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房喻

男,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领域

物理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8.02-1982.01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士
1982.02-1984.08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助教,物理化学
1984.09-1987.06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师从孙作民教授,由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理学硕士学位,期间晋升讲师
1987.07-1993.06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破格),物理化学
1987.07-1995.02 英国 Birmingham 大学化学系,Research Assistant,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工程实验室,生物大分子
1995.03-1998.02 英国 Lancaster 大学高分子科学中心,高分子科学,PhD Student,师从 Ian Soutar 教授,期间获海外杰出研究生奖学金(ORS Award),2018 年 3 月获授哲学博士学位
1998.02-1998.07 英国 Lancaster 大学,Research Fellow,高分子中心短期工作
1998.08-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期间曾经担任化学系主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职务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房喻教授长期从事薄膜基荧光传感和分子凝胶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科技部 863重点、基金委重大科学仪器专项、重点国际合作、国防 973 课题、教育部财政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项目 30 余项,在 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t. Commun.、Chem. Soc.Rev.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 240 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40 项。作为主持人先后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1 项,获郎迪森中国软物质研究杰出贡献奖、陕西化学杰出贡献奖。培养的学生 1 人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奖,5 人获陕西省优博论文奖,1 人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1 人入选国家博新计划,2 人获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生一等奖,3 人获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生二等奖。在科学研究中,坚持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研究,并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研制的隐藏爆炸物、毒品、BTEX(苯、甲苯、乙基苯、二甲苯)荧光传感器和探测设备实现了工业生产和规模销售,产生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持研制的软模板基轻质高强聚苯乙烯材料(STPS)完成了技术转移,正在组织工业放大。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房喻教授为我国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出任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国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两个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也曾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和国家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段化学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2)房喻教授是国家级物理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物理化学精品课程主持人,推动实施了西部地区物理化学教学团队与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团队的交流合作,承担了多项物理化学教学改革课题,推动了我国区域物理化学人才的培养,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房喻教授带动或直接推动了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学科和材料学科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化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0.4%,材料学科进入ESI排名前0.5%,化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学科行列。房喻教授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房喻教授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主要表现如下:(1)积极参加并承办中国化学会及其下属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2)曾任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长 10 年,现任陕西省化学会名誉理事长,积极参加并组织隶属陕西省化学会的各项区域性学术活动,助力中国化学会发展,获陕西省化学杰出贡献奖;(3)连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影像科学与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化学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固体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任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报》和《应用化学》杂志编委。

代表性成果

1. 房喻,薄膜基荧光传感技术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19,北京.
2. Xingmao Chang, Simin Lin, Gang Wang, Congdi Shang, Zhaolong Wang, Ke Liu, Yu Fang*, Peter J. Stang*, Self-assembled perylene bisimide-cored trigonal prism as an electron-deficient host for C60 and C70 driven by ‘like dissolves like’, J. Am. Chem. Soc., 2020, 142, 15950.
3. Congdi Shang, Gang Wang, Ke Liu, Qingwei Jiang, Fengyi Liu, Pi-Tai Chou*, Yu Fang*, Perylene bisimide and naphthyl-based molecular dyads: hydrogen bond driving co-planarization with anomalous temperature response fluorescence,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8579.
4. Xingmao Chang, Zhixuan Zhou, Congdi Shang, Gang Wang, Zhaolong Wang, Yanyu Qi, Zhong-Yu Li, Heng Wang, Liping Cao, Xiaopeng Li, Yu Fang*, Peter J. Stang*, Coordination-Driven Self-Assembled Metallacycles Incorporating Pyrene: Fluorescence Mutability, Tunability, and Aromatic Amine Sensing, J. Am. Chem. Soc., 2019, 141, 1757-1765.
5. Kaiqiang Liu,* Sheng Gao, Zhi Zheng, Xinling Deng, Somnath Mukherjee, Suansuan Wang, Hua Xu, Jinqiang Wang, Jianfei Liu, Tianyou Zhai,* Yu Fang*, Spatially Confined Growth of Fullerene to Super-Long Crystalline Fibers in Supramolecular Gels for High-Performance Photodetector, Adv. Mater., 2019, 1808254.
6. Zhaolong Wang, Gang Wang, Xingmao Chang, Ke Liu, Yanyu Qi, Congdi Shang, Rongrong Huang, Taihong Liu, Yu Fang*, A Perylene Bisimide-contained Molecular Dyad with High-efficient Charge Separation: Switchability, Tun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in Moisture Detection, Adv. Funct. Mater., 2019, 1905295.
7. Jianfei Liu, Pei Wang, Yinan He, Kaiqiang Liu, Rong Miao*, Yu Fang*, Polymerizable Nonconventional Gel Emulsions and Their Utilization in the Template Preparation of Low-density, High-strength Polymeric Monoliths and 3D Printing, Macromolecules, 2019, 52, 2456-2463.
8. Rongrong Huang, Huijing Liu, Ke Liu, Gang Wang, Quan Liu, Zhaolong Wang, Taihong Liu, Rong Miao, Haonan Peng*, Yu Fang*, Marriage of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n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toward High Performance Film-based Sensing of Phenolic in the Air, Anal. Chem., 2019, 91, 14451-14457.
9. Ke Liu, Congdi Shang, Zhaolong Wang, Yanyu Qi, Rong Miao, Kaiqiang Liu, Taihong Liu, Yu Fang*, Non-Contact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Illicit Drugs Using Fluorescent Films Nat. Commun., 2018, 9, 1695.
10. Yanyu Qi, Wenjun Xu, Rui Kang, Nannan Ding, Yelei Wang, Gang He, Yu Fang*, Discrimination of Saturated Alkanes and Relevant Volatile Compounds via the Utilization of a Conceptual Fluorescent Sensor Array Based on Organoboron-Containing Polymers, Chem. Sci., 2018, 9, 1892.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房喻,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2019
2. 房喻、刘静、彭军霞、刘凯强、丁立平、辛云宏、刘太宏、彭浩南、晏妮、蔡秀琴、陈香李。分子凝胶基材料的创新制备与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2018,壹等奖
3. 房喻、丁立平、辛云宏、刘凯强、何刚、刘太宏、彭军霞、张淑娟、吕凤婷、严军林、薛敏。环境敏感材料创制的科学基础与应用,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2013,壹等奖
4. 房喻、张颖、刘守信、胡道道、刘凯强、王公正、刘静、彭军霞、夏慧芸、薛敏、杨菊香。凝胶类软物质的设计制备及其模板效应研究,陕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2009,壹等奖
5. 房喻、何刚、崔红、王红月、曹源、丁立平,国家知识产权局优秀专利奖,2015
6. 房喻,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软物质研究杰出贡献奖,2019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