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985年和1988分别于兰州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8-1993年在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助教和副教授,1996-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8-1999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至今为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杰出教学奖、中国化学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学贡献奖、手性化学奖、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和有机合成创造奖、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四川杰出人才奖等科技奖励以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冯小明教授主要从事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药、农药和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原创性和特色的优势手性催化剂和配体,其中手性双氮氧-酰胺化合物被称为“冯氏配体”面向全世界销售,发展的第一例不对称催化α-取代重氮酯与醛的反应,被国外人名反应专著冠名为Roskamp-Feng反应,为一些重要生物活性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效方法。迄今已发表SCI论文58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研究成果入选了“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中科院2012《科学发展报告》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
视频仅供中国化学会会员学习交流使用,请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