得系列进展。首创分子间电荷转移促进可见光引发,发展了绿色高效的非金属阴离子复合物催化体系,实现温和条件脱羧偶联;开发廉价金属催化体系,实现烯烃官能化反应选择性精准调控,成果发表于Science、Nature Catalysis等期刊。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技术转让8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实现新型戊酸酯类含氧燃料千吨级生产示范,为我国生物能源领域发展提供新思路;建成5-羟甲基糠醛、呋喃二甲酸千吨级生产示范线,开发呋喃聚酰胺新材料,成功用于制造新型锂电池隔膜,打破国外对芳纶等高端材料垄断,为促进中国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侯朝鹏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授奖理由:围绕固定床费托合成Co基催化剂的设计和开发等领域,取得工业应用成果。

个人信息:侯朝鹏,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专家;从事专业石油化工、煤化工、微化工工艺及催化剂。1993年-2003年,在天津大学分别获得本硕博学位。2005年在石科院完成博士后工作,此后留院工作。2012、2018和2019年三次荣获闵恩泽院士科技原始创新奖。2013年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前瞻性基础研究奖。2016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2021年,撬装式微通道FT合成项目,荣获2020年度石科院重大贡献团队奖。2023年,中国首套分布式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模块化分布式甲醇制氢系统”被中国能源发展和创新论坛组委会授予“践行双碳目标2022年度最佳创新产品奖”。社会任职:中船某研究所特聘科研专家、东南大学校外博士生导师。

科研工作介绍:侯朝鹏同志坚持创新,锐意开拓,在化学化工几个领域,既是基础研发创新者,也是转化和工业化实践者。

在FT合成催化剂方面,提出引入还原性助剂利用氢溢流提高还原度和分散度的设计方案,工业应用中,提出催化剂中潜在活性位的概念和超温历程的发展机制,制备非均匀催化剂,并成功实施。根据微通道反应需求,发明微观爆炸法,突破了微通道难以用于多相催化的障碍。在HPPO循环甲醇精制方面,创新地开发出低温催化剂,活性和寿命大大超过国内外参比剂,高性能镍基催化剂分别在湖南和山东两套装置应用。氢能方面,优化合成开发高活性的甲醇重整制氢和环保催化剂,通过甲醇重整-催化氧化耦合体系集成,实现装置集成设备小型化并工业实施。

 

黄兴溢

上海交通大学

授奖理由:聚焦高分子材料无法兼备导热和绝缘性的关键难题,在本征和复合导热绝缘材料研究中取得突破,并用于工程实践。

个人信息:黄兴溢,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留校工作至今,主要从事高分子电气绝缘材料研究。获202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4)、唐立新优秀学者奖等荣誉。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导热复合材料与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科研工作介绍:从事高分子电气绝缘材料研究,针对高分子材料无法兼备导热和绝缘性的问题,在大分子链引入共平面刚性单元,实现了高分子材料本征导热和绝缘性能协同提升,揭示了有序纳米区域和缺陷共生的协同增强机理;提出了分散相面-面接触强化传热的策略,形成二维绝缘导热增强体的宏量按需制备技术,实现导热增强体面面搭接的三维超结构,突破了有效介质理论局限;提出了用高导热辐射制冷材料对户外电气设备进行零能耗散热的设想,赋予高导热绝缘材料辐射制冷性能,实现了内部发热电气设备零能耗散热。成果发表在Nature等期刊。

 

 

季恒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授奖理由:提出了系统调控材料界面结构降低电极极化的新思路,突破了锂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相互制约的难题。

个人信息:季恒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200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取得学士学位,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3年先后在德国莱布尼茨固态与材料研究所任洪堡学者,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任博士后,2013年8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是中国化学会和国际电化学会会员,担任J. Energy Chem.、Chn. Chem. Lett.、《电化学》杂志编委,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委会“电化学青年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研究校长奖”。

