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2025年9月4日,中国化学会第二季“无处不化学”主题科普活动启动仪式暨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水上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办,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和安徽省化学学会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270余名高中学生参加了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万立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常进,安徽省化学学会秘书长钱家盛出席本次活动并致辞。一同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唐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春英,和其他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的委员老师们以及关心和支持学会科普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该活动由中国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刘世勇主持。开幕式后,启动了中国化学会第二届“无处不化学”科普征文活动,并发布了中国化学会科普吉祥物“科米”系列表情包。
图1 开幕式现场
随后,理事长万立骏院士以《“充”向未来——电池的前世今生》为题,为同学们作“化学大家谈”系列科普报告第十三讲。万院士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引入,回溯了电池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电池的种类和结构,并重点讲述了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在当下的应用。同时,也勉励同学们要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为实现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万院士精彩的报告获得在场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图2 万立骏院士作“化学大家谈”科普报告
随后的“化学家面对面”环节,特别邀请了万立骏院士、唐勇院士、陈春英院士担任活动嘉宾,本环节由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唐雨知、马小淇、陈爱琳共同主持。同学们分别做了三位老师的介绍,让在场的同学提前了解到三位嘉宾的科研工作、生活趣事和人生箴言。在座的同学们踊跃地向院士们提问,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微塑料的污染问题该如何解决”、“《三体》中纳米技术会实现吗”到“院士们几十年如一日刻苦工作的内驱力是什么”等等,三位院士耐心地逐一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现场氛围高潮迭起,面对面交流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图3 “化学家面对面”对话活动现场
来自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的专家们将在本月内持续开展“魅力化学”系列讲座。他们将走进全国更多校园,为青少年开启探索化学奥秘的大门,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在本次“无处不化学”科普月主场活动中,除了顶尖专家的精彩分享外,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研究生志愿者们也将积极投身科普工作,在全国科普月期间进入各小学开展“玩转化学”系列科学探索课程,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孩子的心田。
中国化学会“无处不化学”主题科普活动为中国化学会倾力打造的科普品牌,通过组织“化学大家谈”科普报告、“化学家面对面”、“化学对对碰”、“玩转化学”科普探索课程等系列品牌活动,旨在打破知识壁垒,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化学的深邃奥秘与广泛应用,激发公众对化学兴趣与好奇心,引导公众了解化学的无限魅力与潜力,提升公民化学素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第二季“无处不化学”主题科普活动将持续至202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