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女, 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无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5.09-1989.06 吉林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无机化学
1989.09-1992.06 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无机化学
1992.09-1995.06 吉林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无机化学
1995.12-1998.12 吉林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讲师、副教授
1996.07-1997.06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博士后
1997.07-1998.06 日本北大学物理系,日本科技振兴事业团战略基础研究推进事业项目研究员
1999.09-至今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教授
2001.01-至今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化学,博士生导师
2004.05-2004.08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化学系,客座教授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于吉红教授长期从事分子筛纳米孔材料的定向设计与合成研究,面向环境和能源的重大需求,基于“分子工程学”思想,在分子筛纳米孔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环境及新兴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迄今,在包括Science, Nat. Commun., Sci. Adv., Chem, JACS,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5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著作7 部。2014-2018年连续五年被爱思唯尔评为化学领域的“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等。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为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Chemical Science 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刊)和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英文刊)两刊主编, Materials Horizons, 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ACS Nano, ACS Central Science, ACS Materials Letters, Inorganic Chemistry, Chem, Matter等国际期刊编委/顾问编委,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分子筛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等。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积极参与化学学科领域专著撰写、学科发展战略研讨及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迄今主编出版四部专著《纳米孔材料化学:合成与制备(I)》、《纳米孔材料化学:合成与制备(II)》、《纳米孔材料化学:NMR表征、理论模拟及吸附分离》及《纳米孔材料化学:催化及功能化》。作为无机合成领域专家参加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合成化学”研究项目组,并在研究报告《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合成化学》中撰写专章。参加2019年9月基金委“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讨会,联合国内化学教育、研究的主流单位相关专家,围绕化学科的发展战略这一主题,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化学科的研究现状、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主持2019年10月首届“凝聚态化学建设研讨会”,并与参会的国内相关方向知名专家就徐如人院士首次提出的“凝聚态化学”概念开展了广泛深入交流。自2017年起连续主持召开“New Perspectives of Functional Nanoporous Materials”国际学术研讨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
自2004年创立至今,一直担任中国化学会分子筛委员会委员,期间2013年就任国际分子筛协会理事会理事、秘书长,2018年10月起担任中国化学会分子筛委员会主任,委员会2019年成功主办第20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成功申办2025年第21届国际分子筛学术大会,并获评中国化学会2019年度优秀分支机构。2015年至今连任中国化学会第29、30届理事会理事,2018年12月当选第30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为学会历史上首位女性副理事长。2016年起担任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并于2019年10月受邀参加在日本东京御茶水女子大学举行的第九届日中韩女科学家论坛,作为中方代表致开幕辞。
代表性成果
一、论文:
1.Feng, G. D.; Cheng, P.; Yan, W. F.; Boronat M.; Li, X.; Su, J. H.; Wang, J. Y.; Li, Y.; Corma, A.; Xu, R. R.; Yu, J. H.*, “Accelerated crystallization of zeolites via hydroxyl free radicals”, Science, 351(2016), 1188-1191.
2.Wang, N.; Sun, Q. M.; Bai, R. S.; Li, X.; Guo, G. Q.; Yu, J. H.*, “In situ confinement of ultra-small Pd clusters within nanosized silicalite-1 zeolite for high-efficient hydrogen generation cat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8(2016), 7484-7487.
3.Wang, Y.; Di, J. C.; Wang, L.; Li, X.; Wang, N.; Wang, B. X.; Tian, Y.*; Jiang, L.; Yu, J. H.*, “Infused-liquid-switchable porous nanofibrous membranes for multiphase liquid separ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8(2017), 575.
4.Liu, J. C.; Wang, N.; Yu, Y.; Yan, Y.; Zhang, H. Y.; Li, J. Y.*; Yu, J. H.*, “Carbon dots in zeolites: A new class of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aterials with ultralong lifetimes”, Science Advances, 3(2017), e1603171.
5.Feng, G. D.; Wang, J. Y.; Boronat, M.; Li, Y.; Su, J. H.; Huang, J.; Ma, Y. H.; Yu, J. H.*, “Radical-facilitated green synthesis of highly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a materi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40(2018), 4770-4773.
6.Zhang, Q.; Mayoral, A.; Terasaki, O.; Zhang, Q.; Ma, B.; Zhao, C.; Yang, G. J.; Yu, J. H.*, “Amino acid-assisted construction of single-crystalline hierarchical nanozeolites via oriented-aggregation and intraparticle ripe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41(2019), 3772-3776.
7.Wang, B. L.; Yu, Y.; Zhang, H. Y.; Xuan, Y. Z.; Chen, G. R.; Ma, W. Y.; Li, J. Y.*; Yu, J. H.*, “CDs-in-matrix: energy transfer enhanced red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58(2019), 18443-18448.
8.Sun, Q. M.; Wang, N.; Zhang, T. J.; Bai, R. S.; Mayoral, A.*; Zhang, P.; Zhang, Q. H.; Terasaki, O.; Yu, J. H.*, “Zeolite-encaged single-atom Rh catalysis: highly-efficient hydrogen generation and shape-selective tandem hydrogenation of nitroaren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58(2019), 18570-18576.
二、著作:
1.作者:于吉红,闫文付;著作名称:纳米孔材料化学:合成与制备(I),纳米孔材料化学:合成与制备(II),纳米孔材料化学:NMR表征、理论模拟及吸附分离,纳米孔材料化学:催化及功能化;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3年;出版地:北京。
三、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
1.Jihong Yu, Plenary Lecture
Needs and Trends in Rational Synthesis of Zeolitic Materials
2011, 5th International FEZA Conference, FEZA 2011
Valencia, Spain
2.Jihong Yu, Invited Lectur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Zeolitic Nanoporous Materials
2017,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 – “Nanoporous Materials & Their Applications”
USA
3.Jihong Yu, Plenary Lecture
Construction of Zeolitic Materials with Nanoporous Architectures
2017, The 3rd Euro Asia Zeolite Conference
Indonesia
4.Jihong Yu, Plenary Lecture
Towards the Designed Construction of Zeolite Catalysts
201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dvancement and Prospect of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Sydney, Australia
5.Jihong Yu, Plenary Lecture
Toward the New Era of Designed Construction of Zeolite Materials
2019, Nature Conference - Emergent Materials and Devices: Electronic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Chengdu, China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获奖人姓名:于吉红,庞文琴,李激扬,李乙,徐如人;获奖项目名称:特定结构无机多孔晶体的设计与合成;获奖年份:2012 年;获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等级:二等奖。
2.获奖人姓名:徐如人,于吉红,陈接胜,庞文琴,李激扬;获奖项目名称:开放骨架磷酸铝新结构类型的开拓;获奖年份:2006 年;获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等级:二等奖。
3.获奖人姓名:于吉红,李激扬,李乙,徐如人;获奖项目名称:特定孔道多孔晶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获奖年份:2008 年;获奖类别: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等级:一等奖。
4.获奖人姓名:于吉红;获奖项目名称:“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获奖年份:2019年;获奖类别:个人奖。
5.获奖人姓名:于吉红;获奖项目名称: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获奖年份:2017 年;获奖类别:个人奖。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