科研工作介绍:长期从事锂电池材料和电化学过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要面向高功率密度锂电池应用中电极极化引起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相互掣肘的挑战,提出了系统调控电极材料界面结构降低极化的新思路,建立了电极材料固体界面共价键合的材料设计策略和合成新方法,获得了具有高倍率性能的磷-碳复合负极材料,实现了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的共同提升。成立独立课题组以来,在高功率密度锂电池电极材料和电化学研究方面形成特色研究方向,相关结果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学术期刊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发表,部分研究成果入选教育部2020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研究结果的应用推广获得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安徽省重大产业创新计划的经费支持。

 

 

沈敬山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授奖理由:潜心新药创制。抗新冠病毒创新药民得维和先诺欣等先后在国内外获批上市。

个人信息:沈敬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1995年于中国药科大学获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留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两个方面:新药创制(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感染性疾病药物);基于“源头控制”理念的绿色可持续性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工艺研究和产业化应用。中国药学会监管科学与国际规范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获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2018年度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创新奖”;2010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2008年荣获“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沈敬山课题组荣获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五四青年突击队”称号。

科研工作介绍:注重产学研一体化工程体系建设与协同创新,在药物应急研发与生产、人才培养包括工程师与工匠团队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践行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民得维(VV116)和先诺欣均已在国内附条件获批上市,用于轻中度成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MINDVY(VV116)和ONVITA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分别用于新冠病毒感染和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建立了基于“源头控制”理念的原料药绿色可持续性制造技术开发平台,以“安全、环保、简易、低耗”为目标,不断研发出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药物合成路线和工艺技术方案,消除或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对人员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合作者一起创建了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

 

唐  瑜

兰州大学

授奖理由:建立了稀土材料精准合成和功能调控策略,将其应用于稀土智能发光材料及能源催化等领域。

个人信息:唐瑜,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兰州大学二级萃英特聘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稀土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ACS期刊Inorg. Chem.副主编;Inorg. Chem. Front.、《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 、《无机化学学报》和《结构化学》等期刊编委。曾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甘肃省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和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科研工作介绍:长期从事稀土配位化学和功能材料研究工作,在稀土功能配合物及其材料领域做出了独创性贡献。近年来她针对如何在分子水平创制稀土功能材料并精准调控其功能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从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入手,对稀土功能材料进行设计构筑,建立了分子/原子水平稀土材料功能调控策略,并将其应用于稀土智能发光、纳米催化及能源材料等特色研究领域中。同时她致力于将稀土功能材料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应用延伸,开展稀土智能防伪标签和大面积太阳能电池器件组件的中试研究和示范产线建设,推动稀土资源的高值化应用。

 

 

周豪慎

南京大学

授奖理由:利用氧化物和过氧化物间的氧阴离子变价过程实现电荷存储,在储能材料和电化学二次电池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个人信息:周豪慎,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聘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科学出版社《科学通报》和《Science Bulletin》编委,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副主编。1985年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1994年于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化工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曾担任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曾兼任日本国立东京大学特聘教授和日本筑波大学教授。评为十三五国家“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重点专项优秀责任专家。

科研工作介绍:长期致力于储能材料和电化学二次电池的研究:(1)提出封闭锂氧电池的概念,利用氧阴离子变价实现电荷存储,制作了高比能的封闭锂氧电池原型;利用氧阴离子氧化还原机理,首次提出基于氧化锂的补锂机制,制备出以高镍三元为正极的无负极锂二次电池原型,达到高比能量和稳定循环。(2)创造性地提出两种或多种电解液(质)构筑组合电解液的概念,通过太阳能电池和组合电解质构筑了新型电解池体系,首次成功实现低价、高效、可控地从海水中直接提取金属锂单质的新方法。(3)进一步拓宽组合电解液的概念,利用亚纳米孔限域效应调控溶剂化结构,构筑了具有耐高电压、不可燃、和防漏液的新型固态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