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窦文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弓娜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烨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云帆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锦添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增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柴进松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郭露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佩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承孝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方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亚男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诗晴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鹄志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姚子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夏昌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宋建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亚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侯肖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鲁道荣

女, 合肥工业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
1977.09-目前,在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作(1977-1986任助教;1987-1997任讲师;1998-2001任副教授;2002年破格晋升正教授;2001年起任硕士生导师)
2018.03-2021.01退休返聘(在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给能源化工系本科生上物理化学和电化学工艺学课)
2016.09-目前,担任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教学督导组工作,并担任化学与化工学院本科教学督导组工作
教授课程:本科生----物理化学、应用电化学、电化学工艺学
教授课程:研究生----电化学测试方法、电极过程动力学、电化学应用技术
学习经历:
1974.09-1977.07,合肥工业大学无机化工专业,本科学生;
1977.09-1978.07,合肥工业大学基础部进修班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
1978.09-1980.01,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进修班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1985.09-1986.07,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助教进修班学习(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教育部颁发结业证书);
1992.09-1996.06,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和兴趣

物理化学、电化学工程、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腐蚀与防护、化学电源、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废水处理。

主要业绩

从事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近40年,教学效果优秀。2006年获安徽省教学名师。2007年获安徽省模范教师。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肥市和安徽省教育厅产学研项目及其它科研项目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2000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3)和2003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2008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010年获安徽省优秀学术论文奖(1)。以第一作者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和参编教材两本。
2015年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科技课外作品竞赛获金奖1项。2010-2012年指导学生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金奖2项,银奖1项.
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专家。
目前每年参加国家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评审工作。
并参加国内某些杂志审稿工作。

代表成果

代表性论文:
[1]鲁道荣,王磊.抗坏血酸缓蚀剂对Q235钢的耐蚀性能[J],全国转化膜及表面精饰技术论坛文集,2019年8月:P8-12.
[2]鲁道荣,万锐,赵爽潮等.缓蚀剂在PVC热稳定剂生产废水作为冷却水用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表面技术,2017,46(12):225-232.
[3]鲁道荣,付文杰,詹子明等.钴棒表面Co-Ni合金电镀及耐蚀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16,45(12):154-160.
[4]鲁道荣,桂洪亮,卫平东.LiMn1/3Co1/3Ni1/3-xPdxO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J],电池,2015,45(4):190-193.
[5]鲁道荣,周洋,桂洪亮.热镀锌钢表面复合纳米材料硅烷膜的耐蚀性能[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34(12):166-170.
[6]鲁道荣,刘兴亮,桂洪亮.Ti4+掺杂对Li2FeSiO4/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13,20(4):11-14.
[7]鲁道荣,胡德鹏,刘兴亮.Ni2+掺杂对Li3V2(PO4)3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2,22(11):3144-3150.
[8]鲁道荣,王靓靓.La3+对Zn-Fe合金镀层在硫酸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0,40(7):712-717.
[9]鲁道荣,周贱发,高磊等.Sr4Al14O25∶Eu2+,Dy3+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金属功能材料,2009,16(5):35-37.
[10]鲁道荣,王靓靓.钇对Zn-Fe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9,27(2):267-271.
[11]鲁道荣,李枝贤.甘氨酸络合制备正极材料Li1+xV3O8及其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8)1286-1290.
[12]鲁道荣,李枝贤.锂电池正极材料LiV3O8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影响因素[J],应用化学,2007,24(4):425-428.
[13]鲁道荣,何建波,李学良等.镧对脉冲电镀锌薄膜耐蚀性能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2005,23(S2):54-57.
[14]鲁道荣,何建波,李学良等.添加剂对铜沉积过程的影响[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30(1):19-22.
[15]鲁道荣,李学良,何建波.杂质离子对铜沉积微观结构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35(10):1205-1208.
[16]鲁道荣,何建波,李学良等.高浓度Bi3+离子对Cu电解精炼中阴极过程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0,36(9):966-969.
[17]鲁道荣,李学良,林建新.砷锑铋对阴极铜沉积过程的影响[J],应用化学,1998,15(2):56-59.
[18]鲁道荣,林建新.铋对铜电解精炼中阴极铜沉积的微观结构的影响[J],电化学,1997,3(4):395-400.
[19]牛运峰,鲁道荣.冷轧钢表面硅烷复合膜的制备及耐蚀性能[J],化工学报,2010,S1:72-76.
发明专利:
(1)发明人:鲁道荣,李枝贤。专利名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的制备和掺杂方法。专利申请时间:2007年2月9日。专利授权时间:2009年4月23日。专利号:ZL200710019748.6
(2)发明人:鲁道荣,郑磊,黄长萍,许自成,韩坤明。专利名称:一种降解废水中有机物的纳米光催化剂薄膜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时间:2009年9月23日。专利授权时间:2011年1月12日。专利号:ZL200910145050.8
(3)发明人:鲁道荣,周洋,牛运峰。专利申请时间:2012年4月23日。专利授权时间:2014年12月3日。专利号:ZL201210120750.3
编写教材:
(1)鲁道荣主编《物理化学实验》,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合肥。
(2)杨善中,王华林,吴晓静,鲁道荣编《基础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北京。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