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李震宇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5.09-1999.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本科学生
1999.09-2004.0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研究生
2004.10-2006.09, 美国马里兰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后
2006.10-2007.09,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化学系,博士后
2007.10-2012.0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副教授
2012.06-至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理论与计算化学

主要业绩

李震宇教授的研究领域为理论与计算化学,对分子尺度的机理与物性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迄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SCI引用5900余次,H因子41。受邀在包括Acc. Chem. Res.在内的学术期刊撰写相关综述7篇,在包括ACS Meeting和中国化学会学术年会在内的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40余次。2006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2012年获中国化学会唐敖庆理论化学青年奖,2015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8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一、对石墨烯生长与切割过程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发展多尺度模拟方法,发现实验上在Ir表面观测到的石墨烯非线性生长本质上是由点阵失配导致的生长前沿非均一性决定的,为通过简单的几何因素调控异相外延生长动力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对铜表面石墨烯生长,发现主要供给单元是碳的二聚体而不是碳原子,指出脱氢将伴随着整个石墨烯生长过程,揭示出石墨烯边缘氢饱和产生的边缘稳定机制,为实验上优化生长参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对氧化诱导的石墨烯切割,找到了缺失的中间产物环氧对,从而得到了完整的“拉链”机理。发现金属纳米粒子切割石墨烯的“吃豆人”机理,很好地解释了实验上长期以来令人困惑的切割动力学行为,为控制石墨烯切割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开展了一系列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材料物性计算表征与理论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创造性地引入电子局域化函数的拓扑分析作为电子阴离子的判据,从而精确刻画了电子阴离子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基于电子阴离子化合物,提出利用二维悬浮电子气作为一种理想导电通道的概念,设计了对应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已在最近的实验中被实现。对石墨烯氧化物的XPS、NMR和IR谱进行了理论模拟,通过直接与实验数据对比给出可靠的结构表征,发现对这类复杂的纳米体系不能通过简单地比较能量高低来确定结构。与实验合作,对一些表界面体系的电荷转移态、自旋态等进行了详细的计算表征,为实现对体系电荷传输、催化等性能的量子调控提供了理论指导。

代表成果

1. Yi-Chen Yin, Jing-Tian Yang, Jin-Da Luo, Gong-Xun Lu, Zhongyuan Huang, Jian-Ping Wang, Pai Li, Feng Li, Ye-Chao Wu, Te Tian, Yu-Feng Meng, Hong-Sheng Mo, Yong-Hui Song, Jun-Nan Yang, Li-Zhe Feng, Tao Ma, Wen Wen, Ke Gong, Lin-Jun Wang, Huan-Xin Ju, Yinguo Xiao, Zhenyu Li,* Xinyong Tao,* and Hong-Bin Yao,* A LaCl3-based lithium superionic conductor compatible with lithium metal, Nature, 616 (2023) 77.
2. Yi Fan, Jie Liu, Zhenyu Li,* and Jinlong Yang, Quantum Circuit Matrix Product State Ansatz for Large-Scale Simulations of Molecules, J. Chem. Theory Comput., 19 (2023) 5407.
3. Zongyang Qiu, Pai Li, Zhenyu Li,* and Jinlong Yang, Atomistic Simulations of Graphene Growth: From Kinetics to Mechanisms, Acc. Chem. Res. 51 (2018) 728.
4. Zongyang Qiu, Li Song, Jin Zhao, Zhenyu Li,* and Jinlong Yang, The Nanoparticle Size Effect in Graphene Cutting: A “Pac-Man” Mechanism, Angew. Chem. Int. Ed., 55 (2016) 9918.
5. Songtao Zhao, Zhenyu Li*, and Jinlong Yang,* Obtain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in Free Space without Resorting to Electron Doping: An Electride Based Design, J. Am. Chem. Soc., 136 (2014) 13313.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