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官方网站 ★

理事候选人简介

 

田禾

男,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习经历:

1978.10-1982.7 南京理工大学 有机合成 本科

1983.9-1986.7 华东理工大学 物理 硕士

1986.9-1988.12 华东理工大学 精细化工 博士

1991.10-1993.7 德国锡根大学 化学 博士后

2000.7-2000.10 德国马普高分子所 化学 访问学者

2001.7-2001.9 美国加州Scripps 所 化学 访问学者

工作简历:

1989.1-今 华东理工大学 先后被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6.10-1998.10 华东理工大学精细与制药工程学院 院长

1998.10-2006.3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制药学院 院长

2006.3-2016.3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院长

2016.3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1962年7月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986年7月和1989年1月在华东理工大学先后获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华东理工大学工作。1991年至1993年曾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锡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在华东理工大学晋升为教授,199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资助,1999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20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会士。

田禾院士长期从事有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物理、光化学研究,形成了以“共轭π体系结构与多尺度功能精细调控”为主要特色的研究体系,在光致变色、分子机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振动诱导发光、分子探针及疾病诊疗等领域均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创新地提出以荧光作为读出信号的可擦式光信息存储新概念,首次提出了利用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来判断分子马达和分子机器运动的思路,解决了分子尺度上精确表征分子机器运动的关键问题;创新地提出了“光控可逆切换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新概念,构筑了一系列具有快速自修复、室温磷光信号响应的超分子聚合物软材料,成功实现了对超分子及其聚合物软材料的组装和功能的精细调控。创新提出了D-A-π-A构型敏化分子,以及新增电荷分离“阱”的创新分子设计思路,有效抑制电子回传、电荷复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有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寿命。原创性提出振动诱导发光VIE的新概念,通过分子工程策略阐明了振动诱导发光机理。田禾院士目前发表SCI论文超过500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55项。被国内外同行包括诺贝尔获得者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及 Chem. Rev.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引用评价超过23,000次,h指数84,2014至2017年连续4年田禾在化学领域均是国际高被引用学者“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Thomson Reuters Web of Science),相关研究曾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荣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99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2011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度法国-中国化学会讲座奖。现任Science China:Chemistry副主编和《化学学报》副主编,国际学术刊物Chemical Science和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等的国际顾问编委。

参加中国化学会事务情况:现任中国化学会第29届常务理事。现任Science China:Chemistry副主编和《化学学报》副主编。

理事候选人/代表登录

请输入姓名和会员证号后6位

 

相关下载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知

 关于推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18)28号文-学科专业委员会

 关于推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18)29号文-女委会、青委会

 关于推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18)30号文-地方学会

更多

联系我们

王以菲:

电话:010-82449177-811;

E-mail:wangyifei@iccas.ac.cn

王亚茹:

电话:010-82449177-886;

E-mail:wangyr@ic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