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涂永强

男,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有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8.09-1982.07 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学士
1982.09-1985.07 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硕士
1985.09-1986.08 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药学院 助教
1986.09-1989.07 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 博士
1989.07-1992.12 兰州大学化学系 讲师、副教授
1993.01-1995.10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研究员
1995.11-至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教授
2001.06-2010.03 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2004.10-2005.04 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 访问教授
2005.03-2008.03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8.03-至今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2014.03-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双聘)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涂永强教授在合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和催化化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1) 首次设计并系统发展了多种高立体选择性新型半频哪醇重排及其串联反应,创新和丰富了“多立体中心、多官能团和多环结构单元”中碳碳键的高效、多样性构建。 2) 设计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颖氮杂螺环手性催化剂(配体),并将其应用于诸多的催化不对称反应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3)发展了醇α-位C-H活化形成碳-碳键的新反应,是对sp3碳直接C-H活化领域的重要突破和贡献。 4) 基于上述新合成方法研究,建立并实现了天然产物合成新策略,完成了包括药物吗啡、加兰他敏等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药物的化学合成,为相关药物分子新合成策略发展及实用工业合成提供了基础和科学支撑。 5)从传统的卫矛科杀虫植物中发现并研究了四十余种天然高效活性杀虫化合物,系统深入地开展了这类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研究,并基于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筛选创制新型环保、农药农药的先导化合物,为相关活性分子的后续应用研究提供了合成技术保障。 截止目前,涂永强院士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发明专利五项。主持多项科研项目,获国内外多项学术奖励。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由于在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杰出的贡献,涂永强教授受邀为美国化学会顶级综述性期刊(Chem. Rev.和Acc. Chem. Res.)和英国皇家化学会顶级综述性期刊(Chem. Soc. Rev. 和Nat. Prod. Nep. 等)撰写相关研究领域的专论,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学者在这些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由于在有机化学和不对称催化等研究领域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涂永强院士受邀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著名期刊Chem. Commun. 两届副主编 (2012年-2018年),为我国学者在化学类高水平杂志中担任副主编做出了榜样。
由于涂永强教授在有机合成新方法、新型有机配体的设计和合成、碳-氢键官能团化、天然产物全合成、天然产物的发现等方面均成绩斐然,为我国在这些化学学科相关的后续发展,尤其是青年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已培养并毕业博士研究生56名,硕士研究生17名,且毕业生大多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从事化学研究工作。
与马大为院士合作主编了《中国天然产物产物全合成——十年攀登》,系统总结和梳理了我国学者在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展望,目前已交付科学出版社编辑,待出版;并参与撰写了系列丛书《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合成化学》中“天然产物与药物合成”一章以及《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手性物质化学》中章节“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不对称合成”。
涂永强院士先后担任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2009年-2017年)、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2009年-至今), 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特别是为甘肃省化学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担任甘肃省化学会理事长期间,主持甘肃省化学会的各项工作:甘肃省化学会每年工作重点和工作计划、多届年会的会议主题等;开展组建专家团队、承接政府职能等事宜,鼓励从事化学化工领域的广大化学工作者参与;
在此期间,一直关注高校和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召开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组织承办了多届甘肃省大学生化学竞赛,对提高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的教研素质,丰富学生和青年化学工作者的文化生活,为创新型化学人才培养等方面搭建起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由于各项工作出色,甘肃省化学会荣获中国化学会2014年度优秀地方学会称号。
作为会议主席组织多次与化学相关的全国性会议;作为共同主席组织多次国际和双边会议,并做大会和邀请报告十余次。
积极响应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科技委等的号召,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地广泛宣传科学、科研诚信等。
担任《化学通报》副主编以及多个国内期刊的编委,为我国化学期刊的发展出谋划策。

代表性成果

1. Tian, J.-M.; Wang, A.-F.; Yang, J.-S.; Zhao, X.-J.; Tu, Y.-Q.; Zhang, S.-Y. and Chen, Z.-M., Copper‐Complex‐Catalyzed Asymmetric Aerobic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of 2‐Naphthols: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3,3′‐Substituted C1‐Symmetric BINOLs.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11023.
2. Chen, S.-K. ; Ma, W.-Q.; Yan, Z.-B.; Zhang,F.-M.; Wang, S.-H.; Tu, Y.-Q.; X.-M.; Tian, J.-M. Organo-Cation Catalyzed Asymmetric Homo/Heterodialkylation of Bisoxindoles: Construction of Vicinal All-Carbon Quaternary Stereocenters and Total Synthesis of (−)-Chimonanthidine. J. Am. Chem. Soc. 2018, 140, 10099.
3. Hou, Si-Hua; Tu, Yong-Qiang; Wang, Shuang-Hu; Xi, Chao-Chao; Zhang, Fu-Min; Wang, Shao-Hua; Li, Yan-Tao; Liu, Lin Total Syntheses of the Tetracyclic Cyclopiane Diterpenes Conidiogenone, Conidiogenol, and Conidiogenone B.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4456.
4. Yang, B.-M.; Cai, P.-J.; Tu, Y.-Q.; Yu, Z.-X.; Chen, Z.-M.; Wang, S.-H.; Wang, S.-H.; Zhang, F.-M.. Organocatalytic Asymmetric Tandem Nazarov Cyclization/Semipinacol Rearrangement: Rapid Construction of Chiral Spiro[4.4]nonane-1,6-diones. J. Am. Chem. Soc. 2015, 137, 8344.
5. Wang, B. M.; Tu, Y. Q., Stere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Quaternary Carbon Stereocenters via a Semipinacol Rearrangement Strategy. Acc. Chem. Res. 2011, 44, 1207.
6. Shi, L.; Tu, Y. Q.; Wang, M.; Zhang, F. M.; Fan, C. A.; Zhao, Y. M.; Xia, W. J., A reaction for sp(3)-sp(3) C-C bond formation via cooperation of Lewis acid-promoted/Rh-catalyzed C-H bond activation.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0836.
7. Fan, C. A.; Wang, B. M.; Tu, Y. Q.; Song, Z. L.. Samarium-catalyzed tandem semipinacol rearrangement/Tishchenko reaction of alpha-hydroxy epoxides: A novel approach to highly stere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2-quaternary 1,3-diol units. Angew. Chem. Int. Ed. 2001, 40, 3877.
8. 涂永强 唐萌 一种顺式玫瑰醚的制备方法,2014年申请,2016年批准,中国发明专利 ZL 201410324118.X。
9. Tu Yong-Qiang, Rearrangement Reactions and Total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2014. The 2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diversity (ISCNP28 & ICOB8), Shanghai, China.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涂永强 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992年,中国化学会;
2. 涂永强 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00年,香港求是基金会;
3. 涂永强 史雷 胡向东 张辅民 高栓虎 碳-碳(杂原子)键的形成与重排反应及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2006年,甘肃省,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一等
4. 涂永强 樊春安 张辅民 王少华 张书宇 王保民 基于化学键重排的季碳合成方法与天然产物合成,2015年,教育部,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
5. 涂永强 樊春安 张辅民 王少华 张书宇 碳碳键重组构建新方法与天然产物合成,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