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会2020年新增十名荣誉会士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2020年,经过提名、遴选,十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获得“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称号。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是中国化学会面向国际著名化学家设立的荣誉称号,授予对中国化学和中国化学会与国际学会间交流做出贡献的国外卓越学者专家。2009年至今,已有60名国际著名科学家被授予中国化学会荣誉会士。

 

2020年度荣誉会士介绍

 

 

Avelino Corma

西班牙巴伦西亚理工大学化学技术研究所

 

Avelino Corma教授在分子筛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其相关催化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是国际分子筛界及催化界的领军人物,在国际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Avelino Corma教授是西班牙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德国马普所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自2007年受聘为吉林大学客座教授,2012年受聘为吉林大学名誉教授。自受聘为吉林大学客座教授以来,同吉林大学以及其他国内同行开展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合作,在推动我国分子筛及其石油催化前沿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因对中国化学事业贡献巨大,Avelino Corma教授获2017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Erick M. Carreira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rick M. Carreira教授主要从事具有重要生理活性和复杂立体化学结构的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此外,Erick M. Carreira教授还致力于开发新型催化剂和手性试剂,并应用于不对称合成反应。

Erick M. Carreira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近期受聘于美国化学会担任J. Am. Chem. Soc.期刊主编。Erick M. Carreira教授多次访问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和中国化学工作者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一批中国有机化学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对于促进中瑞交流以及推动中国化学科学事业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Nir Tessler

以色列理工学院

 

  Nir Tessler教授是化学物理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在共轭聚合物激光、近红外聚合物LED、有机半导体电荷输运、垂直结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等方向均有开拓性贡献。

  Nir Tessler教授在在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一系列关于垂直结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OFET)的设计、制造、建模和分析的工作,开创了垂直结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OFET)的研究方向。他发展了自洽的能够联系器件建模、器件制造以及器件分析的方法,用以改进或开发新的器件结构。Nir Tessler教授对中国友好,多次到访中国,与国内合作单位合作获得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如中国-以色列国际合作基金项目等)Nir Tessler教授担任导师,培养了许多中国学生,并为国内单位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和实验室的合作提供了帮助与支持。

 

 

Kazunari Domen

日本东京大学

 

  Kazunari Domen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光催化学者,开创了粉末光催化全解水体系,在光催化分解水、人工光合成领域做出卓越贡献,被公认为这个领域的领跑者。

  Kazunari Domen教授曾任日本能源协会和触媒学会会长,“第176届法拉第讨论会:新一代能源化学材料国际学术会议”的科学委员会成员,为催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Kazunari Domen教授十分关心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中国化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自2005年开始招收中国留学生,至今已培养10余名硕/博士,另有30余名博士后与访问学者先后在其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毕业生目前就职于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福州大学等。Kazunari Domen教授积极参加我国主办的各类学术会议,并与我国科研工作者保持长期合作,共同发表40余篇高水平研究性论文,显著提升了我国光催化研究水平,促进了我国青年人才教育培养,推动了中日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

 

 

Bert Weckhuysen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德拜纳米材料科学研究所

 

  Bert Weckhuysen教授在多相催化领域享有盛名,尤其在利用原位谱学技术研究催化过程,以及能源转化、二氧化碳转化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世界著名的催化化学科学家,并担任欧洲催化协会主席。

  Bert Weckhuysen教授是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Bert Weckhuysen教授曾经多次访问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并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近年来,Bert Weckhuysen教授培养了许多中国籍博士研究生,并长期招收中国籍青年学者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或博士后合作。此外Bert Weckhuysen教授与国内多个课题组保持长期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频繁开展线上线下的学术交流,在与中国化学界的科研合作上和对青年学者的教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Peter G. Schultz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Peter G. Shultz教授是国际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先驱,是催化抗体,遗传密码子拓展和“高通量”筛选等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Peter G. Shultz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所长。Peter G. Schultz教授为中国的化学研究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极大推动了中国化学与生物交叉领域的发展。同时,Peter G. Schultz教授与中国的学术交流频繁,多次到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学术交流,极大推动了我国化学科研工作者与国外同仁的交流与国际合作,为我国化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Stephen L. Buchwald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Stephen L. Buchwald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致力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及其机理和应用的研究。

Stephen L. Buchwald教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了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烃形成芳香胺和芳基醚,卤代芳烃的氟化和氟烷基化反应,羰基化合物的α-芳基化,基于不饱和烃的碳氮和碳碳成键反应,以及利用发展的偶联化学实现高效的生物共轭反应,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烃芳香胺化反应已被国内外同行称为Buchwald-Hartwig反应。他发展的一系列联芳基膦配体(Buchwald Ligand)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日常使用配体。Stephen L. Buchwald教授多次访问中国,和中国科学家建立了广泛和良好的学术关系。他培养的中国学生有二十多位活跃在国内的学术界和企业界,为中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John Hartwig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John Hartwig教授是国际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致力于新的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及机理的研究。

John Hartwig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发展了无导向基团的高选择性芳烃及烷烃C-H键官能团化,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烃形成芳香胺和芳基醚,羰基化合物的α-芳基化,丙烯基碳酸酯不对称胺化和烷基化的新反应,以及利用酶的定向进化催化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烃芳香胺化反应已被国内外同行称为Buchwald-Hartwig反应。John Hartwig教授多次访问中国,和中国科学家建立了广泛和良好的学术关系。他培养的中国学生有十多位活跃在国内的学术界和企业界,为中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Charles T. Campbell

美国华盛顿大学

 

  Charles T. Campbell教授是表面科学与多相催化基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杰出科学家,取得了引领性的研究成果。

Charles T. Campbell教授通过表面分析技术解析固体表面反应机理及其构效关系,开发了世界上最为敏锐的表面吸附微量热装置,并利用该装置测量表面反应和金属在氧化物载体上成核生长的能量变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极大加深了对复杂多相催化反应体系的基础理解。Charles T. Campbell教授提出的“电子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概念为业界广泛认同。Charles T. Campbell教授长期致力于中美在催化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他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客座教授。在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作大会报告(2016年北京)。Charles T. Campbell教授还多次到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进行学术交流。他大力支持国内催化研究领域青年人才的发展,培养了多位回到中国工作的青年人才。

 

 

Markus Antonietti

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

 

Markus Antonietti教授是国际材料化学、高分子化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在新型高分子和溶胶-凝胶的合成、多孔聚合物和碳材料、晶化调控、绿色化学和碳减排、能源材料及人工光化学合成等前沿交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突出创新成果。

Markus Antonietti教授33岁时即被任命为德国马普学会胶体与界面研究所所长并兼任波兹坦大学教授至今,是当时德国马普学会所属研究所中最年轻的所长。Markus Antonietti教授十分重视同中国的学术交流,在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本人多次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大学、福州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进行学术访问和科研合作,并在我国建立了两个中德合作伙伴小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两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福州大学)。先后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福州大学等国内研究单位授予荣誉客座教授或荣誉教授。双方在相关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质性合作,如联合培养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携手攻关研究重点难点以及联合申请科研项目等,形成了定期学术交流互访和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建立在国际上引领作用的高水平研究创新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