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陈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洁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希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景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葛巾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范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严雯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玫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媛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赟姣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思楠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臻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左洪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马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纪艺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彭邓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秦安军

男, 华南理工大学,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专业领域

高分子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95年09月-1999年06月 山西大学 学士 有机化学
1999年09月-2004年06月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博士 物理化学
2004年07月-2004年12月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物理化学
2005年01月-2007年01月 香港科技大学 Research Associate 高分子化学
2007年01月-2008年12月 浙江大学 博士后 高分子材料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 浙江大学 副研究员 高分子材料
2011年12月-2013年09月 浙江大学 副教授 高分子材料
2013年09月-今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高分子材料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秦安军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合成化学及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特别是在基于三键单体的新型聚合反应方法学及AIE聚合物等方面开展了特色研究工作,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成果。提出并发展了“点击聚合”的概念;建立了数条高效的炔类单体点击聚合反应路线,以及CO2、水和氧气等绿色单体参与的三键单体的聚合反应。点击聚合的概念及建立的点击聚合均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例如自发的胺-炔点击聚合已被国内外同行直接用于诸如新型功能水凝胶的制备等方面。采用上述高效聚合反应制备了多种新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新材料,在高分子合成化学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秦教授目前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他引7000余次,h指数为55。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60余次。作为10位骨干成员之一正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并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秦安军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化学的研究。有别于教科书上讲述的碳碳双键即烯类单体的聚合反应研究,秦教授主要开展了教科书上甚少提及、但反应类型多样、聚合后可产生共轭结构三键单体(包括炔类、异腈类和腈基类单体)的聚合方法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有特色、创新性成果,为高分子合成化学贡献了新的聚合反应方法学,是近年来高分子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并为我国高分子化学国际地位的提升贡献了力量。
秦安军教授2010年4月成为中国化学会会员,积极支持和参加中国化学会举办的各类会议,例如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第十六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全国第十一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第十一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等。2019年还作为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分会主席之一组织了“化学探针”分会,受到了参会者的好评。另外,秦教授还担任中国化学会旗下《化学学报》的编委,为该刊的发展建言献策并积极投稿。
自2018年12月起担任中国化学会地方学会——广东省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及高分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肩负联络广东省从事高分子化学相关研究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和促进广东省高分子科学的产学研协调发展的任务,同时也将为中国化学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论文
1. Xinyao Fu,# Daming Zhou,# Bo Song,* Anjun Qin,* and Ben Zhong Tang, Ethynylsulfone-Based Phenol-Yne Click Polymerization Toward Multiple Stimulus-Responsive Poly(β-aryloxylvinylsulfone)s, Angew. Chem. Int. Ed. 2025, e202511806.
2. Mingzhao Li, Xiaoyi Jing, Jiehui Xia, Qi Tian, Qiang Zhang, Bingnan Wang, Anjun Qin,* and Ben Zhong Tang, Water-Involved Carbon-Nitrogen Triple-Bond Monomer Based Polymerization toward Processable Functional Polyamides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10846.
3. Pengbo Han+, He Xu+, Guiquan Zhang, Anjun Qin*, Ben Zhong Tang*, A Processible and Ultrahigh-temperature Organic Photothermal Material through Spontaneous and Quantitative [2+2] Cycloaddition–Cyclorevers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06381.
4. Jia Wang, Tian Tian, Rongyuan Zhang, Mingzhao Li, Jie Chen, Anjun Qin,* and Ben Zhong Tang*, Efficient Conversion of Inert Nitriles to Multifunctional Poly(5-amino-1,2,3-triazole)s via Regioselective Click Polymerization with Azide Monomers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J. Am.Chem. Soc. 2024, 146, 6652−6664.
