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吕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熊三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晓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付瑞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邓修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卢明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沈宝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蒋志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于海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邓远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齐汝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文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帅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蔡建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庆富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无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91/12至今,厦门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教授
1988/05 – 1991/12,厦门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结构化学,副教授
1986/05 – 1988/05,厦门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博士后
1982/08–1986/05,美国Rice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博士
1977/02–1982/01,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学士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主要从事原子团簇科学研究。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国家教委 “跨世纪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均为首届)的资助。1991年获得首届福建省青年科技奖;1995年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被聘任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01年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被授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的称号。2007年作为学术带头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该项目2010年获得了延续资助)。同年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973计划项目“物质性能的分子设计与结构调控”。2013年负责的项目“针对金属配合物的软电离源质谱仪器的研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器专项基金资助。2014年负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团簇体系的协同效应与作用机制”。2019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应用于金属纳米团簇配合物组分和特性研究的质谱仪”。 2006年、2015年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作为厦门大学无机化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先后有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3位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教授。研究团队的工作为我国原子团簇化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作为学术带头人的“团簇化学”研究群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资助,由于研究工作出色,该群体2010年获得延续资助。他担任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虽身担科研重任,却一直坚持本科生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自1997年起承担厦大化学系本科一年级主干课《无机化学》的讲授。除了主持制定国家专业教学规范和质量标准外,他还多次在“西部教师培训班”上为西部院校教师教授示范课,应邀至十余所高校为本科生授课,演示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
参与中国化学会及下属学会的学术会议、活动及咨询工作,为学会工作提供建议和帮助。参与学会的相关评审工作,向学会推荐学会设立的奖项等的候选人。参与学会相关的化学教育与科学普及工作,支持学会在基层教师学生中发挥作用。
代表性成果
1. Capturing the labile fullerene[50] as C50Cl10, Xie SY, Gao F, Lu X, Huang RB, Wang CR, Zhang X, Liu ML, Deng SL, Zheng LS, Science, 304 (5671) (2004): 699-699
2. Two Ih-symmetry-breaking C60 isomers stabilized by chlorination, Tan YZ, Liao ZJ, Qian ZZ, Chen RT, Wu X, Liang H, Han X, Zhu F, Zhou SJ, Zheng ZP, Lu X, Xie SY, Huang RB, Zheng LS, Nature Materials, 7(10) (2008), 790-794
3. The stabilization of fused-pentagon fullerene molecules, Tan YZ, Xie SY, Huang RB, Zheng LS, Nature Chemistry, 1(6) (2009), 450-460
4. Chlorofullerenes featuring triple sequentially fused pentagons, Tan YZ, Li J, Zhu F, Han X, Jiang WS, Huang RB, Zheng ZP, Qian ZZ, Chen RT, Liao ZJ, Xie SY, Lu X, Zheng LS, Nature Chemistry, 2(4) (2010), 269-273
5.Carbon arc production of heptagon-containing fullerene[68], Tan YZ, Chen RT, Liao ZJ, Li J, Zhu F, Lu X, Xie SY, Li J, Huang RB, Zheng 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420(2011)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2006年, “碳原子团簇的形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5年, “新型富勒烯的合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