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王树涛

男,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专业领域

仿生材料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996年-2000年,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
2000年-2003年,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硕士,无机化学专业,王恩波教授
2003年-2007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物理化学专业,江雷院士
工作经历
2007年-201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博士后
2010年-2014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
2014年-至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副主任
2015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
2016年-至今,中国科学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16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仿生智能材料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
2016年-2018年,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业务处处长
2018年-至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长期从事仿生多尺度粘附可控界面材料的研究,学术贡献如下:设计构筑了多尺度结构匹配细胞识别的仿生智能界面与器件,实现了血液中痕量癌细胞的高效高特异液体活检。1)提出了“结构匹配和分子识别协同”的界面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上仅靠分子识别的局限,构筑了系列多尺度细胞特异识别粘附界面材料,阐明了界面微纳结构等对癌细胞粘附行为的调控规律。2)提出了“智能桥链分子”策略,构筑了酶、热、电、pH、糖等系列智能细胞粘附可控界面,成功地实现了对活细胞的捕获与分离,避免了传统去粘附方法对细胞的损伤。3)发展了高效高特异癌细胞捕获器件与检测新技术并用于临床实验。该项目推动了我国表界面化学与纳米医学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包括Sci. Adv., Angew. Chem.,J. Am. Chem. Soc.,Adv. Mater.,Proc. Natl. Acad. Sci. USA,Chem. Rev.,Chem. Soc. Rev.,Acc. Chem. Res.,Nat. Rev. Mater.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英文专著6章,共引用14000余次。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Nature medicine,Science Daily,Chem&Eng News等亮点报道,被Nature Chemistry的“The Sceptical Chemist”等人物专访报道。曾获得2014年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岗位特聘教授,2017年“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支持。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长期从事仿生多尺度粘附可控界面材料的研究,主要贡献是设计构筑了多尺度结构匹配细胞识别的仿生智能界面与器件,实现了血液中痕量癌细胞的高效高特异液体活检。这些研究的成果是基于仿生学理念,利用表界面物理化学手段方法,合成仿生智能界面微纳米材料,成功用于恶性肿瘤检测。这是表界面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医学、微纳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成功的范例,极大地带动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表界面化学与纳米医学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
作为中国化学会会员,积极参与中国化学会年会以及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纳米化学、青年工作者等多个专业委员会多会议与活动。也多次深入中小学,如中关村中学、中关村二小等,进行科普讲座,传播化学知识。
1)2014年-至今,一直关注化学会青年工作者的发展,担任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参与和促进青年化学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2)积极申请并筹建中国化学会仿生材料化学委员会,2019年获批目前正在紧张的筹建中。该委员会由江雷院士任主任,俞书宏院士,周峰研究员,王树涛研究员任副主任;
3)自从化学会开始青年托举人才工程,先后两届作为托举人才的青年科学家之友(南京师范大学古志远教授与清华大学徐江飞副研究员),陪伴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早期职业发展。

代表性成果

1.Li Chen, Xueli Liu, Bin Su, Jing Li, Lei Jiang, Dong Han*, Shutao Wang*, Aptamer-Mediated Efficient Capture and Release of T Lymphocytes on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Adv. Mater. 23 (2011), 4376-4380.
2.Hongliang Liu, Xueli Liu, Jingxin Meng, Pengchao Zhang, Gao Yang, Bin Su, Kang Sun, Li Chen, Dong Han, Shutao Wang*, Lei Jiang, Hydrophobic Interaction-Mediated Capture and Release of Cancer Cells on Thermoresponsive Nanostructured Surfaces. Adv. Mater. 25 (2013), 922-928.
3.Pengchao Zhang, Li Chen, Tailin Xu, Hongliang Liu, Xueli Liu, Jingxin Meng, Gao Yang, Shutao Wang*, Lei Jiang, Programmable fractal nanostructured interfaces for Specific Cancer Cell Recognition. Adv. Mater. 25 (2013), 3566-3570.
4.Hongliang Liu, Yingying Li, Kang Sun, Junbing Fan, Pengchao Zhang, Jingxin Meng, Shutao Wang*, Lei Jiang, Dual-Responsive Surfaces Modified with Phenylboronic Acid-Containing Polymer Brush for Reversible Cell Capture and Release. J. Am. Chem. Soc. 135 (2013), 7603-7609.
5.Xueli Liu, Shutao Wang*, Three-dimensional Nano-biointerface as A New Platform for Guiding Cell Fate. Chem. Soc. Rev. 43 (2014), 2385-2401.
6.Yingying Li, Qihang Lu, Hongliang Liu, Jianfeng Wang, Pengchao Zhang, Huageng Liang, Lei Jiang, Shutao Wang*, Antibody Modifi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ilm with Extreme Sensitivity to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dv. Mater. 27 (2015), 6848-6854.
7.Chao Huang, Gao Yang, Qing Ha, Jinxin Meng, Shutao Wang*, Multifunctional “Smart” Particles Engineered from Live Immunocytes: Toward Capture and Release of Cancer Cells. Adv. Mater. 27 (2015), 310-313.
8.Feilong Zhang, Yan Jiang, Xueli Liu, Jingxin Meng, Pengchao Zhang, Hongliang Liu, Gao Yang, Guannan Li, Lei Jiang, Li-Jun Wan, Jin-Song Hu,* Shutao Wang*, Hierarchical Nanowire Arrays as Three-Dimensional Fractal Nanobiointerfaces for High Efficient Capture of Cancer Cells. Nano Lett. 16 (2016), 766-772.
9.Jun-Bing Fan, Yongyang Song, Hong Liu, Zhongyuan Lu, Feilong Zhang, Hongliang Liu, Jingxin Meng, Lin Gu, Shutao Wang*, Lei Jiang, A General Strategy to Synthesize Chemically and Topologically Anisotropic Janus Particles. Sci. Adv. 3 (2017), e1603203.
10.Feilong Zhang, Lei Jiang, and Shutao Wang*, Repairable cascaded slide-lock system endows bird feathers with tear-resistance and superdurabilit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5 (2018), 10046-10051.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王树涛;Nano Research Young Innovators Award in NanoBiotech;2018年。
王树涛;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7年。
王树涛;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2017年。
王树涛;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3年。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