5. Pengbo Han+, Chengwei Lin+, Erhan Xia+, Jiawei Cheng, Qing Xia, Dezhi Yang, Anjun Qin*, Dongge Ma*, Ben Zhong Tang* Non-Doped Blue AIEgen-Based OLED with EQE Approaching 10.3%, Angew. Chem. Int. Ed. 2023, e202310388.
6. Jie Zhang‡, Tianwen Bai‡, Weixi Liu‡, Mingzhao Li, Qiguang Zang, Canbin Ye, Jing Zhi Sun, Yaocheng Shi, Jun Ling, Anjun Qin*, and Ben Zhong Tang*, All-Organic Polymeric Materials with High Refractive Index and Excellent Transparency, Nat. Commun. 2023, 14, 3524.
7. Xinyao Fu, Anjun Qin*, Ben Zhong Tang, X-yne click polymerization, Aggregate, 2023, 4, e350 (The 2023-2024 Best Paper Award, Wiley Top cited article in Aggregate, 2023).
8. Bo Song, Dan Lu, Anjun Qin,* Ben Zhong Tang*, Combining Hydroxyl-Yne and Thiol-Ene Click Reactions to Facilely Access Sequence-Defined Macromolecules for High-Density Data Storage, J. Am. Chem. Soc. 2022, 144, 4, 1672-1680 (Highlighted as Front Cover).
9. Bo Song, Tianwen Bai, Dongming Liu, Rong Hu, Dan Lu, Anjun Qin,* Jun Ling,* Ben Zhong Tang*, Visualized Degradation of CO2-based Unsaturated Polyesters toward Structure Controllable and High-value-added Fluorophores, CCS Chem. 2022, 4, 237–249.
10. Taotao Zhou,‡ Rong Hu,‡ Lirong Wang,‡ Yanping Qiu, Guiquan Zhang, Qiyun Deng, Haiyan Zhang, Pingan Yin, Bo Situ, Chunlie Zhan,Anjun Qin,* Ben Zhong Tang* AIE conjugated polymer with ultra-strong ROS generation ability and great biosafety for efficient therapy of bacterial infe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9952 –9956. (VIP paper, Frontispiece).
发明专利
1. 唐本忠,秦安军,游凯,一种AIE分子修饰阳离子聚合物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3 1 0338478.4,授权公告日:2025年03月18日。
2. 唐本忠;秦安军;姚叶鋆,一种有机室温磷光交联复合薄膜、制备方法及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210851867.2 授权公告日:2024年8月23日。
3. 唐本忠,陈洁,秦安军,一种含环状/线性结构的聚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310168908.2,授权公告日:2024年6月4日。
4. 唐本忠,陈洁,秦安军,一种酰胺基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310158294.X,授权公告日:2024年3月29日。
5. 唐本忠,秦安军,朱佳苗,一种具有AIE性质的近红外花菁类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10391918.8,授权公告日:2023年5月23日。
6. 唐本忠,秦安军;韩鹏博;张贵泉;徐赫,一种有机近红外光热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10544291.5,授权公告日:2023年5月2日。
7. 唐本忠,秦安军,韩鹏博,马东阁,林城伟,一种含三联苯的有机发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111331545.7, 授权公告日:2023年4月7日。
8. 唐本忠,秦安军,宋波,一种聚炔酯类化合物的精确降解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0 1 0656223.9,授权公告日:2023年03月21日。
9. 唐本忠,秦安军;聂子成,柔性、高焓值聚合物固-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10368858.8。授权公告日:2023年1月10日。
10. 唐本忠,秦安军,韩鹏博,马东阁,徐增,赵祖金,胡蓉蓉,王志明,一种含四苯基苯的有机发光材料及制备与应用,PCT/CN2020/070205,2020年1月3日。日本专利授权,日本专利号 7191423,授权日:2022 年 12 月 09 日。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唐本忠、秦安军、董宇平、李振、孙景志,聚集诱导发光,2017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秦安军,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2017年12月。
(3)秦安军, 《中国科学 化学》优秀编委, 2019年3月19日。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