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熊仁根

男,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铁电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8.9-1982.7 南昌大学(原江西大学)化学系 本科生 学士学位
1985.9-1987.6 延边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研究生班学习(于1990年6月获学位) 研究生 硕士学位
1991.9-1994.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原后勤工程学院)油化系机械润滑工程 研究生 博士学位
1982.9-1985.6 江西省棉纺织印染厂职工大学 教师
1988.1-1991.6 江西省腐植酸研究所 工程师
1994.9-1996.8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
1996.9-1997.8 美国 Peurto Rico 大学 博士后
1997.9-1998.8 美国 Brandeis 大学 博士后
1998.9-2006.11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5-1999.10 美国 Boston(College) 学院 访问学者
2006.6-2006.8 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电子科学研究所 访问学者
2006.12-今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1-今 南昌大学(回母校兼职工作,建立了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院院长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长期从事无机配位化学研究,是国际分子铁电材料的开拓者。专注于分子铁电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功能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在充分理解铁电物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铁电化学,即从化学的角度设计分子铁电体,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做到了方法论的创立,指导分子铁电体的化学设计。铁电化学包括似球-非球、引入单一手性和H/F取代等普适性设计策略,他利用这一方法精准合成了众多新型分子铁电体,特别是发现了性能比肩无机陶瓷铁电体的多个高性能分子铁电体,该方法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成功验证和广泛应用。带动并推动了我国分子铁电科学研究,引领国际分子铁电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创立铁电化学,将分子铁电体的发现从盲目的寻找转变为合理的化学设计。提出的似球-非球、引入单一手性和 H/F 取代等设计策略得到国内外二十多个课题组的验证与应用。鉴于这些成功的经验方法,受邀撰写题为“铁电体的分子设计原理:铁电化学”的展望文章(JACS 2020),提出铁电化学,即利用化学修饰、手性化学、氟化学、结晶化学等化学方法设计分子铁电体,为创制新型分子铁电体提供有效的方法学指导。鉴于他在铁电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应邀在 Science 撰写评述文章(Science 2023),展望了引入单一手性设计弹性铁电体的方法,并参与及组织了纪念铁电 100 周年的专刊。熊仁根教授热爱祖国,学风正派,治学严谨,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获得 2015 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培养了包括杰青、优青、青拔、青长在内的一批优秀青年学者,为我国无机化学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代表性成果

1. Biodegradable ferroelectric molecular crystal with large piezoelectric response, Zhang Han-Yue*, Tang Yuan-Yuan, Gu Zhu-Xiao, Wang Peng, Chen Xiao-Gang, Lv Hui-Peng, Li Peng-Fei, Jiang Qing, Gu Ning*, Ren Shenqiang*, Xiong Ren-Gen*, Science, 383(2024), 1492-1498
2. A molecular perovskite solid solution with piezoelectricity stronger than lead zirconate titanate, Liao Wei-Qiang, Zhao Dewei, Tang Yuan-Yuan, Zhang Yi, Li Peng-Fei, Shi Ping-Ping, Chen Xiao-Gang, You Yu-Meng, Xiong Ren-Gen*, Science, 363(6432) (2019) 1206-1210
3. Metal-free three-dimensional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s, Ye Heng-Yun, Tang Yuan-Yuan, Li Peng-Fei, Liao Wei-Qiang, Gao Ji- Xing, Hua Xiu-Ni, Cai Hu, Shi Ping-Ping, You Yu-Meng*, Xiong Ren-Gen*, Science, 361(6398) (2018) 151-155
4. An organic-inorganic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 with large piezoelectric response, You Yu-Meng*, Liao Wei-Qiang, Zhao Dewei, Ye Heng-Yun, Zhang Yi, Zhou Qionghua, Niu Xianghong, Wang Jinlan, Li Peng-Fei, Fu Da-Wei, Wang Zheming, Gao Song, Yang Kunlun, Liu Jun-Ming, Li Jiangyu*, Yan Yanfa*, Xiong Ren-Gen*, Science, 357(6348) (2017) 306-309
5. Diisopropylammonium Bromide Is a High-Temperature Molecular Ferroelectric Crystal, Fu Da-Wei, Cai Hong-Ling, Liu Yuanming, Ye Qiong, Zhang Wen, Zhang Yi, Chen Xue-Yuan, Giovannetti Gianluca, Capone Massimo, Li Jiangyu*, Xiong Ren-Gen*, Science, 339(6118) (2013) 425-428
6. Organic enantiomeric high-Tc ferroelectrics, Li Peng-Fei, Liao Wei-Qiang, Tang Yuan-Yuan, Xiong Ren-Ge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6(13) (2019) 5878-5885
7. Highly Efficient Red-Light Emission in A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Ferroelectric: (Pyrrolidinium)MnC13, Zhang Yi, Liao Wei-Qiang, Fu Da-Wei, Ye Heng-Yun, Chen Zhong-Ning, Xiong Ren-Gen*, J. Am. Chem. Soc., 137(15) (2015) 4928-4931
8. A lead-halide perovskite molecular ferroelectric semiconductor, Liao Wei-Qiang, Zhang Yi, Hu Chun-Li, Mao Jiang-Gao, Ye Heng-Yun, Li Peng-Fei, Huang Songping D., Xiong Ren-Gen*, Nat.Commun., 6(2015) 7338-7338
9. 4-Methoxyanilinium Perrhenate 18-Crown-6: A New Ferroelectric with Order Originating in Swinglike Motion Slowing Down, Fu Da-Wei, Cai Hong-Ling, Li Shen-Hui, Ye Qiong, Zhou Lei, Zhang Wen, Zhang Yi, Deng Feng, Xiong Ren-Gen*, Phys. Rev. Lett, 110(25) (2013) 257601-257601
10. Enantioseparation of Racemic Organic Molecules by a Zeolite Analogue, Xiong Ren-Gen*, You Xiao-Zeng, Abrahams Brendan F., Xue Ziling, Che Chi-Ming, Angew. Chem. Int. Ed., 40(23) (2001) 4422-4425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熊仁根、叶琼、付大伟、张闻;新型分子基铁电体的基础研究;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游效曾、熊仁根、左景林、张勇、余智;光电功能配位化合物及其组装;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3.熊仁根、游雨蒙、廖伟强、汤渊源、叶恒云;分子压电体的铁电化学设计;202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
4.熊仁根、叶琼、付大伟、张闻;新型分子基铁电体的基础研究;2015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
5.游效曾、熊仁根、左景林、张勇、余智、许岩、沈珍、白俊峰;光电功能配位化合物及其组装;200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