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郑双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加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郝静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迎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海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汪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亚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蔡信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俊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晓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宋丹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江毅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武宇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蔡建南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耀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文珂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林璋

女, 中南大学

专业领域

重金属污染控制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89.09-1993.07,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
1993.09-1996.07,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硕士
1996.09-1999.07,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化学专业,博士
1999.08-2001.10,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后
2002.04-2004.02,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劳伦斯-柏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
2004.02-2005.01,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5.01-2015.03,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部主任
2015.03-2020.03,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2020.04至今,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南大学“环境+”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工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我国重金属产排量全球第一,污染形势极为严峻,当前重金属污染防治已经进入深水区。传统环境化学理论关于重金属以游离或矿物形态存在的认知,无法填补真实环境和污染控制过程中重金属以高活性微纳尺度细颗粒赋存这一认知空白。候选人长期从事纳米科技及重金属污染控制化学研究,致力于利用纳米科学与技术解决污染控制工程中的科学问题。她揭示典型环境细颗粒的超强活性及反常效应,创建了表界面调控细颗粒快速生长深度分离重金属理论,发明了重金属危废细颗粒矿化法资源化治理技术,突破了废液、废渣治理中重金属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重大工程关键技术。发表 SCI 论文436篇,包括通讯/第一作者论文JACS、PNAS、Angew Chem、ES&T近20篇,SCI引用2万余次,h指数77。获授权发明专利 140 余项。原创理论成果在我国特/大型环保、化工、冶炼企业工程化实现技术验证并工程应用,实施工程40多项,覆盖我国2/3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获省部和行业一等奖 4 项, 获光华工程科技奖、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等荣誉称号,为我国重金属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革新做出重要贡献。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1.在环境化学的教育路上持续深耕。连续10年教学土壤环境学课程,长期担任环境科学本科班主任,培养污染控制化学优青/海优等国家人才6人次,支撑和促进两个国家级平台的发展。
2.创建全球首个重金属危废物相信息数据库平台,被生态环境部等300多家单位使用。支撑优化多个省市危废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于21个地级市,50+生态环境部门,400+国内外大型集团/企业。
3.作为中南大学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协同打造重金属污染控制化学科普品牌,中心获批湖南省重金属污染防治科普基地,也是全国唯一重金属污染防治生态科普基地。
4.任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委员,为促进女化学工作者的共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约多次线上线下推文(如科萤书院、湖南女报等),就女化学工作者成长提供经验分享。
5.先后担任Environ. Sci.: Nano (RSC)、Clean Mat (Wiley)、EEH (Elsevier)多个期刊副主编,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发起全国固废污染控制化学会、承办全国纳米环境会议、全国环境院所长论坛等,多次在国际会议报告研究成果,引领并推动了全球

代表性成果

1.论文:
1) Jing Zhang, Zhang Lin, Youzhao Lan, Guoqiang Ren, Dagui Chen, Feng Huang, Maochun Hong. A multistep oriented attachment kinetics: Coarsening of ZnS nanoparticle in concentrated NaO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6, 128(39), 12981-12987
2) Weizhen Liu, Feng Huang, Yiqun Liao, Jing Zhang, Guoqiang Ren, Zangyong Zhuang, Jinsheng Zhen, Zhang Lin, Chen Wang. Treatment of Cr-VI-containing Mg(OH)2 nanowaste.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8, 47(30), 5619-5622
3) Zanyong Zhuang, Feng Huang, Zhang Lin, Hengzhong Zhang. Aggregation-induced fast crystal growth of SnO2 nanocryst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2, 134, 16228-16234
4) Bin Han, Xinwen Ou, Ziqi Deng, Yao Song, Chen Tian, Hong Deng, Yi-Jun Xu, Zhang Lin. Ni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nolayers for Photoreduction of Diluted CO2: Metal Nodes-Dependent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57, 16811-16815
5) Han Song, Xinwen Ou, Bin Han, Haoyu Deng, Wenchao Zhang, Chen Tian, Chunfang Cai,
Anhuai Lu, Zhang Lin,* and Liyuan Chai.An Overlooked Natural Hydrogen Evolution Pathway: Ni2+ Boosting H2O Reduction by Fe(OH)2 Oxidation during Low-temperature Serpentinization.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60 (2021) 24054-24058
6) Chen Tian, Jiaxin Lv, Wenchao Zhang, Han Wang, Jin Chao, Liyuan Chai, Zhang Lin*.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of Microplastics at the Liquid Interface of Ice Crystals in Frozen Aqueous Solutions[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2, 10.1002/anie.202206947.
7) Yan Shi, Kejing Zhang, Jianxin Chen, Bingtian Zhang, Xun Guan, Xin Wang, Tong Zhang, Han Song, Long Zou, Xiangfeng Duan, Haichun Gao, Zhang Lin. Long‐Term Autotrophic Growth and Solar‐To‐Chemical Conversion in 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through Light‐Driven Electron Transfer.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8) Weizhen Liu, Jiayi Zheng, Xinwen Ou, Xueming Liu, Yao Song, Chen Tian, Wencong Rong, Zhenqing Shi, Zhi Dang, Zhang Lin. Effective Extraction of Cr(VI) from Hazardous Gypsum Sludge via Controlling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Chromium Speci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52, 13336-13342
9) Zhang Lin, Benjamin Gilbert, Quanlin Liu, Guoqiang Ren, Feng Huang. A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nanophase mate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6, 128(18), 6126-6131
10) Chen Tian, Jian Zhao, Xinwen Ou, Jieting Wan, Yuepeng Cai, Zhang Lin, Zhi Dang, Baoshan Xing. Enhanced Adsorption of p-Arsanilic Acid from Water by Amine-Modified UiO-67 as Examined Using Extended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 52, (6), 3466-3475

