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中山大学药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有机化学、药物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1年09月-1975年07月 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 化学系 化学专业学士
1975年09月-1979年07月 美国芝加哥大学 化学系 化学专业博士
1979年-1992年 美国孟山都公司 高级化学硏究师
1992年-1993年 台湾大学 客座专家
1994年-2005年 香港理工大学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主任及讲座教授
2004年-2007年 香港理工大学 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院长
2007年-2010年 香港理工大学 副校长(主管科研),
2010年-2015年 香港浸会大学 校长
2015年至今 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陈新滋教授在均相氢化不对称合成反应历程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机理,得到国际广泛引用。研究开发了手性药物萘普森的不对称合成的可行方法,被认为是1991年国际化学方面的重要进展。在手性催化配体和催化剂的研究中发现了螺环氧膦配体、胺膦配体、联吡啶膦配体等高性能的配体和催化剂,取得多项中国和美国专利。还在不对称烷基化等方面作了出色的工作。 陈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令他著有七部有关化学的专著,发表超过580篇SCI研究论文,获得引用超过2万次。他还拥有三十项美国专利和五十多项中国专利, 两个系列的科学技术成功转移给国际企业, 一个新药获得临床试验批文, 一个主要发明商业化 (即将一个破坏臭氧层的化合物四氯化碳转化成工业上有用的氯仿, 这个技术已在中国成功的商业化, 对氯仿工业的持续发展和保护地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陈新滋教授在均相氢化不对称合成反应的研究中发现了新不对称催化的反应机理。他首次揭示并证明了“主要手性产物来自微量的催化中间体”这一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微观自然现象,利用电化学与手性催化技术,成功地研究开发出了手性药物奈普森止痛药的不对称合成新工艺,并达到可工业化的标准。
近几年来,陈新滋教授发展了一套将有害的四氯化碳转化成有价值的有机溶剂氯仿的工业技术,并已在国内成功工业化,成为目前国际上解决此问题的非常有效的工业方法。
近年来,陈新滋教授不仅坚持奋战在科研一线,还尽自己最大力量支持年轻老师的发展、积极推动化学和药学学科的发展和促进产学研合作,与中国化学会的宗旨保持一致。
代表性成果
1、论文
1. Albert S. C. Chan,* Wenhao Hu, Cheng-Chao Pai, and Chak-Po Lau; Novel Spiro Phosphinite Ligan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Homogeneous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Reac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7, 119(40), 9570-9571
2. Albert S. C. Chan,* Fu-Yao Zhang, Chiu-Wing, Yip; Novel Asymmetric Alkylation of Aromatic Aldehydes with Triethylaluminum Catalyzed by Titanium (1,1 -bi-2-naphthol) and Titanium 5,5 , 6,6 , 7,7 , 8,8 -octahydro-1,1 -bi-2-naphthol) Complex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7, 119(17), 4080-4081.
二、专利
1. Albert S. C. Chan; C. C. Pai Chiral pyridylphosphi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asymmetric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2-arylpropenoic acids U. S. Patent 5,886,182, March 23, 1999.
2. Albert S. C. Chan; Y. Z. Jiang; A. Q. Mi; M. Yan; W. H. Hu, Chiral phosphinites, U. S. Patent 5,756,799, May 26, 1998.
3. Albert S. C. Chan Method for preparing a-arylpropionic acids U. S. Patent 5,233,084, August 3, 1993.
三、专著
1. Lin, Guo-Qiang.; Li, Yue-ming; Chan, Albert. S. C.,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Asymmetric Synthesis”, John Wiley & Sons, 2001年, New York
2. 钱延龙,陈新滋,《金属有机化学与催化》,化学工业出版社,817千字,1997年
3. 林国强,李月明,陈耀全,陈新滋,《手性合成 — 不对称反应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553千字,2005年。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陈新滋,范青华,蒋耀忠,黎星术,李月明;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2005年;国家科技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 陈新滋;日本有机合成化学会“Lectureship”奖,1999年
3. 陈新滋;日本科学振兴会邀请学人奖,2006/07年度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