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李光烨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文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徐一鸣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鲁金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启纶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罡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胡祖杨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解望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潮亦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紫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文婷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天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崔晓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易珂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赖金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寇钰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海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首美花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新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吕鑫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王训

男, 清华大学化学系

专业领域

无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94.09-1998.07,西北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学士
1998.09-2001.07,西北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硕士
2001.09-2004.07,清华大学化学系,化学,博士
2004.08-2005.11,清华大学化学系,讲师
2005.12-2007.11,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2007.12-至今,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2011.07-2014.10,清华大学化学系,副主任
2014.10-今, 清华大学化学系,系主任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围绕至少一个维度特征尺寸接近1纳米甚至亚纳米尺度的材料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与传统尺寸较大的纳米材料相比,亚纳米尺度材料具有更明显的尺寸效应,因尺寸减小而产生的性质变化更容易由量变转向质变。主要学术贡献为: 1. 发现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直径限制在1纳米左右时,会出现类生物大分子及高分子的特征。以此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基于无机纳米线组装体的力学、偏光、手性、能量转化等性质。 2. 在亚纳米尺度对团簇自组装进行了精确控制;发展出团簇-晶核共组装的无机材料生长新策略。 3. 在亚纳米材料合成的基础上进行了异质结构的设计,在亚纳米尺度甚至原子尺度精确控制不同材料间的界面,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催化性质等功能调控。 迄今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 SCI总引用21000余次,他引20000余次。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王训教授一直从事无机化学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工作,他长期承担了《无机化学》、《化学原理》、《纳米化学》等课程的讲授并担任相关课程负责人,目前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本科生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化学学堂班项目首席。他已经培养博士毕业生20人,其中1人入选青千千人计划、5人获聘正高职称,其余均赴国外从事博士后、或在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从事化学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出站博士后10人,4人获聘正教授。
他也非常热心于国内化学、材料化学相关学科期刊的建设工作,目前担任Science China Materials杂志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化学学科副主编、Science China Chemistry编委、《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委、Nano Research编委等。
王训教授一直积极参与化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先后担任第29届(2014.12-2018.12)、第30届(2019.01-今)化学会副秘书长,主管产学研、青委会等工作,并曾作为中国化学会发言人赴澳大利亚参与亚洲化学大会竞标承办工作(2017年);积极配合化学会秘书处及李志波等老师,筹划推动了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并担任副主任(2014-2018);先后担任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013-2016)、副主任(2016-今);多次作为分会主席参与化学会年会的组织工作(2014、2016、2018、2020)。曾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6)、“中国化学会-约翰威立出版公司青年化学论文奖”(2005)、 “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2009)、“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2016)等。

代表性成果

1. Simin Zhang, Wenxiong Shi, Xun Wang*. Locking volatile organic molecules by subnanometer inorganic nanowire-based organogels. Science 2022, 377, 100-104.
2. Xun Wang, Jing Zhuang, Qing Peng, Yadong Li*. A general strategy for nanocrystal synthesis. Nature 437, 2005, 121-124.
3. Xiaoyu Liu, Gaoyu Chen, Shibin Wang, Yongkai Wang, Qiqian He, Zhongzheng Gu, Caojin Yuan, Xiangxing Xu*, Jianchun Bao, Han-Shi Hu*, Jun Li, Xun Wang*. Nucleation-mediated growth of chiral 3D organic–inorganic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Nature Chemistry 15, 2023, 1581-1590.
4. Qingda Liu, Qinghua Zhang, Wenxiong Shi, Hanshi Hu, Jing Zhuang, Xun Wang*. Self-assembly of polyoxometalate clusters into two-dimensional clusterphene structures featuring hexagonal pores. Nature Chemistry 14, 2022, 433-440.
5. Junli Liu#, Wenxiong Shi#, Bing Ni, Yong Yang, Shuzhou Li*, Jing Zhuang, Xun Wang*. Incorporation of clusters within inorganic materials through their addition during nucleation steps. Nature Chemistry 11, 2019, 839-845.
6. Minzheng Yang#, Haoyang Li#, Jian Wang, Wenxiong Shi, Weibin Ren, Binzhou Sun, Mengfan Guo, Erxiang Xu, Nannan Sun, Le Zhou, Jiayu Pan, Jianyong Jiang, Zhonghui Shen, Ce-Wen Nan, Xun Wang*, Yang Shen*. Roll-to-Roll Fabricated Polymer Composites Filled with Sub-nanosheets Exhibit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Cyclic Stability at 200oC. Nature Energy 9, 2024, 143–153.
7. Minzheng Yang†, Chaofan Wan†, Le Zhou, Xiao Li, Jiayu Pan, Haoyang Li, Jian Wang, Weibin Ren, Binzhou Sun, Erxiang Xu, Yao Xiao, Mengfan Guo, Mufeng Zhang, Xin Li, Yue Li, Baihui Li, Shiyi Wu, Jianyong Jiang, Penghao Hu, Lian Duan, Ce-Wen Nan, Zhonghui Shen*, Xun Wang*, Yang Shen*. Machine-learning generated High Energy Density Polymer Composite Capacitors at 250 ºC. Nature Energy 2025, accepted.
8. Fenghua Zhang, Haoyang Li, Zhong Li*, Qingda Liu*, Xun Wang*. Phase Engineering of Polyoxometalate Assembled Superstructures. Nature Synthesis 2024, 3, 1039-1048.
9. Zhong Li, Zihe Zhang, Hanshi Hu*, Qingda Liu*, Xun Wang*.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polyoxoniobates-based clusterphene with in-plane electron delocalization property. Nature Synthesis 2, 2023, 989-997.
10. Fenghua Zhang, Wenxiong Shi, Qingda Liu*, Xun Wang*. Modular assembly of polyoxometalate clusters at the sub-1 nm scale. Nature Protocols 2025, DOI : 10.1038/s41596-025-01212-1.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王训、胡适、刘俊利、徐翔星、李灏一;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3、中共中央、国务院
2. 2019年首届科学探索奖
3. ISHA 2018 Roy-Somiya Award(国际水热溶剂热联合会Roy-Somiya奖章)
4. 2015年首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青年科学奖
5. 2009年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6. 2005 IUPAC Prize for Young Chemists(2005年度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联合会青年化学家奖)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