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薛江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宗兴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昌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然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静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田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陆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邓思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敏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隋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徐天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岳浩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进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邱慧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宋世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江雯惠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金宇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段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陈军

男, 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能源材料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5.09-1989.07 南开大学 化学专业 学士
1989.09-1992.07 南开大学 无机化学专业 硕士
1992.07-1994.09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实习研究员
1994.09-1996.03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6.03-1999.04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材料工程系 材料化学专业 哲学博士
1999.04-2002.01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关西中心NEDO研究员
2002.01-2013.01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师(其间:2002.01 被聘为特聘教授;2002.06 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获国家杰青资助;2005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3.01-2016.12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
2016.12-2019.08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院长
2017年11月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9.08-今 南开大学副校长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主要从事无机材料与能源化学及高能电池的研究,针对氢、锂、钠、镁、锌等无机材料的化学能/电能储存与转化所存在的反应活性低、动力学缓慢、物质输运和电荷传递受限等科学与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开展能量高效储存与转化探索研究,通过化学、纳米和能源的交叉学科研究,探索使用新材料,来提升能量转化效率与能量储存密度,并从这两个方面优化电池效能。提出 “室温-氧化还原-转晶”新合成方法,室温合成出稳定的导电纳米尖晶石CoMn2O4,替代贵金属铂电极,应用于可充电金属锂、锌空气电池;提出电极微纳化可改善多电子电极反应活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设想,制备了氢、锂、钠、镁、锌电池微纳多级结构电极,为降低电池电极材料成本及解决电池燃烧爆炸提供新思路。发表研究论文400余篇,他引超过30000次,单篇最高他引136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多项实现转化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编写《能源化学》、《化学电源:原理、技术与应用》等著作16部(章);培养能源化学领域的博士后、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10位。2003年获国家杰出科学青年基金,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2017年两次任国家纳米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能源化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陈军教授带领团队依托化学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化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以国家和天津市的能源重大需求为牵引,着重于能源-材料-化学-环境-经济等多学科的交叉重大问题,开展电化学反应的新兴科学研究,以期获得能量的高效、清洁、低成本与长寿命转化与储存,在无机固体材料如金属、化合物及有机电极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新型化学电源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为能源材料化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担任《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Science China Materials》、《Research》、《Energy Chemistry》、《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副主编,同时担任《Chemical Science》、《Nano Research》、《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电化学》等杂志编委。有力地推动了化学学科的发展。
陈军教授一直热衷于中国化学会的相关学术活动,目前担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委员会主任、天津市化学会理事长,积极参与承办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会议,带领团队先后承办了中美华人纳米论坛(2014)、第十五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2017)、第十三届华北五省市化学学术研讨会(2019)等大型国内外学术会议,另外还将举办第八届全国结构化学学术会会议(2020);同时多次担任全国重要学术会议大会主席或学术委员会主席,例如第十九次、二十次全国电化学大会(2017,2019)、电催化与电合成国际研讨会(2019)、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论坛(2018)等,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或邀请报告120余次,有效带动了全国化学工作者的交流互动,促进了化学、材料、催化和能源等学科的发展。

