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刘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晴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馨缘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兴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昆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圣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利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梦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满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陶占良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史晓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雒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庆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翟华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马泽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崔冰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雷炳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魏子栋

男, 重庆大学

专业领域

电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0.09-1984.07 西北轻工业学院(现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本科学习
1984.09-1987.06 西北轻工业学院 硕士研究生
1987.06-1991.01 西北轻工业学院 助教、讲师
1991.01-1994.04 天津大学 博士研究生
1994.04-1995.12 山东工业大学(合并到山东大学)讲师
1995.12-1997.07 山东工业大学讲师 副教授
1997.07- 2000.12 重庆大学 副教授
2001.1-至今 重庆大学 教授
2001.05-2001.11 日本北海道大学 JJCA研究员
2002.10-2003.0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TCT学者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针对新能源电解水制氢以及氢氧燃料电池“电能-化学能”高效转化中的核心科学问题和技术关键,被提名人长期从事该领域气体多孔电极过程及其电化学催化机理研究。作为研究团队负责人,主持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2项,国家“863”高技术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他引10000多次,申请发明专利37项,获授权26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一、二、三等奖各1次。在高效催化分解水制氢、抗溺水气体多孔电极、非贵金属催化剂和气体多孔电极过程动力学方面形成研究特色,提出并开发出“有序化抗溺水气体多孔电极”、“空间限制诱导平面氮掺杂碳催化剂”、 “空间限域效应合成自支撑单原子层催化剂”、“盐重结晶固形法宏量制备纳米催化剂”、“金属/氧化物界面烟囱效应” 和“中心原子异化效应”等理论和先进技术。先后获得过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唐立新教育基金优秀科研一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对化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贡献包括:(1)建立了表征气体多孔电极微时空尺度内物质传递与电化学反应及耦合规律的数学模型,发现催化层有效通道数与组成之间的非平衡耗散结构特征(该成果于2006年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发明有序化抗溺水气体多孔电极,使燃料电池输出功率从水淹时的0.6W/cm2提升到1.2 W/cm2,(该成果入选中国化学会“高速发展的中国化学1982-2012”电化学领域代表性成果);(3)提出并从理论上确定“碳表面M元素对Pt的锚定效应”理论,发明了以巯基稳定Pt/CNTs催化剂的方法;(4)在国际上首次通过"NG分子结构—NG电导率—ORR催化活性"的关联,利用层状材料(LM)的层间限域效应和盐重结晶固形法宏量可控制备高活性位和特定形貌的纳米催化剂,以该材料为正极催化剂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输出功率达600mW/cm2,为当时世界领先水平,为高效经济宏量制备纳米碳氮催化剂提供了崭新途径(该成果于2017年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5)在担任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期间,创建了“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在2018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中,重庆大学的“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分别进入世界201-300名和101-150名,并且“化学学科”成为全球化学科研机构ESI排名前0.28%学科。
积极参与投身到中国化学会的各项工作中,是中国化学会理事,作为会议主席,负责承办了化学会“第十六届全国电化学会议”(1400人,2011年10月,重庆),“第十九届全国催化大会” (3500人,2019年10月,重庆),作为33届中国化学年会33分会的召集人,负责2010年5月珠海化学会年会“基础电化学与电催化”分会的工作;参与撰写了“电化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针对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和膜电极提出了重点发展方向建议和战略布局建议;积极参加了“电化学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电化学能源关键科学问题”等研讨会,提出多孔电极/电解质中的非连续、非线性界面是导致表面产生超激化现象和导致多孔电极催化效率差异化的根源。

代表性成果

1.Jinxia Jiang, Wei Ding*, Wei Li, Zidong Wei*, Freestanding Single-Atom-Layer Pd-Based catalysts: Oriented Splitting of Energy Bands for Unique Stability and Activity, Chem, 2019, DOI: 10.1016/j.chempr.2019.11.003;
2.Jia Li, Siguo Chen*, Na Yang, Mingming Deng, Shumaila Ibraheem, Jianghai Deng, Jing Li, Li Li*, Zidong Wei*, Ultrahigh-loading Zn Single-atom Catalyst for Highly Efficient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both Acidic and Alkaline Media,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7035-7039.
3.Tayyaba Najam, Syed Shoaib Ahmad Shah, Wei Ding*, Jinxia Jiang, Jia Li, Yao Wang, Li Li, Zidong Wei*, An Efficient Anti‐poisoning catalyst against SOx, NOx and POx: P, N doped Carbon for Oxygen Reduction in Acidic Media,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46), 15101-15106.
4.Qingmei Wang, Siguo Chen,* Feng Shi, Ke Chen, Yao Nie, Yao Wang, Rui Wu, Jia Li, Yun Zhang, Wei Ding, Yang Li, Li Li,* and Zidong Wei*,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Solid Pt Nanoparticles to a Hollow PtFe Alloy with a Pt-Skin Surface via Space-Confined Pyrolysis and the Nanoscale Kirkendall Effect. Adv. Mater. 2016, 28, 10673–10678.
5.Wen-Jie Jiang, Lin Gu, Li Li, Yun Zhang, Xing Zhang, Lin-Juan Zhang, Jian-Qiang Wang, Jin-Song Hu*, Zidong Wei*, and Li-Jun Wan*, Understanding the High Activity of Fe–N–C Electrocatalysts in Oxygen Reduction: Fe/Fe3C Nanoparticles Boost the Activity of Fe–Nx, J. Am. Chem. Soc., 2016, 138 (10), 3570–3578.
6.Guangping Wu, Jun Wang, Wei Ding,* Yao Nie, Li Li,* Xueqiang Qi, Siguo Chen, and Zidong Wei*, A Strategy to Promote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Spinels for Oxygen Reduction by Structure Reversal,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4), 1340-1344.
7.Wei Ding, Li Li, Kun Xiong, Yao Wang, Wei Li, Yao Nie, Siguo Chen, Xueqiang Qi, Zidong Wei*, Shape Fixing via Salt Recrystallization: A Morphology-Controlled Approach to Convert Nano-structured Polymer to Carbon Nanomaterial as a High Active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J. Am. Chem. Soc., 2015, 137 (16), 5414–5420.
8.Yao Nie, Li Li* and Zidong Wei*, Recent advancements in Pt and Pt-free 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Chem Soc Rev, 2015, 44 (8), 2168 -2201.
9.Wei Ding, Zidong Wei,* Siguo Chen, Xueqiang Qi, Tao Yang, Jinsong Hu, Dong Wang, Li-Jun Wan,* Shahnaz Fatima Alvi, and Li Li, Space-Confinement-Induced Synthesis of Pyridinic- and Pyrrolic-Nitrogen-Doped Graphene for the Catalysis of Oxygen Redu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45), 11755-11759.
10.Siguo Chen, Zidong Wei*, XueQiang Qi, Lichun Dong, Yu-Guo Guo, Li-Jun Wan,*, Zhigang Shao, and Li Li,Nanostructured Polyaniline-Decorated Pt/C@PANI Core−Shell Catalyst with Enhanced Durability and Activity,J. Am. Chem. Soc. 2012, 134, 13252-13255.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魏子栋,李莉,陈四国,丁炜,聂瑶,气体多孔电极传质与催化效率提升研究,2017年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2.魏子栋,通过载体提高催化剂活性,2017年中国电化学会优秀论文CRAMY特等奖。
3.孙世刚,陈胜利,魏子栋,电催化,2015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4.魏子栋,2011年唐立新教育基金优秀科研一等奖。
5.魏子栋,200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