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谢作伟

男, 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有机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9.9-1983.7杭州大学, 学士学位
1983.9-1986.7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硕士学位
1986.9-1990.6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博士学位 (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联合培养)
1990.7-1991.1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1.12-1995.7 南加州大学(美国) 博士后
1995.8-1998.7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助理教授
1998.8-2002.7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副教授
2002.8-2006.7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教授
2006.8-2012.12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讲座教授
2013.1-今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卓敏化学讲座教授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谢作伟院士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在硼化学特别是碳硼烷、超级碳硼烷、金属碳硼烷、非经典金属—碳或硼键等领域取得了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系统性创新成果,推动了硼化学的发展。他的核心工作包括:(1) 系统地建立了过渡金属催化的选择性硼氢官能团化的新方法;(2) 首次制备并表征了目前最大的14顶点碳硼烷,为研究超级碳硼烷化学奠定了基础;(3) 首次合成和鉴定了网型碳硼烷,系统地研究了其化学性质,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4) 率先研究非经典金属—碳或硼键化学,系统阐述了其特征及在构建笼碳—碳或硼原子键中的应用;(5) 发展了一系列新颖的碳硼烷—环戊二烯多变配体,将经典茂金属化学和金属碳硼烷化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谢作伟院士自1995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以来, 每年都给本科生及研究生上课, 从无间断。己培养博士及博士后50多人, 其中近20人在高校及研究所任教。带领并参与2012年的学制改革, 化学新课程的设计及新教师的培训。
积极参加并参与组织中国化学会的会议, 是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的委员。

代表性成果

(1)Zaozao Qiu, Shikuo Ren, and Zuowei Xie*, “Transition Metal-Carboryne Complexes: Synthesis, Bonding, and Reactivity,” Acc. Chem. Res. 44 (2011), 299-309.
(2)Yangjian Quan and Zuowei Xie*, “Iridium 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Cage Boron Alkenylation of o-Carboranes via Direct Cage B–H Activation,” J. Am. Chem. Soc. 136 (2014), 15513-15516.
(3)Zaozao Qiu and Zuowei Xie,* “Nickel-Mediated Three-Component Cycloaddition Reaction of Carboryne, Alkenes, and Alkynes,” J. Am. Chem. Soc. 131 (2009), 2084-2085.
(4)Sunewang R. Wang, Zaozao Qiu and Zuowei Xie*, “Regioselective Insertion of Carborynes into Ethereal C–H Bond: Facile Synthesis of α-Carboranylated Ethers,” J. Am. Chem. Soc. 133 (2011), 5760-5763.
(5)Hao Shen and Zuowei Xie,* “Atom-Economical Synthesis of N-Heterocycles via Cascade Inter-/Intra-molecular C−N Bond Forming Reactions Catalyzed by Ti-Amides,” J. Am. Chem. Soc. 132 (2010), 11473-11480.
(6)Hao Shen, Hoi-Shan Chan, and Zuowei Xie,* “Reaction of [{σ:η5-(C9H6)C2B9H10}Zr- (NMe2)(DME)] with Guanidines: Metallacarborane-Mediated C-N Bond Cleavage and 1,5-Sigmatropic Rearrangement,” J. Am. Chem. Soc. 129 (2007), 12934-12935.
(7)Zuowei Xie*, “Cyclopentadienyl-Carboranyl Hybrid Compounds: A New Class of Versatile Ligands for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Acc. Chem. Res. 36 (2003), 1-9.
(8)Jian Zhang and Zuowei Xie*,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13- and 14-Vertex Carboranes”, Acc. Chem. Res. 47 (2014), 1623-1633.
(9)Liang Deng, Hoi-Shan Chan, and Zuowei Xie*, “Synthesis, Reactivity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14-Vertex Carborane.” Angew. Chem. Int. Ed. 44 (2005), 2128-2131.
(10)Yangjian Quan and Zuowei Xie*, “Palladium-Catalyzed Regioselective Diarylation of o-Carboranes By Direct Cage B-H Activation,” Angew. Chem. Int. Ed. 55 (2016), 1295-1298.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谢作伟; 香港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 2003年
谢作伟; 碳硼烷及其金属碳硼烷的合成、结构和反应;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8年
谢作伟; 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 2010年
钱长涛, 叶长青, 邓道利, 谢作伟, 朱敦明;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能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7年
钱长涛, 叶长青, 邓道利, 谢作伟, 朱敦明;镧系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性能的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