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何宏艳

女,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7-2001 安徽师范大学 本科
2003-2006 北京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
2008-201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博士研究生
2015-2016 美国怀俄明大学 访问学者
2006-至今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研实员/助研/副研/研究员

研究领域和兴趣

离子液体的界基于离子液体的界面化工热力学、离子液体基功能材料智能设计及绿色化工过程

主要业绩

离子液体作为一类绿色介质,在现代化工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然而,由于离子液体体系中特殊氢键网络和跨尺度纳微界面效应的存在,传统的热力学模型和传递规律难以准确描述其复杂行为,给工程实践中的性能预测、规模放大及系统调控带来了挑战。为解决上述科学难题,提出了从机理认识 → 功能设计 → 过程强化的系统研究框架,并取得以下三方面的研究成果:1)建立了耦合谱学与多尺度模拟的离子液体解析方法,揭示了“特殊氢键 → 准液体”的科学内涵,加深了对离子液体微观结构与性质的理解;2)阐明了离子液体固液纳微界面调控的流动-扩散耦合机制,开发了离子液体结构-功能解析与设计软件,为设计功能化离子液体提供理论和工具支持;3)提出了基于离子液体固液纳微界面强化的扩散-吸附-活化协同新策略,建立了CO₂高效分离转化的绿色介质新体系,支撑了离子液体在碳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工程化突破。
迄今在Science Adv.、Nature Commun.、PNAS、JACS、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IChE J.、Chem. Eng. 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持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北京市和企业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结题优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获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等奖励荣誉。担任ChemComm、J. Chem. Eng. Data两刊的Advisory Board Member,Green Energy Environ.执行编辑及The Innovation、《物理化学学报》和《化学进展》期刊青年编委;任离子液体清洁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离子液体专委会副秘书长及大数据与智能设计专委会副秘书长等。


代表成果

1. K. Li, Y. L. Wang*, C.L. Wang, F. Huo, S. J. Zhang*, H. Y. He*, Fluorine Domains Induced Ultrahigh Nitrogen Solubility in Ionic Liquids, J. Am. Chem. Soc., 2024, 146(37), 25569-25577.
2. J. Liu, Y. L. Wang, B. Gao, K. Zhang, H. Li*, J. Ren, F. Huo, B. F. Zhao, L. H. Zhang, S. J. Zhang*, H. Y. He*, Ionic Liquid Gating Induces Anomalous Permeation through Membrane Channel Proteins, J. Am. Chem. Soc., 2024, 146 (19), 13588-13597.
3. Y. X. Han, Y. L. Wang*, M. Wang, H. Dong, Y. Nie, S. J. Zhang*, H. Y. He*, Nanofluid-guided Janus membrane for high-efficiency electricity generation from water evaporation, Adv. Mater., 2024, 36, 2312209.
4. X. L. Li, Y. L. Wang, J. F. Lu, P. Li, Z. D. Huang, G. J. Liang, H. Y. He*, Chunyi Zhi*. Constructing static two-electron lithium-bromide battery, Science Adv., 2024, 10(24), eadl0587.
5. Y. M. Lu, Y. L. Wang, F. Huo, W. Chen, M. Ma*, W. L. Ding, H. Y. He*, S. J. Zhang*, Ultralow Friction and High Robustness of Monolayer Ionic Liquids, ACS Nano, 2022, 16, 16471-16480.
6. J. Y. Tang, Y. Y. Zhao, M. Wang, D. Y. Wang, X. Yang, R. R. Hao, M. Z. Wang, Y. L. Wang, H. Y. He*, J. H. Xin, S. Zheng*, Circadian humidity fluctuation induced capillary flow for sustainable mobile energy, Nature Commun., 2022, 13, 1291.
7. G. Y. Liu, Q. Wang, D. X. Yan, Y. Q. Zhang, C. L. Wang, S. J. Liang, L. L. Jiang*, H. Y. He* , Insights into the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phenolic lignin model compounds in a protic ionic liquid–water system, Green Chem., 2021, 23, 1665-1677.
8. M. Wang, Y. L. Wang, T. Zhang, Y. Xia, H. Y. He*, Anion-based regulating mechanism of structural and diffusive property of ionic liquids, AIChE J., 2023, 69(12), e18222.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