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官方网站 ★

理事候选人简介

 

谭蔚泓

男,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湖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5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

2017.8-2020.5,湖南大学副校长

2010.3-至今,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

2010.1-2015.9,生物学院,教授,院长

2004.1-2009.12,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教授,兼职常务副主任

2000.10-2003.9,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3.8-2019.10,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1.8-2003.7,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6.1-2001.7,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1994.2-1995.12, 美国能源部艾姆斯实验室,博士后

1987.9-1992.12,美国密歇根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博士

1985.9-1987.8,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

1982.9-1985.7,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硕士学位

1978.3-1982.1,湖南师范大学,化学,本科学士学位

谭蔚泓,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主任。曾任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化学系和医学院杰出教授和冠名主任教授25年。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分子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南省院士咨询与交流促进会会长等。回国工作以来,先后成立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生物学院,分子科学与生物医学实验室;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分子医学研究院和分子医学研究中心等,开展相关研发工作,推动分子医学的发展。担任CCS Chemistry杂志副主编,ACS Nano、国家科学评论等国内外杂志编委。

谭蔚泓教授长期致力于分子医学、生物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的前沿研究与临床应用。他提出了系列核酸化学和生物医学应用的新原理和新方法:他首次提出了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方法,为核酸适体的生物医学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他首次制备了核酸适体-药物偶联物,为靶向药物的研发打开了新的途径。他开发了一系列核酸和蛋白的检测技术,利用核酸工程实现了这些疾病标志物的微量临床检测。针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他带领团队开发了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与试剂。谭蔚泓教授在Science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H-index 157,引用次数逾85,000次。2014-2021连续八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员名单。研究成果获2014年、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年美国化学会“光谱化学分析奖”,2019年美国PITTCON分析化学成就奖、2019年Ralph N. Adams生物分析化学成就奖。2005年当选美国AAAS Fellow,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参加中国化学会事务情况:作为CCS Chemistry创刊副主编之一,积极参与并完成了杂志的筹备工作;积极参加学会组织的各项会议,2016年作为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主席,参与会议的相关筹备工作,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向学会积极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参与申报学术奖励;认真完成学会分派的评审工作等。

理事候选人/代表登录

请输入姓名和会员证号后6位

 

相关下载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知

 关于推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18)28号文-学科专业委员会

 关于推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18)29号文-女委会、青委会

 关于推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18)30号文-地方学会

更多

联系我们

王以菲:

电话:010-82449177-811;

E-mail:wangyifei@iccas.ac.cn

王亚茹:

电话:010-82449177-886;

E-mail:wangyr@ic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