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化学”系列科普讲座在全国科普月期间持续举行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来源:中国化学会

值首个全国科普月之际,中国化学会第二季 “无处不化学” 主题科普活动于 9 月重磅启幕,旨在打造 “多层次、广覆盖、深互动” 的科普矩阵,让 “无处不化学” 的理念深入每一个生活场景,让公众从 “感知化学” 到 “理解化学”,再到 “应用化学”, 用化学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来自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的专家们在本月走进全国更多校园,开展“魅力化学”系列科普讲座,为青少年开启探索化学奥秘的大门,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情。目前,6位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分别走进山西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中科大附中实验学校、合肥市第一中学、合肥市第48中学和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开展了8场“魅力化学”科普讲座,2400余名学生参加科普讲座现场活动。

9月1日,首场“魅力化学”科普讲座在山西太原进行,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大学的董川教授为山西大学新生带来题为《化学创新未来》的讲座。董教授从化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化学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了化学创新对推动社会进步的深远意义。

9月4日,第2场“魅力化学”科普讲座来到了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的徐海教授为中科大附中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带来题为《歌曲“泡沫”中的科学与魔法》“魅力化学”讲座。徐海教授从歌曲“泡沫”出发,巧妙结合化学知识,讲解了泡沫的形成原理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趣味实验,让同学们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激发了大家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9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研究员为合肥市第一中学瑶海校区的同学们带来题为《方寸之间显身手:纳米科技与生物医药创新》第3场“魅力化学”讲座。陈院士向同学们系统介绍了纳米科技的概念与前景,以及纳米科技在生物医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中的突破性进展。

9月5日,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的卢忠林教授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本部校区的同学们带来题为《化学的魅力》第4场“魅力化学”讲座。卢教授从化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化学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以及新材料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的魅力。

9月4日和5日,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科普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孙亚飞,分别于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和合肥市第48中学嘉陵江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化学元素的魔法》“魅力化学”讲座。孙老师从元素的基本概念出发,向同学们阐述了元素在自然界和人体中的的奇妙变化,展示了元素如何构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9月4日和5日,中国化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科技大学的刘朋昕研究员分别于合肥市第一中学滨湖校区和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为同学们带来题为《鸟粪战争与百年合成氨》“魅力化学”讲座。刘教授从科学史、化学原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角度讲述了合成氨反应的发展历程,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魅力化学”系列科普讲座现场

中国化学会“无处不化学”主题科普活动为中国化学会倾力打造的科普品牌,通过组织“化学大家谈”科普报告、“化学家面对面”、“化学对对碰”、“玩转化学”科普探索课程等系列品牌活动,旨在打破知识壁垒,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化学的深邃奥秘与广泛应用,激发公众对化学兴趣与好奇心,引导公众了解化学的无限魅力与潜力,提升公民化学素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第二季“无处不化学”主题科普活动将持续至202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