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官方网站 ★

理事候选人简介

 

苏宝连

男,比利时那慕尔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辽宁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1983年9月至1986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硕士

1986年9月至1989年8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1989年9月至1992年12月国家科委公派至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理学博士

1993年1月至1995年4月比利时那慕尔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5年1月至1995年9月美国加州Catalytic Inc.,项目研究员,纳米分子筛研究团队负责人

1995年9月受聘比利时那慕尔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并组建比利时那慕尔大学无机材料化学实验室并担任主任至今;

1998年7月至2007年7月那慕尔大学化学系副主任

2002年5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4年5月破格晋升为终身教授

2005年至今比利时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委员五位委员之一

2006年组建那慕尔大学纳米材料化学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

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那慕尔大学化学系主任

2004年至今任职有巴黎第六大学,法国圣艾蒂安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华东理工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台湾国科会、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原子与分子研究院访问教授;欧盟、北约和比利时联邦政府、国家科学基金委、法语区及瓦隆大区政府等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

2001年至今连续多年受邀作为诺贝尔化学奖推荐人

2007年至今世界分子筛协会十四位理事之一

2008年至今世界介孔材料协会九位理事之一

2007年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2007年为资深海外专家参与中国国家创新引智的“111”计划

2007年获比利时皇家科学院最高科学奖项Adolphe Wetrems奖

2008年中国中组部首批高层次海外引进人才特聘专家

2008年当选比利时科技新闻人物

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教授

2011年当选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

2011年武汉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2年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学术带头人获国家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资助

2012年获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归侨“创新团队”奖

2012年获得比利时联邦Francqui首席教授

2017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苏宝连教授是欧洲科学院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剑桥大学克莱尔-霍尔学院终生成员;武汉理工大学战略科学家,武汉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7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称号,2007年作为资深海外专家参与中国国家创新引智的“111”计划,2008成为我国首批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是欧盟、北约和比利时联邦政府等七十余科学研究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欧盟科技政策及评价标准咨询专家。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及青年千人会评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重大计划及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评专家,科技部及教育部千人计划会评专家,科技部化学化工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1992年获中国石化发明奖一等奖,1994年获中国优秀专利奖,2007年获比利时皇家科学院Adolphe Wetrems奖,2011年获世界化学最高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新材料与合成杰出贡献奖。2012年获得比利时联邦“Francqui Chair”奖。现担任Current Catalysis副主编,Sci. Reports编辑,J. Colloid Interf. Sci.,Colloid. Interf. Commun., J. CO2 utilization,等化学学报等国际重要期刊的顾问或编辑委员会委员。担任J. Mater. Sci., ChemSusChem,Euro. J. Inorgan. Chem., New J. Chem. 等著名杂志客座主编已编辑出版专辑共5部。出版关于等级孔材料专著一部(Wiley-VCH)。参与专著三部。担任法国巴黎大学,法国圣艾田大学,我国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20余所高校的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等级孔材料设计理论及在能源转化,催化,光催化,光合作用及人造器官等领域的应用”。揭示了生命系统等级规律的普适性及生命系统进化所遵循的等级规律。利用所揭示的等级定律设计合成了新型等级结构纳米孔材料,在光催化,气体传感和锂离子电池领域展现前所未有的性能。以“等级孔材料”为基础提出了“等级催化”的概念,并应用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发现了固体无生命体分子筛体系中也存在生命体系中的“分子识别效应”。提出生命复合材料新概念,在人造树叶、光合作用反应器、生物发电器、人造器官等方面的研究为解决能源短缺和降低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科学论文440余篇,专利20余项,SCI他引超过15000次,H指数(H index)64。

参加中国化学会事务情况:参加中国化学会及各分支机构,地方学会活动 1. 2013年10月15日在中国化学会和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大力支持下,在本人积极组织倡议申请下,在中国化学会姚建年理事长,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及部分国内部分同事的亲自见证下,中国化学会比利时分会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届中国化学会比利时分会年会(ChiNamur2013) 2. 2014年7月18-23日参加科技部委托中国化学会承担的全国化学化工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轮评估(初评) 3. 2014年8月23-24日参加科技部委托中国化学会承担的全国化学化工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轮评估(综合评议) 4. 2014年12月3-5日代表中国化学会比利时分会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化学会召开第10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5. 苏宝连*,“Hierarchically Porous Materials: New Er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2013年08月30日 - 09月03日,银川,中国,大会开幕报告 6. 苏宝连*,等级孔材料:最新进展,中国化学会第十八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2015年10月23-28日,上海,中国,大会主题报告 7. 苏宝连*,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porous Materials,中国化学会德国分会留德华人化学化工会第28届年会,2016年06月10-11日,Dusseeldorf,Germany,大会开幕报告 8. 苏宝连*,创造石油化工未来的三部曲,第29届中国化学会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及多孔材料分会,2016年07月1-5日,大连,中国,邀请报告 9. 2016年7月1日在大连参加中国化学会第29届理事会2016年理事会议 10. 苏宝连*,等级孔分子筛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最新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分子筛产学研研讨会,2016年09月21-26日,上海,中国,大会主题报告 11. 苏宝连*,等级孔分子筛材料:纳米自组装到单晶体系,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固态化学及无机合成学术会议,2016年09月26-29日,天津,中国,大会主题报告 12. 苏宝连*,“等级特性:高性能功能微纳米材料的设计理论”,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全国胶体和表面化学大会,2017年7月25日,青岛,中国,大会报告 13. 苏宝连*,“等级定律:高性能功能微纳米材料的设计理论”,第30届中国化学会年会多孔材料分会,2018年5月4-8日,杭州,中国,邀请报告 担任上述组织理事,委员,编委 1. 中国化学会理事 2. 中国化学会分子筛专业委员会委员 3. 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委员会委员 4. 中国化学会比利时分会理事长(2013年10月11日当选) 5. 为以下中国化学会期刊编委:Frontier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无机化学学报,应用用化学学报,高等化学学报,催化学报。 参与组织中国化学会主办学术活动 1. 2017年10月23-27日在武汉主办了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 2. 2018年7月21日全国绿色催化智库麦积山论坛期间正式成立在“武汉主办2021年中国化学会全国催化大学申办委员会” 3. 2018年9月11日在武汉主持召开了“武汉主办2021年中国化学会全国催化大学申办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参与中国化学会学术奖励推荐及评审 1. 创立了中国化学会分子筛奖:分子筛终身成就奖,分子筛成就奖,分子筛青年奖,分子筛新秀奖 2. 参加了2015年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40岁以下)的评审 3. 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45岁以下)评审 4. 参加了2015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 无机化学小组的同行评审 5. 参加了2016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 无机化学小组的同行评审 6. 参加了2017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 无机化学小组的同行评审 7. 参加了2017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的推荐工作

理事候选人/代表登录

请输入姓名和会员证号后6位

 

相关下载

 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通知

 关于推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18)28号文-学科专业委员会

 关于推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18)29号文-女委会、青委会

 关于推荐中国化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18)30号文-地方学会

更多

联系我们

王以菲:

电话:010-82449177-811;

E-mail:wangyifei@iccas.ac.cn

王亚茹:

电话:010-82449177-886;

E-mail:wangyr@ic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