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郑双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加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郝静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迎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海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汪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亚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蔡信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俊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晓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宋丹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江毅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武宇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蔡建南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耀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文珂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刘万毅

男,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煤炭清洁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79.08-1983.07,宁夏大学化学系,本科生
1983.08-1985.08,宁夏中宁县鸣沙中学,教师
1985.09-1988.06,内蒙古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导师李锋泽教授
1988.06-1998.06,宁夏大学化学系,从事有机化学理论及实验、环境化学等课程教学,1997年晋升副教授。1989.07-1994.10兼任化学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
1996.08-1997.07,南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访问学者,导师王积涛先生
1998.08-2001.07,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获得有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马永祥先生
2001.08----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从事科研教学工作。200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8-2017.05期间:担任学院院长;2003.08--2013-08兼任省部共建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2016名称为现在名称:煤炭清洁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和兴趣

绿色化学与化工

主要业绩

围绕绿色化学化工领域的科学科技问题和重大需求,他长期从事绿色合成方法学研究、资源综合利用与绿色化学化工、煤基材料制备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及教学。
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973项目子课题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病通过验收或成果鉴定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6项;先后主持完成企业或行业委托研发项目6项并通过验收,成果直接转化应用产生的效益过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16项,其中宁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1、2)、三等奖1项(排名4),获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西部优秀图书著作三等奖(个人)、奖获宁夏优秀硕士生论文指导奖2项、获宁夏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排名分别为1、5)、二等奖2项(排名5)、三等奖5项(排名5);获宁夏第四届青年科技奖(个人),宁夏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个人)、宁夏博士服务专家团优秀成员奖(个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个人),获宁夏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个人),获宁夏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2、1)、三等奖1项(排名2),获宁夏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奖(个人)。
获授权专利10多件,出版独作1部、出版合作著作4部(第二作者),总编出版教材8部。发表科研论文近100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
他将绿色化学合成方法学与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及节能减排有机结合,开发了针对宁夏煤基资源等的系列应用技术,为新型煤化工发展绿色化关键技术提供了系列的方案支撑。先后主要开展了无溶剂的绿色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开发了固相研磨催化法、微波及超声促进的缩合反应、维蒂希合成烯烃反应、还原反应、酯化反应等十多个系列新型绿色合成方法学、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等,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国际性专业期刊如Green Chemistry,Journal of Catalysis,J.Organometa.Chem.,有机化学等,累计他引超过200次。还主要系统研究了太西煤基固体酸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性能、太西煤基碳制备纳米碳化硅及其固体酸(碱)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等系列研究,取得了系列的应用基础性成果;还开展了生物质如糠醛渣等高效转化利用制备生物质碳材料及平台有机化合物的绿色转化方法学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中科院一区期刊2篇(Bioresource Technology )。 先后主讲本科生《有机化学》、《精细有机合成》、《绿色化学》、承担《有机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等课程;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绿色化学与化工》《波普分析》、《有机合成与分析》、《综合化学实验》等课程。指导毕业博士生3名,硕士生90多名,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200余名。指导的博士1人、硕士有3人获得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学位论文,指导的本科生获得国家级挑战杯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自治区实验竞赛奖多项。组织先后申报成功化学、化工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 “水资源利用与化学化工”。

代表成果

[1]. Wu Z Q1, Wang G, Liu W Y*, et al. Synthesis of bis(indolyl)methanes under dry grinding conditions, promoted by a Lewis acid-surfactant-SiO2-combined nanocatalyst[J]. Green Chemistry, 2019, 21(13): 3542-3546.
[2]. Wang G1, Wu Z Q1, Liu W Y*, et al. Exploring the coordination confinement effect of divalent palladium /zero palladium doped polyaniline-networking: As an excellent-performance nanocomposite catalyst for C-C coupling reactions [J].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0, 384:177-188.
[3]. Yue X F1, Wu Z Q1, Wang G, Liu W Y*, et al. High acidity cellulose sulfuric acid from sulfur trioxide: a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he one step synthesis of xanthene and dihydroquinazolinone derivatives[J]. RSC Advances, 2019, 9(49): 28718-28723.
[4]. Wu Z Q1, Liu W Y*, Gang W, et al. Preparation of protonated g-C3N4/β-SiC composites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lizarin red S [J].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ses Universities-Chinese, 2019, 40(10): 2178-2185.)
[5].. Zhan H J, Wu Z Q2, Liu W Y*, et al. Structural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LaCuZn mixed oxides for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J].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18, 36(3): 273-280.
[6]. Wang G, Yuan S, Wu Z Q3, Liu W Y*, et al. Ultra-low-loading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stabilized on nanocry- stalline polyaniline (Pd@ PANI): A efficient, green, and recyclable catalyst for the reduction of nitroarenes[J]. Applied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2019, 33(11): e5159.
[7] Wan-yi Liu, Tong Xie, Yong-min Liang, Wei-min Liu, Yong-xiang Ma, Bromination of Ferrocene Chalcone Derivatives Mediated by ß–cyclodextrin ; J. Organomet. Chem.; 2001,627:93~98
[8]Wan-yi Liu, Qi-hai Xu, Yong-xiang Ma, Yong-min Liang, Ning-li Dong, De-peng Guan, Solvent-free Synthesis of Ferrocenylethene Derivvatives.; J. Organomet. Chem.; 2001, 612:172
[9]Wan-yi Liu, Qi-hai Xu, Yong-min Liang, Yong-xiang Ma, Wei-min Liu, Preparation of Ferrocenyl Mono- and Dienone Derivatives through Aldol Condensation of 1,1’-Diacetylferrocene with Aromatic Aldehydes under Dry State. ; J. Organomet. Chem. ; 2001, 637-639:782~785
[10]中国发明授权专利,复合钙基固体脱硫剂及其生产方法,ZL201010572786.6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