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李翠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文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吕建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肖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金心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时应章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得鑫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星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Jamal Afzal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成双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轶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浩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徐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于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雁南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雷以柱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大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聂云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成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0.09-1984.07, 黑龙江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本科学生
1984.09-1989.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专业, 研究生
1990.01-1990.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0.09-1992.0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博士后
1992.09-1993.1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1993.12-现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研究领域和兴趣
光电功能高分子
主要业绩
长期从事光电功能高分子的合成化学与性能研究,围绕高分子发光材料这一核心主题,做出了具有原创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不仅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新途径(例如:单一高分子白光、掺杂剂/主体材料策略、刚性主体材料/磷光中心一体化、空间电荷转移非共轭热致延迟荧光高分子等)、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而且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引用和普遍公认。
突破高分子白光器件只能采用高分子共混体系实现的经典途径,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通过部分能量转移和电荷限制实现单一高分子发射白光”的学术概念,并在“单一高分子双色白光”和“单一高分子三色白光”两个主题取得重要进展,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验证和普遍公认为实现高分子白光发射的两大途径之一(高分子共混体系和单一高分子体系)。同时,发展出具有电子限制效应和全磷光型单一高分子白光材料,不仅丰富了单一高分子白光材料的学术内涵,而且解决了高分子白光器件因为相分离而导致白光光谱稳定性差的国际难题。
为发挥树枝状分子的溶液加工特性和解决磷光材料应用受制于主体材料的瓶颈问题,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通过树枝状主体材料/磷光中心一体化发展非掺杂磷光材料”的学术思路,报道了第一个具有非掺杂特性的咔唑树枝状分子绿光铱配合物,并且成功应用到红光和蓝光咔唑树枝状分子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为发展具有溶液加工特性的高效树枝状非掺杂磷光材料开辟出新途径。
率先证实了廉价离子型铜(I)配合物可以实现高效的电致发光,其电流效率可达11 cd/A,揭示出作为高效、低成本磷光材料的发展潜力。同时报道了铜(I)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发光电化学池和中性铜(I)配合物磷光材料,为发展廉价的非贵金属磷光材料替代贵金属磷光材料开拓出新途径。
经典红绿蓝三基色高分子发光材料一般为主链型结构,颜色调控来自主链本身电子结构的变化(调控主链带隙),我们发展了具有主客体特征的侧链型高分子发光材料,颜色调控不是来自主链电子结构的变化,而是来自主链(主体材料)向侧链(掺杂剂)的能量转移。关于具有主客体特征的侧链型绿光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工作,被英国皇家化学会主办的Chemical Technology杂志评价为发展高分子全光谱颜色显示的新策略—“掺杂剂/主体材料”策略。不仅可以应用到红绿蓝三基色高分子荧光材料体系,而且成功拓展到三基色侧链型高分子磷光材料体系。
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一类空间电荷转移非共轭高分子荧光材料,即以“非共轭高分子主链”为结构特点和以“空间电荷转移”为发光本质的高分子荧光材料,通过将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以化学键连接到具有空间限制作用的非共轭高分子的侧链,利用电子给体到受体的空间电荷转移实现荧光发射,开拓出具有热致延迟荧光效应和高外量子效率的全新概念蓝光高分子荧光材料体系,并进一步获得了具有高效三基色及白光发射的空间电荷转移非共轭热致延迟荧光高分子荧光材料。
代表成果
Jun Hu, Qiang Li, Xingdong Wang, Shiyang Shao,* Lixiang Wang,* Xiabin Jing, and Fosong Wang, Developing Through-Space Charge Transfer Polymers as a General Approach to Realize Full-Color and White Emission with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58(2019), 10.1002/anie.201902264.
Shiyang Shao, Jun Hu, Xingdong Wang, Lixiang Wang,*, Xiabin Jing, and Fosong Wang, Blu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Polymers with Nonconjugated Backbone and Through-Space Charge Transfer Effec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9(2017), 10.1021/jacs.7b10257.
Shiyang Shao, Junqiao Ding*, Lixiang Wang*, Xiabin Jing, and Fosong Wang, Highly efficient blue electrophosphorescent polymers with fluorinated poly(arylene ether phosphine oxide) as backbo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4(2012), 10.1021/ja305634j.
Shiyang Shao, Junqiao Ding*, Lixiang Wang*, Xiabin Jing, and Fosong Wang, White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all-phosphorescent single polymers on a fluorinated poly(arylene ether phosphine oxide) backbone simultaneously grafted with blue and yellow phosphor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4(2012), 10.1021/ja310158j.
Junqiao Ding, Bin Wang, Zhengyu Yue, Bing Yao, Zhiyuan Xie, Yanxiang Cheng, Lixiang Wang*, Xiabin Jing, and Fosong Wang, Bifunctional green iridium dendrimers with a “self-host” feature for highly efficient nondoped electrophosphorescent devic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48(2009), 10.1002/anie.200902954.
Jun Liu, Quanguo Zhou, Yanxiang Cheng, Yanhou Geng, Lixiang Wang*, Dongge Ma, Xiabin Jing, and Fosong Wang, The first single polymer with simultaneous blue, green, and red emission for white electroluminescence, Advanced Materials, 17(2005), 10.1002/adma.200501850.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