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公少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影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四海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秦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沁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熊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鑫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晋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霍圆圆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夏新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YUSRAN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琪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曾祥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韩义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瑞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史沛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晓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中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吴骊珠

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有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6/09-1990/07,兰州大学化学系应用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0/09-1995/07,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导师:佟振合 院士
1995/09-1996/10,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6/11-1999/08,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7/04-1998/04,香港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 导师:支志明 院士
1999/08-今,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019/11-今, 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长期从事有机光化学的研究,在有机光化学合成和人工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做出系统性创新成果。利用可见光催化提高了光化学反应选择性,实现了若干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光化学反应。突破了传统脱氢偶联反应必需加入化学计量氧化剂的局限,创建“放氢交叉偶联”新反应,实现了多种惰性键的活化和交叉偶联。模拟自然界光合作用系统I和系统II,开发了高效、稳定、廉价的可见光驱动放氢和放氧催化体系,实现了没有牺牲剂条件下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和放氧,将国际上最高产氢催化转换数提升到1600万,取得了可见光催化制氢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曾获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2007年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9年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妇女”,2010年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1年荣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3年荣获“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2016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2016年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长期坚守有机光化学的研究,在有机光化学合成和人工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中做出系统性创新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有力推动了有机光化学的发展和进步。吴骊珠利用可见光催化提高光化学反应选择性,创建“放氢交叉偶联”反应,实现了若干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实现了苯和氨气一步合成苯胺、苯和水一步合成苯酚。利用稳态、时间分辨和空间分辨技术,阐明了光诱导电子转移、能量传递和化学转换的机制。模拟光合作用系统I和系统II,构建人工光合成系统,开发了高效、稳定、廉价的可见光催化分解水和二氧化碳还原体系,取得了可见光催化制氢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发表国内外重要学术论文300余篇,应邀在IUPAC等重要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和大会报告110余次,是国际Reaxys PhD Prize和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Panel成员。参与了国家基金委学科“发展战略”及“前沿与展望”研讨和丛书编写。担任包括J. Mater. Chem. A副主编和Chem在内的十多个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或顾问编委。
长期致力于中国化学会服务工作,现担任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超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委员、中国化学会手性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组织并参与了多次国际国内光化学会议,增进了化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我国光化学事业的发展。
多次走进大学校园、科研院所,为大中小学生及研究生作报告,热心社会服务事业,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开展了对社会公众的科学普及,尤其是在开阔青少年的知识视野和对前沿学科的了解,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大学生从事科研的兴趣和热情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促进了化学学科的普及。

代表性成果

1.Qing-Yuan Meng, Jian-Ji Zhong, Qiang Liu, Xue-Wang Gao, Hui-Hui Zhang, Tao Lei, Zhi-Jun Li, Ke Feng, Bin Chen, Chen-Ho Tung, Li-Zhu Wu*, “A Cascade Cross-Coupling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by Visible Light Catalysis”, J. Am. Chem. Soc., 135 (51) (2013), 19052-19055 (Front Cover) (代表性论文1).
2.Xu-Bing Li, Zhi-Jun Li, Yu-Ji Gao, Qing-Yuan Meng, Shan Yu, Richard G. Weiss, Chen-Ho Tung, Li-Zhu Wu*,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Interface-Directed Transformation of Thiols into Disulfides and Molecular Hydrogen by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of Quantum Dots”, Angew. Chem. Int. Ed., 53 (8) (2014), 2085-2089 (代表性论文2).
3.Yi-Wen Zheng, Bin Chen, Pan Ye, Ke Feng, Wenguang Wang, Qing-Yuan Meng, Li-Zhu Wu*, Chen-Ho Tu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Evolution Cross-Couplings: Benzene C−H Amination and Hydroxylation”, J. Am. Chem. Soc., 138 (32) (2016), 10080-10083 (代表性论文3).
4.钟建基,孟庆元,陈彬,佟振合,吴骊珠*,“可见光催化的交叉偶联放氢反应”,化学学报,75 (1) (2017), 34-40 (代表性论文4).
5.Feng Wang, Wen-Guang Wang, Xiao-Jun Wang, Hong-Yan Wang, Chen-Ho Tung, Li-Zhu Wu*, “A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System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by a Robust Hydrogenase Mimic in an Aqueous Solution”, Angew. Chem. Int. Ed., 50 (14) (2011), 3193-3197 (代表性论文5).
6.Xu-Bing Li, Yu-Ji Gao, Yang Wang, Fei Zhan, Xiao-Yi Zhang, Qing-Yu Kong, Ning-Jiu Zhao, Qing Guo, Hao-Lin Wu, Zhi-Jun Li, Ye Tao, Jian-Ping Zhang, Bin Chen, Chen-Ho Tung, Li-Zhu Wu*, “Self-Assembled Framework Enhances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of Ultrasmall-Sized Nanoparticles for Exceptional Solar Hydrogen Evolution”, J. Am. Chem. Soc., 139 (13) (2017), 4789-4796 (代表性论文6).
7.Xin Jiang, Jian Li, Bing Yang, Xiang-Zhu Wei, Bo-Wei Dong, Yi Kao, Mao-Yong Huang, Chen-Ho Tung, Li-Zhu Wu*, “A Bio-inspired Cu4O4 Cubane: Effective Molecular Catalysts for Electrocatalytic Water Oxid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ngew. Chem. Int. Ed., 57 (26) (2018), 7850-7854 (代表性论文7).
8.Bin Liu, Xu-Bing Li, Yu-Ji Gao, Zhi-Jun Li, Qing-Yuan Meng, Chen-Ho Tung, Li-Zhu Wu*, “A Solution-Processed, Mercaptoacetic Acid-Engineered CdSe Quantum Dots Photocathode for Efficient Hydrogen Production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Energy Environ. Sci., 8 (5) (2015), 1443-1449 (Inside Front Cover) (代表性论文8)
9.Jian Li, Xin Gao, Bin Liu, Qingliang Feng, Xu-Bing Li, Mao-Yong Huang, Zhongfan Liu, Jin Zhang*, Chen-Ho Tung, Li-Zhu Wu*, “Graphdiyne: A Metal-Free Material as Hole Transfer Layer To Fabricate Quantum Dot-Sensitized Photocathodes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J. Am. Chem. Soc., 138 (12) (2016), 3954-3957 (代表性论文9).
10.Qing-Yuan Meng, Xue-Wang Gao, Tao Lei, Zan Liu, Fei Zhan, Zhi-Jun Li, Jian-Ji Zhong, Hongyan Xiao, Ke Feng, Bin Chen, Ye Tao, Chen-Ho Tung, Li-Zhu Wu*, “Identifying Key Intermediates Generated in situ from Cu(II) Salt-Catalyzed C−H Functionalization of Aromatic Amines under Illumination”, Sci. Adv., 3 (8) (2017), e1700666. (代表性论文10).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佟振合,吴骊珠,张丽萍,陈彬(2/4);超分子体系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能量传递和化学转换;2005年,国务院,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吴骊珠(1/1);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7年,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3]吴骊珠(1/1);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0年,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
[4]吴骊珠(1/1);中国化学会-物理有机化学奖;2013年,中国化学会。
[5]吴骊珠(1/1);第三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2016年,中国化学会。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