2. 专利:
1)林璋,梁彦杰,高会芹,李音,颜旭,刘学明,肖睿洋;一种零价铁协同飞灰水热处理生活污泥的方法;2022年,202210019648.8;2022年,ZL 202210019648.8
2)林璋,吴佳蕙,梁彦杰,颜旭,刘学明,严圣军,柯勇,黄秋云;一种等离子体熔融烟灰洗脱废水中多金属的分离方法;2022年,202210019219.0;2022年,ZL 202210019219.0
3)林璋,林乐,梁彦杰,刘学明,柯勇,颜旭,田晨,刘章斌;一种工业固体废物中重金属赋存关键矿相的分析判定方法[P];2021年,202110952760.2;2021年,ZL202110952760.2
4)林璋,刘炜珍,李莉,柯勇,梁彦杰,李捷,颜旭;一种基于矿相重构的从含铍污泥中分离铍的方法;2021年,202111113231x;2022年,ZL202111113231x
5)林璋,莫晓峰,田晨,刘学明,梁彦杰,颜旭,柯勇;矿物相和重金属元素微观结合作用的判断方法;2021年,202110966627.2;2021年,ZL202110966627.2
6)林璋,刘炜珍,刘学明,容文聪;Detoxification treatment method for extracting and recovering chromium from waste residues containing Cr(VI);2017年,PCT/CN2017/088154;2018年,WO/2018/001090
7)林璋,刘炜珍,黄丰,廖逸群,庄赞勇;含六价铬废渣的铬分离回收法;2006年,200610135382.4;2012年,ZL200610135382.4
8)林璋,刘学明,刘炜珍,邓洪,胡建宏,林佳玮;一种氯化焙烧联合水热矿化处理铬渣的方法;2018年,201810087145.8;2019年, ZL201810087145.8
9)林璋,刘炜珍,翁长周,邓洪,刘学明,吉绪新,黎维;一种以合成铁酸盐晶体形式提取电镀污泥中金属的方法;2018年,201811227248.6;2021年, ZL201811227248.6

3. 著作:
林 璋,吴智诚,庄赞勇;《纳米材料生长动力学及其环境应用》;科学出版社;2014年;中国

4. 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
1) Zhang Lin; Enhanced removal of emerging benzenearsenic acid pollutants via organic-inorganic synergism: structural design and mechanism Study, 2018年, 15th ISPTS, Muttenz, Switzerland.
2) Zhang Lin; Recycling of heavy metal from nano-sludge via crystal growth manipulation, 2017年, the 3rd NANOMXCN, Cancun, Mexico.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 光华工程科技奖--林璋;重金属危废关键物相识别与调控利用技术;2024;中国工程院
2.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林璋,刘炜珍,党志,田晨,张静,冯美玲,邓洪,韩彬,黄小荥,欧新文;基于纳米晶生长调控的水/固介质重金属分离与富集原理;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林璋; 王瑞虎; 吴智诚; 洪杨平; 李新雄; 李超然;面向工业废水重金属处理的环境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19;福建省人民政府
4. 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林璋; 颜旭; 蒋国民; 刘学明; 李音; 梁彦杰; 王庆伟; 刘炜珍; 柴喜林; 柯勇; 田晨; 史美清;重金属危废资源化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2022;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5.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林璋; 颜旭; 刘学明; 梁彦杰; 柯勇; 田晨;重金属危废矿相重构法资源化处置新技术;2020;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6. 巴塞尔公约亚太分会特殊贡献奖--林璋;危废污染防控特殊贡献奖;2021;巴塞尔公约亚太分会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