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士

欢迎 徐国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牟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永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苗康康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丛博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段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何小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小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海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学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梅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剑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岚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馨元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康贵达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于冠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星瑶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晓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支志明

男, 香港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院士

专业领域

化学

学习/工作经历

1975.9-1978.6, 香港大学,学士,化学
1978.9-1982.7,香港大学,博士,化学
1980.1-1983.7,美国,加州理工,研究助理
1983.8-1990.8,香港大学,讲师
1990.9-1992.10,香港大学,教授
1992.11-至今,香港大学,讲座教授
2001-至今,香港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新材料联合实验室主任
2011-至今,香港大学,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6.4-至今,香港大学,周光召基金教授(自然科学)

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简述

长期致力于配位金属有机或化学生物学基础研究,在无机和有机金属合成,高价金属多重键配合物,发光无机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光诱导电子和原子转移反应,廉价金属铁、锰催化的不对称烯烃环氧化、双羟化反应和碳氢键官能化反应,生物无机化学/无机药物化学,磷光发光材料,激发态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均取得卓著成果。截至2019年底,已培养博士生近200名,在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0余篇,包括J. Am. Chem. Soc.(60篇)、Angew. Chem. Int. Ed. (62篇)、Chem. Commun. (144),Chem. Eur. J. (67篇), Dalton Trans. (115篇), Inorg. Chem. (80篇), Organometallics (22篇), Org. Lett. (33篇), Chem. Sci. (37篇), Adv. Mater. (13篇)等,他引超过51800余次,H-index为116,是世界上论文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之一。

化学公益贡献简述

支志明院士在整个化学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引用2013年在获取英国皇家学会Centenary Prize时的评价:"支志明教授在无机光物理和金属药物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支志明教授开创了关于d8和d10金属复合物的化学,研究其激发态化学、金属-金属相互作用,发现金属复合物三重态可作为功能强大的单电子氧化/还原试剂,并将其应用于发热电子转移、原子转移反应、内层金属基体的结合反应、C-X健活化等方面;是世界上设计和发现多种功能性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激发态动力学研究先驱者,开创了将具有长寿命、高能激发态的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用于光催化C-H键官能化和原子/官能团转移反应、传感器、照明设备等领域;通过发展溶液中具有长寿命三重激发态的高磷光d8和d10金属配合物,极大拓展了光化学的研究领域。发展了具有反应活性的金属-配体多重键复合物,首次合成了M=O,M=NTs,金属双卡宾等化合物,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反应性质研究;发展了多种能应用于有机合成的高选择性的、金属卟啉催化的O原子、N原子和卡宾转移的反应,实现了对饱和烃类一级C-H键高选择性官能团化和对二级C-H键高对映选择性官能团化;发展了廉价金属铁催化的以烷基叠氮为氮源的饱和C-H键的胺化反应,首次实现了铁催化不对称胺化反应,在有机合成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结合配位化学、蛋白组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了金、铂、钌、铁类抗癌金属药物,研究他们的抗癌机制,在发展无机药物方面做出了原创性的重要贡献。
支志明院士非常关注中国内地化学学科的发展,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同中国内地的化学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与互动。1999年,联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沪港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2001年,同中国科学院联合成立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新材料联合实验室;2011年,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香港大学建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自2011年开始,支志明院士组织了“香港-上海-Munster”三方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并在三个地方轮流举办年度会议,迄今已举办了9届。2017年12月,支志明院士应邀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并做了题为“Oxidative C=C and C–H Bond Functionalization”的专题报告;2018年4月,支志明院士应邀参加了在太原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会议,并做了题为“磷光金属配合物:激发态的动力学和应用”的大会报告。

代表性成果

1.论文:作者(按原排序),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年),起止页码;
a) Chan, Kaai-Tung; Lam, Tsz-Lung; Yu, Daohong; Du, Lili; Phillips, David Lee; Kwong, Chun-Lam; Tong, Glenna So Ming; Cheng, Gang; Che, Chi-Ming. “Strongly Luminescent Tungsten Emitters with Emission Quantum Yields of up to 84 %: TADF and High-Efficiency Molecular Tungsten OLEDs”,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14896-14900.
b) Wan, Qingyun; Xia, Jiuxu; Lu, Wei; Yang, Jun; Che, Chi-Ming. “Kinetically Controlled Self-Assembly of Phosphorescent AuIII Aggregates and Ligand-to-Metal-Metal Charge Transfer Excited State: A Combined Spectroscopic and DFT/TDDFT Study”. J. Am. Chem. Soc. 2019, 141, 11572-11582.
c) Hu, Di; Yang, Chen; Lok, Chun-Nam; Xing, Fangrong; Lee, Pui-Yan; Fung, Yi Man Eva; Jiang, Haibo; Che, Chi-Ming, “An Antitumor Bis(N-Heterocyclic Carbene)Platinum(II) Complex That Engages Asparagine Synthetase as an Anticancer Target”, 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10914-10918.
d) Li, Kai; Wan, Qingyun; Yang, Chen; Chang, Xiao-Yong; Low, Kam-Hung; Che, Chi-Ming, Air-Stable Blue Phosphorescent Tetradentate Platinum(II) Complexes as Strong Photo-Reductant,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4129-14133.
e) Shing, Ka-Pan; Liu, Yungen; Cao, Bei; Chang, Xiao-Yong; You, Tingjie; Che, Chi-Ming, “N-Heterocyclic Carbene Iron(III) Porphyrin-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sp3)-H Amination of Alkyl Azides”,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1947-11951.
f) Zang, Chao; Liu, Yungen; Xu, Zhen-Jiang; Tse, Chun-Wai; Guan, Xiangguo; Wei, Jinhu; Huang, Jie-Sheng; Che, Chi-Ming,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Iron-Catalyzed cis-Dihydroxylation of Alkene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Oxidant via an FeIII-OOH Reactive Intermediate”,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0253-10257.
2.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作者(按原排序),报告题目,报告年份,会议名称、地点。
a) Che, Chi-Ming, “The unique phosphorescent square planar metal complexes from photocatalysis, materials science applications to medicines”, July 20–25, 2008, 3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ordination Chemistry (ICCC38), Jerusalem, Israel.
b) Che, Chi-Ming, “Atom and Group Transfer Catalysis with Reactive Metal-Ligand Multiple Bonded Complexes”, December 14–18, 2008, Inorganic Chemistry Conference IC08,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c) Che, Chi-Ming, “Recent Advances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of Ruthenium and Iron Complexes”, December 4–9, 2016, 8th Asian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 Conference (AsBIC 8), Auckland, New Zealand.
d) Che, Chi-Ming, “Towards Sustainable Catalysis. Iron Catalysis and Photochemical C–H Functionalization”, July 23–28, 2017, Ryoji Noyori Award Lecture at RACI Centenary Congress 2017, Melbourne, Australia,
e) Che, Chi-Ming, “Gold Complexes for Materials Applications and Anti-Cancer Medicines”, July 15–18, 2018, Gold 2018, Paris, France.

代表性奖励荣誉情况

1995,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3,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3,Centenary Prize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16,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

*以上信息由会士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