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张久俊

男, 福州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业领域

电化学能源

学习/工作经历

主要学历:
1978.09-1982.07 中国 北京大学 化学 本科 理学学士
1982.09-1985.07 中国 北京大学 物理化学 硕士 理学硕士
1985.09-1988.07 中国 武汉大学 电化学 博士 理学博士
主要学术经历:
1988.09-1990.03 中国 华中师范大学 副教授
1990.04-1993.03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 博士后
1993.04-1995.08 加拿大 约克大学 博士后
1995.09-1997.01 加拿大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博士后
1997.02-1997.12 加拿大 ATS电化学润滑器公司 资深电化学家/研发部主管
1998.01-2003.12 加拿大 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 资深科学家/项目主管
2004.01-2011.12 加拿大 国家研究院燃料电池创新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2011.12-2016.10 加拿大 国家研究院能源矿产环境部 首席科学家
2016.10-2021.10 中国 上海大学理学院/可持续能源研究院 教授/两院院长
2013.01-至今 加拿大 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 创始人/主席
2008.10-至今 加拿大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兼职教授
2008.10-至今 加拿大 滑铁卢大学 兼职教授
2008.10-至今 中国 北京大学 兼职教授
2018.01-至今 中国 《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期刊 主编
2022.12-至今 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刊《Frontier in Energy》 副主编
2008.01-至今 美国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丛书 主编
2019.08-至今 中国 中国内燃机学会 常务理事兼燃料电池发动机分会主任委员
2021.10-至今 中国 福州大学材料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 教授/两院院长
2023.03-至今 中国 科技部科协海智计划 特聘专家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张久俊教授4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电化学能源存储和转换研究与应用,攻克制约燃料电池性能的关键技术:(1)在国际上先行研制FeCo-非贵金属催化剂,是燃料电池工程领域的重要突破;(2)首次建立燃料电池进料污染理论模型,被20多家业内著名企业和研究院校使用和验证;(3)研发第一代车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并建立相关理论;(4)成功研发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系统。 已发表800多篇学术论文,他引89000余次,单篇他引最高8800余次,H因子131;著/编著作28本,撰写书章43篇,获26项国际授权专利。其中,《PEM Fuel Cell Catalysts and Catalyst Layers-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著作重点围绕PEMFC最先进的前沿技术,被公认为燃料电池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书籍之一。 热衷于引领科学与工程领域学术信息的传播与引导:(1)张教授2013年发起和共同创立了由诺贝尔奖获得者Stanley Whittingham担任名誉主席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IAOEES),并但任主席,其中包含200余位顶尖科学家理事(含30位世界知名院士);(2)始创并担任主编的国产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创造了2020年中国期刊的最高影响因子28.9,且连续三年(2019-2022)在全球电化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一;(4)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刊Frontiers In Energy副主编,为期刊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5)担任美国CRC出版社及中国化工出版社“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大型丛书主编等。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1)2018-2021年,全职担任上海大学理学院院长并创立可持续能源研究院,组建了近100人的教学/科研队伍,建立了氢能燃料电池等7个研究中心,发表了25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科技部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工业横向项目等资金支持,总经费超5000万。2021年起,担任福州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院院长并创立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
(2)引领氢能与燃料电池队伍,攻关核心技术,助力中国“3060战略”。研发的高效Pd@PtCoNi合金催化剂与非贵金属(大孔-介孔载体Fe-N-C)催化剂;联合国鸿氢能、上大绍兴研究院、上绍畔星科技公司等,自主研发了85kW电堆电池系统(绍兴首辆可投入使用的氢燃料客车),获得中国内燃机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
(3)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升中国相关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担任国鸿氢能燃料电池公司首席科学家,指导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国产化;创立清华大学四川互联网研究院电化学能源技术中心,已研发出湿法闭环的锂电池回收生产技术,该技术领先国内外同行,获得巴黎国际发明铜奖及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
(4)为中国培养了高素质、高质量、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人才,如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国家科技奖二等奖完成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基金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等。
(5)2018年创办国产期刊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并任主编,影响因子31.3,在全球30种电化学学术期刊中排在首位,进入全球百强,被选列为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百年回眸中2018度唯一代表期刊。

代表性成果

1. G. Wang, L. Zhang, J. Zhang. A review of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supercapacitor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2, 41, 797-828. (IF: 46.2)
2. Y. Wang, B. Fang, X. Wang, A. Ignaszak, J. Zhang. Recent advanc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electrodes in unitized regenerative fuel cells.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2018, 98, 108-167. (IF: 37.4)
3. X. Cheng, Y. Li, L. Zheng, Y. Yan, Y. Zhang, G. Chen, S. Sun, J. Zhang, Highly active, stable oxidized platinum clusters as electrocatalysts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7, 10, 2450-2458. (IF: 32.5)
4. X. Fan, C. Zhong, X. Han, L. Zhang, J. Zhang. Opportunities of flexible and portable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for energy storage: expanding the spotlight onto semi-solid/solid electrolytes. Chemical Reviews, 2022, 122, 17155-17239. (IF: 62.1)
5. D. Liu, B. Wang, H. Li, J. Wang, Q. Wang, J. Zhang, Y. Zhao. Distinguished Zn, Co-Nx-C-Sy active sites confined in dentric carbon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nd flexible Zn-air batteries, Nano Energy, 2019, 58, 277-283. (IF: 17.1)
6. Y. Zheng, J. Qiao, J. Zhang. A review of high temperature co-electrolysis of H2O and CO2 to produce sustainable fuels using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 advanced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7, 46, 1427-1463. (IF: 46.2)
7. J. Zhang. PEM fuel cell catalysts and catalyst layers-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Publisher: Springer, 2008, ISBN 9781848009356
8. X. Yuan, C. Song, H. Wang, J. Zhang.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in PEM fuel cells, Publisher: Springer, 2010, ISBN: 9781848828452.
9. J. Zhang, H. Zhang, J. Wu, J. Zhang. PEM fuel cell testing and diagnosis, Publisher: Elsevier Press, 2013, ISBN: 9780444536884.
10. W. Yan, X. Li, S. Sun, X. Sun, J. Zhang. Atomically dispersed metallic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technologies, Publisher: CRC Press, 2022, ISBN: 9781003153436.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2024年 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产业院院士(Jiujun Zhang,福州大学)
2023年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Jiujun Zhang, 福州大学)
2021年 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Jiujun Zhang, 上海大学)
2021年 中国内燃机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张久俊,赵宏滨,刘杨 等,上海大学)
2018年 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终身成就奖(Jiujun Zhang,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
2017年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Jiujun Zhang,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
2016年 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 (Jiujun Zhang,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
2015年 加拿大国家工程研究院院士 (Jiujun Zhang,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
2015年 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Jiujun Zhang,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
2013年 国际电化学会会士 (Jiujun Zhang,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