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姚建年

男,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物理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8.03--1982.01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大学本科学生
1982.02--1995.08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
(其间:1987.10--1988.03 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研究人员;
1988.04--1990.03 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工学硕士;
1990.04--1993.03 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工学博士;
1993.04--1995.08 日本大和感光材料研究所博士后)
1995.09--1999.07 原中科院感光化学所工作
(其间:1995.11 研究员
1996.02--1997.07室主任
1997.07--1999.09所长助理)
1999.07-- 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
(其间:2000.04--2008.03 中科院化学所副所长;
2005.11--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11--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2008.01—201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
2014.12-- 中科院化学所光化学实验室主任)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长期从事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探索研究,迄今Nature,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等国际化学和材料界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0余篇(他引15000余次),出版合著4部,合作译著1部,担任《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前沿丛书》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化学学科副主编、物理化学分支主编。1995年获中国驻日大使馆教育处优秀留学人员称号,同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7年首批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3年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同年由他为学术带头人的“光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表征”获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资助;2004年以成果“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13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一等奖(第二获奖人);2014年以成果“低维光功能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物化性能”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201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6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此外,还多次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姚建年院士长期从事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探索研究,在低维材料、纳米光电子学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最早发现了有机电荷转移态发光的尺寸效应,潜心研究二十余年,逐步发展起有机低维光功能材料这一重要的学科方向。姚建年院士培养出一批光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优秀人才,包括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青年千人”5人,“百人计划”6人。曾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指导化学部认真准备,对申请代码、专家库、原项目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在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基础上,对2018年化学科学部的学科进行了重新调整,以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分类资助和管理,更好适应国际化学发展的趋势和促进中国化学研究的转型发展。
从2000年担任中国化学会的副秘书长、2002年担任秘书长,2010年担任理事长以来,十分重视化学会对于全国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努力扩大中国化学会的影响。通过设置各类学术奖项,推动化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完善学会管理机制,实现多层次人才培养;开创国际办刊新模式,努力打造顶尖学术期刊;关注支持产权保护,促进化学成果的转化应用,使化学会得到了空前繁荣的发展,成为中国化学学科发展的风向标。2005年由中国化学会在北京成功主办了第40届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大会(IUPAC 40th Congress)。中国化学会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化学会的关注,美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德国化学会、日本化学会等先后与中国化学会开展了各项合作和交流。2013年,中国化学会、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与英国皇家化学会举行了签约仪式,决定采用“合作单位按照投入比例,共享期刊的所有权,共享期刊的收益”的模式合作出版两本学术期刊《无机化学前沿》和《有机化学前沿》,这是化学会在期刊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创新,同时也引起国际化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受科技部委托,中国化学会承担了2014年化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对化学领域2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运行和发展进行了全面评估。作为中国化学会理事长,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并身体力行做了大量建设性工作,领导中国化学会高速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化学会的影响力。2017年,中国化学会荣获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标兵”荣誉称号,是获得该项荣誉的唯一一个全国学会;2018年,中国化学会荣获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项目一类支持,学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19年,作为CCS Chemistry创始主编,发行新刊并致力将CCS Chemistry打造成顶尖学术期刊。

代表性成果

1、Meng-Jia Sun, Yingying Liu, Wei Zeng, Yong Sheng Zhao,* Yu-Wu Zhong,* and Jiannian Yao*, Photoluminescent Anisotropy Amplification in Polymorphic Organic Nanocrystals by Light-Harvesting Energy Transfer, J. Am. Chem. Soc. 2019, 141, 6157−6161.
2、Yilong Lei, Yanqiu Sun, Yi Zhang, Hongyang Zhang, Haihua Zhang, Zhengong Meng, Wai-Yeung Wong,*Jiannian Yao*& Hongbing Fu,* Complex assembly from planar and twisted π-conjugated molecules towards alloy helices and core-shell structures,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4358.
3、Jiangang Feng, Xiangyu Jiang, Xiaoxu Yan, Yuchen Wu*, Bin Su, Hongbing Fu*, Jiannian Yao, and Lei Jiang, “Capillary-Bridge Lithography” for Patterning Organic Crystals toward Mode-Tunable Microlaser Arrays, Adv. Mater., 2017, 29, 1603652-1603660.
4、Haiyun Dong, Yanhui Wei, Wei Zhang, Cong Wei, Chunhuan Zhang, Jiannian Yao, and Yongsheng Zhao*, Broadband tunable microlasers based on controlled intramolecular charge-transfer process in organic supramolecular microcrystals, J. Am. Chem. Soc., 2016, 138, 1118-1121.
5、Chuang Zhang,* Changling Zou,* Yan Zhao, Chunhua Dong, Cong Wei, Hanlin Wang, Yunqi Liu,Guangcan Guo, Jiannian Yao, Yongsheng Zhao, Organic Printed Photonics: from Microring Lasers to Integrated Circuits, Sci. Adv., 2015, 1, e1500257.
1. 姚建年;詹传郎;曾怡;一种近红外致发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2013.07 , ZL201010621929.8
2. 姚建年;贾慧;詹传郎;并吡咯二酮-酞菁共轭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4.09,ZL201210135553.9
3. 姚建年;詹传郎;陆振欢;酞菁纳米棒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4.10,ZL201210193391.4
4. 姚建年;曹鑫强;付红兵;一种用液相化学反应法制备有机微纳结构及原位图案化的方法,2015.07;ZL201210076310.2
5. 姚建年;钟业腾;马颖;谷占军;800nm连续激光激发的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2015.03,ZL201310389311.7

1.Yong Sheng Zhao, Jiannian Yao, “Organic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Construction and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Chapter17, p.381-396, in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Edited by Tianyou Zhai and Jiannian Yao ISBN 978-1-118-07191-5,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2, USA.
2.Jian Nian Yao, Ai Dong Peng, Hong Bing Fu, “Organic Opto-Functional Nanomaterials”, Chapter 9 (Volume 2), p. 245-260, in “Doped Nanomaterials and Nanodevices”, Edited by Wei Chen, ISBN: 1-58883-110-8, American Scientific Publisher, 2010, California, USA.
3.Jiannian Yao, “Semiconductor nanomaterial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Chapter 15 in “Molecular photochemistry and opto-functional material science” Edited by Meigong Fan, Jiannian Yao, Zhenhe Tong, Science Press, 2009, Beijing.(in Chinese).
4.Jiannian Yao, “Photochromic materials based o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s” Chapter 17 in “Fundamentals of photochemistry and photonic material science” Edited by Meigong Fan, Science Press, 2001, Beijing. (in Chinese).
5.“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method” Translated by Zhen Chen Jiannian Yao,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5, Beijing. (in Chinese).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姚建年、樊美公、付红兵、叶成、沈玉全;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姚建年、赵永生、付红兵、马颖、翟天佑;低维光功能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物化性能;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赵永生、姚建年、闫永丽、张闯;纳米光子学测试新技术在光功能材料研究中的应用;2013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4.201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5.姚建年、赵永生、付红兵、钟羽武等;有机纳米光子学研究集体;2016年、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