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3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
论文基本要求
1、论文在内容上符合会议主题和学科范围,且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它会议上发表过。
2、符合国家和各单位保密规定。
3、论文正文篇幅要求在3000-4000字(篇幅计算方法:当页全为文字,行数×字数×论文页数),语种为中文,保存为word文档、A4纸。word文档文件名由“2021安全”,第一作者姓名、文章名,共三部分共同组成,例如“2021安全-张三-安全管理方法”。
4、图、表、公式依出现的顺序编号。在正文中必须有与图、表呼应的文字。图题、表题采用中文,其他内容(包括分图题、图注、表注等)尽量采用中文。
5、物理量符号采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前面应有其中文名词,后文重复出现时可直接用符号表示。
6、单位用正体,组合单位用相比的形式,如J/kg,不用J·kg-1形式。
7、公式的物理量符号说明格式采用以下形式:
式中,R为气体常数,即8.3144 J/(molK);r 为气体密度,g/L;cp为气体的比定压热容,J/(molK)。
8、来稿全文按顺序包括:
(1)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 20 字。
(2)作者姓名和单位:单位、省份、城市、邮编信息另起一行,加括号()。
注:来稿署名作者请明确排序并注明所属单位,一般不要多于4名,第4名以后的作者请在首页用页末注表示。并请在首页地脚注明联系人姓名,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资助项目应注明编号)。
(3)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 300 字,应写出论文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主要内容。
(4)关键词:每个关键词用“;”间隔。关键词一般为3-6个,尽量选用《CA》关键词表中提供的规范词。
(5)正文:文中的层次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并以“1”、“1.1”、“1.1.1”形式编排。引言不编号。正文格式样例参见附件。
(6)符号说明:文章中使用符号较多,如需要符号说明,请在文末说明符号。文末的符号说明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同一字母先排大写后排小写;希腊文接英文后排,也按字母顺序排列。符号与说明间用二字线,说明文字与单位间用逗号。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以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文中序码置于方括号[ ]内,如[1],[2],[3]。在多个文献同时引出时,需将多个文献号置于同一[]内,如[6 ,7],[6,7-11]等。内部资料和非出版物不能引用。参考文献数量最好不少于15篇。
(8)投稿人联系方式:在文末务必提供投稿人的联系方式,以便解决在出版中发现的问题,联系方式要包括姓名、性别、单位及职务、通信地址及邮编、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电子信箱。
9、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与示例:
著录规则:
(1)责任者或作者、编者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后。
(2)期刊刊名可列出全名,也可列出标准缩写刊名。缩写刊名须加缩写点。
示例:
【期刊】
[序号] 作者. 文章标题.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页码
【图书】
[序号] 主要责任者. 书名. 其他责任者. 版次(第1版不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
【论文集】
[序号] 作者. 文章标题//编者. 文集名. 版次(初版不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码
【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 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学位论文与科技报告】
[序号] 作者. 论文或报告名称[文献类型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如: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5-18.
[2]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10、未尽事宜可按照常规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 (黑体三号加黑)
作者姓名1,作者姓名2(仿宋五号)
(1作者单位,省份 城市 邮编;2作者单位,省份 城市 邮编)(等线小五号)
摘要:(等线小五号)□□□□□□□□□□□□□□□□□□□□□□□□□□□□□□□□□□□□□□□□□□□□□□□□□□□□□□□□□□□□□□□□□□□□□□□□□□□□□□□□□□□□□□□□□□□□□□□□□□□□□□□□□□□□□□□□□□□□□□□□□□□□□□□□
关键词:(等线小五号)□□□□;□□□□;□□□□
引 言(仿宋四号)
□□□□□□□□□□□□□□□□□□□□□□□□□□□□□□□□□□□□□□□□□□□□□□□□□□□□□□□□□□□□□□□□□
1 一级标题(仿宋四号)
□□□□□□□□□□□□□□□□□□□□□□□□□□□□□□□□□□□□□□□□□□□□□□□□□□□□□□□□□□□
2 一级标题(仿宋四号)
□□□□□□□□□□□□□□□□□□□□□□□□□□□□□□□□□□□□□□□□□□□□□□□□□□□□□□□□□□□
2.1 二级标题(等线五号加黑)
□□□□□□□□□□□□□□□□□□□□□□□□□□□□□□□□□□□□□□
2.1.1 三级标题 (等线五号) □□□□□□□□□□□□□□□□□□□□□□□□□□□□□□□□□□□
2.1.2 三级标题 (等线五号)□□□□□□□□□□□□□□□□□□□□□□□□□□□□□□□□□□□□
2.2 二级标题(等线五号加黑)
□□□□□□□□□□□□□□□□□□□□□□□□□□□□□□□□
3 结 论(仿宋四号)
(1)□□□□□□□□□□□□□□□□□□□□□□□□□□□□□□□□□□□
(2)□□□□□□□□□□□□□□□□□□□□□□□□□□□□□□□□□
联系人:姓名. 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
基金项目:□□□□□□□(编号). (等线六号)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