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严纯华

男, 兰州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

学习/工作经历

1978年10月-1982年7月在北京大学化学系进行本科阶段学习
1982年9月-1985年7月在北京大学无机化学专业进行硕士阶段学习
1985年7月-1988年1月在北京大学无机化学专业进行博士阶段学习
1988年-1989年任北京大学化学系讲师
1989年-1992年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2年起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1999年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26年聘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3年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23年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91年9月-2016年9月,历任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自然科学处处长、副教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党委组织部部长。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调任南开大学,任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12月-2024年9月任兰州大学,任党委副书记、校长。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发展了“串级萃取理论”及稀土分离流程的最优化设计方法,提出了“联动萃取工艺”的设计和控制方法,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建立了稀土纳米晶的可控制备方法,揭示了其组成、结构对发光和催化性质的影响规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2011年、2006年)和三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和三等奖(1991年),获得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七次(1986年、1990年、1995年、1997年、2005年、2010年、2016年)、二等奖两次(1988年、1998年)、冶金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以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的“杰出青年学者奖”(1996年)、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2010年)、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化学奖(2018年)等多项科技奖励。199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8年被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评选为“最美科技工作者”。兼任《中国稀土学报》、J. Rare Earths(Elsevier)主编,《结构化学》、Chemistry of Materials(ACS)、ChemistryOpen (Wiley)等刊物的副主编、编委或顾问编委等;同时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和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等。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2024年4月12日,担任“中国化学会2024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主席,并致欢迎辞,深入探讨了无机化学化工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切实促进了无机化学化工领域的学术交流,增强了学科建设与交叉融合。2024年4月23日,于华师一附中进行了一场面向高中生的关于稀土资源及其科技、产业发展的讲座,介绍了稀土元素的基本概念、种类以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2024年9月16日,举办中英碳中和创新论坛,聚焦碳中和的全球视野与实践策略,汇聚中英学术专家与企业领袖,探讨碳中和的多维度策略。论坛深化中英合作,推动低碳转型与绿色发展。2024年10月26日,于稀土学会年会做了题为《稀土科技创新中的机遇与挑战》的大会报告,分析了稀土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2024年12月16日,于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以《纳米氧化铈及其催化性质》为题的学术报告,随后与高雄厚院士及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就如何加强双方合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积极打造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的创新联合体。

代表性成果

1. Ligang Wang, Huanping Zhou*, Junnan Hu, Bolong Huang, Mingzi Sun, Bowei Dong, Guanghaojie Zheng, Yuan Huang, Yihua Chen, Liang Li, Ziqi Xu, Nengxu Li, Zheng Liu, Qi Chen, Ling-Dong Sun*, Chun-Hua Yan*, A Eu3+-Eu2+ Ion Redox Shuttle Imparts Operational Durability to Pb-I Perovskite Solar Cells, Science 2019, 363, 265–270.
2. Yu-Chen Hao, Yu Guo, Li-Wei Chen, Miao Shu, Xin-Yu Wang, Tong-An Bu, Wen-Yan Gao, Nan Zhang, Xin Su, Xiao Feng, Jun-Wen Zhou, Bo Wang, Chang-Wen Hu, An-Xiang Yin*, Rui Si*, Ya-Wen Zhang*, Chun-Hua Yan*, Promoting Nitrogen Electroreduction to Ammonia with Bismuth Nanocrystals and Potassium Cations in Water, Nat. Catal. 2019, 2, 448–456.
3. Hao Dong,Ling-Dong Sun*, Chun-Hua Yan*, Local Structure Engineering in Lanthanide-Doped Nanocrystals for Tunable Upconversion Emissions. J. Am. Chem. Soc. 2021, 143, 20546–20561.
4. Qi-Xian Wang, Yuan-Fan Yang, Xiang-Fei Yang, Yue Pan, Ling-Dong Sun*, Wen-Yuan Zhang, Yulei Shao, Jie Shen, Jian Lin, Lele Li*, Chun-Hua Yan*, Upconverted/downshifted NaLnF4 an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Heterostructures Boosting NIR-II Imaging-guided Photodynamic Immunotherapy toward Tumors, Nano Today 2022, 43, 101439.
5. Lin-Quan Guan, Shuo Shi, Xiao-Wei Niu, Shi-Chen Guo, Jian Zhao, Tian-Meng Ji, Hao Dong, Feng-Yan Jia, Jia-Wen Xiao*, Ling-Dong Sun*, Chun-Hua Yan*, All-Inorganic Manganese-Based CsMnCl3 Nanocrystals for X-Ray Imaging, Adv. Sci. 2022, 9, 2201354.
6. Ze-Yu Lyu, Hao Dong, Xiang-Fei Yang, Ling Huang, Yue-Jiao Xu, Ke Wu, Ling-Dong Sun*, Chun-Hua Yan*, Phase-Transition-Driven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Rare-Earth Ions for Multiplexed Upconversion Emissions, JACS Au, 2023, 3(3): 860–867.
7. Lu-Lu Zhou, Shan-Qing Li, Chao Ma, Xin-Pu Fu, Yi-Shuang Xu, Wei-Wei Wang, Hao Dong, Chun-Jiang Jia*, Feng Ryan Wang*, Chun-Hua Yan*, Promoting Molecular Exchange on Rare-Earth Oxycarbonate Surfaces to Catalyze the Water−Gas Shift Reaction” J. Am. Chem. Soc. 2023, 145, 2252−2263.
8. Wei Shen,Yao Zheng,Yang Hu,Jing Jin,Yichao Hou,Nan Zhang,Li An,Pinxian Xi*,Chun-Hua Yan*, Rare Earth Interface Structure Materials: Synthesis, 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ms. Acc. Mater. Res. 2024, 5, 712–725.
9. 严纯华,《中国学科发展战略•稀土化学》,科学出版社,2022,北京
10. 严纯华,廖春生,孙聆东,程福祥,席聘贤,董浩,稀土新材料,《中国新材料研究前沿报告(2022)》,56–90,化学工业出版社,2023,北京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严纯华,张亚文,孙聆东,高松;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组装及构效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2. 高松,严纯华,陈志达,王哲明,苏刚;磁性金属配合物的设计、结构与性质;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3. 徐光宪,李标国,严纯华,黄春辉,金天柱,倪亚明;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7;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4. 严纯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化学奖;2018;何梁何利基金
5. 严纯华;最美科技工作者;2018;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
6. 严纯华;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3;宝钢教育基金委员会
7. 王建方,孙聆东,严纯华,林海青;胶体金纳米晶的制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及其应用;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教育部
8. 严纯华;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2010;中国化学会和阿克苏诺贝尔公司
9. 严纯华;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7;人事部
10. 严纯华;杰出青年学者;1996;求是基金会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