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刘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晴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馨缘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兴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昆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圣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利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梦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满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陶占良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史晓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雒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庆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翟华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马泽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崔冰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雷炳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郭子建

男,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化学生物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8.10-1982.07 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 化学
1982.07-1988.10 河北农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 助教、讲师
1988.10-1989.07 北京语言学院出国培训部 进修生 意大利语
1989.10-1994.09 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化学系 博士研究生 无机化学
1994.10-1996.06 英国伦敦大学Birkbeck学院化学系 博士后 生物无机化学
1996.06-1996.10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 访问学者 配位化学
1996.10-1999.04 英国爱丁堡大学化学系 研究助理 生物无机化学
1999.05-至今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配位化学
2000.10-2009.10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2006.10-2014.10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院长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郭子建教授长期从事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研究,针对锌离子探针设计与活体成像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成功构筑了多种高敏特异性荧光探针。以构筑的探针为基础,建立了锌离子活体荧光成像实验模型,展示了首例模式动物活体锌离子荧光成像方法,观察到斑马鱼发育过程中锌离子的迁移及富集现象。 通过化学生物学策略在顺铂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靶向输运、新型单功能铂类抗肿瘤配合物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进展。针对顺铂水解这一关键药物“活化”过程,郭子建及其合作者率先对顺铂及其类似物的水解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非离去基团对铂-水合物过渡态形成前后的中间体结构特征,为理解不同铂类配合物反应性能及活性差异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设计结构不同于顺铂的新型活性配合物提供了指导。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郭子建教授积极参与我国生物无机化学和金属化学生物学学科建设,在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基础性的贡献。例如,作为主要作者,他编写了研究生《生物无机化学》教材,参与编写了多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著。
郭子建教授曾任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他在这些岗位上积极奉献,勇于改变,在推动南大化学学科及其平台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郭子建教授热心中国化学会的各项事业并积极参与中国化学会活动。他曾担任中国化学会第28、29届理事,第30届常务理事。他长期担任江苏化学化工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并自2018年9月起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他担任中国化学会第28、29、30届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和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中国化学会年会分会组织活动,分别担任2016年和2018年中国化学会年“无机化学前沿”和“生物无机化学”分会主席。2002年至2018年任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报》副主编,2008年至今任主编。

代表性成果

1.J.G. Guo, H. Yuan, Y.C. Chen, Z.Y. Chen, M.L. Zhao, L. Zou, Y. Liu, Z.P. Liu, Q. Zhao, Z.J. Guo, W.J. He, A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for tracking Cu(I) fluctuation i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ci. China Chem., 62 (2019), 465–474;
2.Z.Y. Chen, X.L. Mu, Z. Han, S.P. Yang, C.L. Zhang, Z.J. Guo, Y. Bai, W.J. He, An Optical/Photoacoustic Dual-Modality Probe: Ratiometric in/ex Vivo Imaging for Stimulated H2S Upregulation in Mice, J. Am. Chem. Soc., 141 (2019), 17973-17977;
3.X.L. Xue, C.G. Qian, H.B. Fang, H.K. Liu, H. Yuan, Z.J. Guo, Y. Bai, W.J. He, Photoactivated Lysosomal Escape of a Monofunctional Pt-II Complex Pt-BDPA for Nucleus Access, Angew. Chem. Int. Ed., 58 (2019), 12661-12666;
4.K. Wang, C.C. Zhu, Y.F. He, Z.Q. Zhang, W. Zhou, N. Muhammad, Y. Guo, X.Y. Wang, Z.J. Guo, Restraining Cancer Cells by Dual MetabolicInhibition with aMitochondrion-Targeted Platinum(II) Complex, Angew. Chem. Int. Ed., 58 (2019), 4638-4643;
5.X.H. Wang, X.Y. Wang, S.X. Jin, N. Muhammad, Z.J. Guo, Stimuli-Responsive Therapeutic Metallodrugs, Chem. Rev., 119 (2019), 1138-1192.
6.H.C. Chen, J.W. Tian, W.J. He, Z.J. Guo, H2O2‑Activatable and O2‑Evolving Nanoparticles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Selective Photodynamic Therapy against Hypoxic Tumor Cells, J. Am. Chem. Soc., 137 (2015), 1539-1547;
7.Y.C., C.C. Zhu, J.J. Cen, Y. Bai, W.J. He, Z.J. Guo, Ratiometric detection of pH fluctuation in mitochondria with a new fluorescein/cyanine hybrid sensor, Chem. Sci., 6 (2015), 3187-3194.
8.Z.Z. Zhu, X.Y. Wang, T.J. Li, S. Aime, P.J. Sadler, Z.J Guo, Platinum(II)–Gadolinium(III) Complexes as Potential Single-Molecular Theranostic Agents for Cancer Treatment, Angew. Chem. Int. Ed., 53 (2014), 13225-13228;
9.F. Qian, C.L. Zhang, Y.M. Zhang, W.J. He*, X. Gao, P. Hu, Z.J. Guo, Visible Light Excitable Zn2+ Fluorescent Sensor Derived from an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Fluorophore and Its in Vitro and in Vivo Application, J. Am. Chem. Soc., 131 (2009), 1460-1468;
10.郭子建、孙为银,《生物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北京;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郭子建、何卫江、王晓勇、王志林、赵劲;信号分子、核酸及蛋白的识别与调控,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朱龙根、郭子建、唐雯霞;金属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后续效应,200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郭子建,意大利化学会、Luigi Sacconi基金会,2016年。
  4、郭子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0年。
  5、郭子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