代表性成果

1.论文:作者(按原排序),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年),起止页码;
(1)Lai W, Wang Y, Wang Y, Wu M*, Wang J*, Liu H, Chou S*, Chen J*, Dou S. Morphology tuning of inorganic nanomaterials grown by precipitation through control of electrolytic dissociation and supersaturation, NATURE CHEMISTRY, 11(8)(2019), 695-701;
(2)Cheng F*, Chen J*. Lithium-air batteries something from nothing, NATURE CHEMISTRY, 4(12)(2012), 962-963;
(3)Cheng F, Shen J, Peng B, Pan Y, Tao Z, Chen J*. Rapid room-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spinels as oxygen reduction and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ts, NATURE CHEMISTRY, 3(1)(2011),79-84;
(4)Zhang N, Cheng F*, Liu J, Wang L, Long X, Liu X, Li F, Chen J*. Rechargeable aqueous zinc-manganese dioxide batteries with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2017), 405;
(5)Li C, Han X, Cheng F*, Hu Y, Chen C, Chen J*. Phase and composition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cobalt manganese spinel nanoparticles towards efficient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6(2015), 7345;
(6)Zhao Q, Huang W, Luo Z, Liu L, Lu Y, Li Y, Li L, Hu J, Ma H, Chen J*. High-capacity aqueous zinc batteries using sustainable quinone electrodes, SCIENCE ADVANCES, 4(3)(2018), eaao1761;
(7)Hu X, Li Z, Zhao Y, Sun J, Zhao Q, Wang J, Tao Z, Chen J*. Quasi–solid state rechargeable Na-CO2 batteries with 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 anodes, SCIENCE ADVANCES, 3(2)(2017), e1602396;
(8)Zhao Q, Yan Z, Chen C, Chen J*. Spinels: Controlled Preparation, Oxygen Reduction/Evolution Reaction Application, and Beyond, CHEMICAL REVIEWS, 117(15)(2017), 10121-10211;
(9)Liu L, Niu Z*, Chen J*. Unconventional supercapacitors from nanocarbon-based electrode materials to device configuration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45(15)(2016), 4340-4363;
(10)Zhang K, Han X, Hu Z, Zhang X, Tao Z, Chen J*. Nanostructured Mn-based oxide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44(3)(2015), 699-728.
2.专利:申报人(按原排序);专利名称;申请年份、申请号;批准年份、专利号;
(1)陈军, 胡小飞, 程方益, 张宁, 丛亮, 张凯; 负极材料与制备方法以及用该负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申请日期: 2015年5月6日, 申请号: 2015102363485; 授权日期: 2019年3月22日, 专利号: ZL201510236348.5;
(2)陈军, 李子凡, 胡小飞, 陶占良, 李海霞, 梁静; 一种准固态Na-CO2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日期: 2016年11月11日, 申请号: 2016110022858; 授权日期: 2019年3月26日, 专利号: ZL201611002285.8;
(3)陈军, 赵庆, 卢艳莹, 陶占良, 朱智强, 胡宇翔; 有机电解液体系锂碘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日期: 2015年5月6日, 申请号: 2015102361850; 授权日期: 2018年10月30日, 专利号: ZL201510236185.0;
(4)陈军, 张宁, 陶占良, 程方益, 梁静, 李海霞, 于川茗; 一种长循环寿命和高能量密度的可充水系锌离子电池; 申请日期: 2016年6月20日, 申请号: 2016104592017; 授权日期: 2018年10月26日, 专利号: ZL201610459201.7;
(5)陈军, 李子凡, 胡小飞, 孙建超, 赵庆, 陶占良, 梁静; 一种Na-CO2室温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日期: 2016年4月6日, 申请号: 2016102110096; 授权日期: 2018年8月17日, 专利号: ZL201610211009.6;
(6)陈军, 程方益, 韩晓鹏, 李淳, 胡宇翔, 陈程成; 一种钴锰系尖晶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日期: 2015年4月15日, 申请号: 2015101784985; 授权日期: 2017年3月8日, 专利号: ZL201510178498.5;
(7)陈军, 轷喆, 程方益, 陶占良, 梁静, 李海霞; 一种高倍率和长寿命的可充室温钠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日期: 2014年11月28日, 申请号: 2014107080628; 授权日期: 2016年8月24日, 专利号: ZL201410708062.8;
(8)陈军, 朱智强, 陶占良, 程方益, 梁静;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柱醌正极材料及其应用; 申请日期: 2014年2月19日, 申请号: 2014100554873; 授权日期: 2015年12月2日, 专利号: ZL201410055487.3;
(9)陈军, 靳琪, 程方益, 裴龙凯, 陶占良, 梁静; 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申请日期: 2014年3月6日, 申请号: 2014100808367; 授权日期: 2015年6月17日, 专利号: ZL201410080836.7;
(10)陈军, 朱智强, 王诗文, 杜婧, 程方益, 李海霞;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负极的锡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日期: 2013年6月25日, 申请号: 2013102540885, 授权日期: 2015年4月22日, 专利号: ZL201310254088.5.
3.著作:作者(按原排序),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年份,出版地;
(1)陈军、李岱昕译著,可持续世界的能源,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6,北京;
(2)陈军、陶占良编著,能源化学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1,北京;
(3)陈军、陶占良、苟兴龙编著,化学电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北京;
(4)陈军、陶占良编著,能源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北京;
(5)陈军、袁华堂编著,新能源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北京;
4.研究技术报告(未公开发表的重要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完成年份;
(1)陈军,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能源材料化学基础及应用研究”创新团队总结报告,2013.5;
(2)陈军,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纳米材料与技术在智能电网储能用二次电池中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结题总结报告,2015.9;
(3)陈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锂电池多电子反应锰基电极材料研究”项目结题报告,2018.1。
5.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报告年份,会议名称、地点。
(1)陈军,锂电池高容量正极材料,2019年10月26日,第二十次全国电化学大会、中国长沙;
(2)陈军,环境友好的储能材料化学,2019年8月19日,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中国天津;
(3)Jun Chen, Select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Na Batteries, August 4-9, 2019, the 70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lectrochemistry, Durban, South Africa;
(4)Jun Chen, Select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Na batteries, January 30-Februay 1, 2019, 2019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uture Materials, Wollongong, Australia;
(5)陈军,无机固体电极材料与锂电池应用,2018年11月8-11日,第十五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中国福州;
(6)Jun Chen, Select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Na Batteries, November 7-10, 2018,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Shenzhen, China;
(7)陈军,电化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2018年6月23-25日,中国电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暨电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上海;
(8)陈军,微纳结构电极材料制备与电池应用,2018年5月4-8日,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中国杭州;
(9)Jun Chen,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or Advanced Batteries, May 16, 2017, China-Canada Energy Forum, Toronto, Canada;
(10)陈军,尖晶石氧化物与金属-O2/CO2电池,2016年7月2日,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中国大连。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陈军、李玮瑒、陶占良、程方益、马华,几类无机材料的氢、锂、镁储存与电池性能研究,2011.12,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2)陈军、程方益、陶占良、张天然、韩晓鹏、马华、朱智强、梁衍亮、张小龙、梁静,微纳结构与电化学能源器件,2017.2,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
(3)陈军、袁华堂、王一菁、陶占良、焦丽芳、程方益、蔡锋石,清洁能源材料与高能化学电源,2007.1,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
(4)陈军,2018.4,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陈军,2009.3,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一等奖。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