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
重要日期
注册参加会议 登录会议管理
线上墙报
基于证据推理的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 ——以“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为例
周铭 林世威*

分会

第十六分会:基础化学教育

摘要

对“离子反应”内容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变化与平衡相结合等视角进行学科理解,并以其为依据进行课程理解[1-6]。整合梳理现有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2-16],在此基础上基于证据推理[7-8]思想进行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五环节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9-11]。从展示溶液开始,用问题创设情境,再基于历史典故[12],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带领学生从微观层次分析离子的来源和去向,自然引出“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等概念;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小灯泡亮度变化、溶液浑浊程度等宏观证据和微粒相互作用模拟动画等微观模型逐步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帮助其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认知过程,强化学生的“微粒观”、“变化观”思想,深入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13],让学生自主创设实验方案验证假设,得出“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自主总结归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夯实学生的课堂基础知识[14]。五环节以问题为中心,证据为依托,层层递进,最终得出结论,获得新知。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注重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15-16]。

关键词

证据推理;项目式学习;学科理解;实验探究;离子反应

线上墙报仅限年会已缴费参会代表观看。

您还没有登录,请您先 点击这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