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陈子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仁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衡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严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郦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建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一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文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邬家臻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彭建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会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晓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焰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正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施宇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一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建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贲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天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浙江科技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2018.12-2019.03 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NTU,新加坡) 高级访问学者
2015.09-2016.07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2014.05-- 南昌大学电化学储能平台/研究所 负责人,学科带头人
2012.02-2013.03 伦斯勒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RPI,美国) 博士后
2011.11-- 南昌大学化学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11-2011.10 南昌大学化学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5.07-2006.10 南昌大学化学学院 讲师
2002.09-2005.06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博士生
1995.09-2002.06 河南师范大学 本硕生
研究领域和兴趣
物理化学,电化学,能源化学,储能材料
主要业绩
1999年至今,本人一直从事新型储能材料及器件等基础与研发工作。本人先后主持2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包括4项国家自然基金);主持完成省研究生教改项目等高校教学研究项目3项。本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文章100多篇,其中SCI 一区高水平论文46篇(封面论文2篇,高被引论文2篇),申请专利7项。先后被选为江西省第七届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赣江特聘教授,江西省主要学术带头人(领军人才团队计划)。2010年至今,先后多次主持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学术会议分会学术报告并多次受邀做邀请报告。目前在南昌大学带领的电化学储能材料研究团队包括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及22名硕博士研究生,共计26人。
以项目主持人身份主持的纵向研究项目
1 新型季磷盐电解质盐溶液热力学及其在超级电容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21863006, 2019.1-2022.12, 项目主持人, 在研
2. 基于新型硼系锂盐的锂动力电池电解质溶液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21263016, 2013.1-2016.12, 项目主持人, 已结题
3. 若干二茂铁型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及电化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963007 2010.1-2012.12,项目主持人, 已结题
4. 葫芦[n]脲与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主客体包络物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703023 2008-2010,项目主持人, 已结题。
5. 动力电池新型硼系离子液体电解液的研究与应用,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项目主持人,在研。
6. 磷基离子液体阻燃电解质的制备与应用,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人才团队计划--领军人才项目)
项目主持人,在研。
7. 阻燃型超级电容电解液热力学及离子传输研究,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批准号:20202ACB202004, 项目主持人, 在研
8. 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究(新型电解液专题),
江西省锂电产业重大专项课题,
2011.1-2013.12,项目主持人, 已结题。
9. 新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锂离子传输行为研究,
江西省自然基金
批准号 2011HJQ12008, 2012-2013, 项目主持人, 结题
10. 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及其安全性研究,
江西省工业支撑计划项目
批准号No.2011BBE50022,2011.1-2013.12,项目主持人, 在研.
11. 离子液体的基础电化学研究,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2007GQH2100,2008-2009,项目主持人,已完成。
12. 新型超级电池电解液中离子传输行为研究,
江西省教育厅基金
批准号 GJJ12313, 2012-2013, 项目主持人, 在研
13 离子液体电化学与新型传感器研究,
江西省教育厅基金
批准号GJJ10290 2010-2011,项目主持人,已完成
14 超级电容用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研究与开发 ,
江西省教育厅基金
批准号赣[2007]14 2007-2008, 项目主持人,已完成
15 超级电容电解质相关基础研究与开发,
南昌大学优秀青年科研基金 2006-2009,项目主持人, 已完成.
代表成果
(1)C. Tu, Z. Zhang, A. Shao, X. Qi, C. Zhu, C. Li and Z. Yang*, Surface-seeding secondary growth for CoO@Co9S8 P-N heterojunction hollow nanocube encapsulated into graphene as superior anode toward lithium ion storag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425, 130648.
(2)L. Zhu, Z. Zhang, J. Luo, H. Zhang, Y. Qu and Z. Yang*, Self-Templated Synthesis of Hollow Hierarchical Porous Olive-Like Carbon Toward Universal High-Performance Alkali (Li, Na, K)-ion Storage, Carbon, 2021, 174: 317-324.
(3)C. Tu, Z. Zhang, A. Shao, X. Qi, and Z. Yang*, Constructing a Directional Ion Acceleration Layer at WO3/ZnO Heterointerface to Enhance Li-ion Transfer and Storage, 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2021, 205: 108511.
(4)Z. Zhang, P. Zhu, C. Li, J. Yu, J. Cai and Z. Yang*, Needle-Like Cobalt Phosphide Arrays Grown On Carbon Fiber
Cloth as a Binder-Free Electrode with Enhanced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1, 32(1): 154-157.
(5)Z. Zhang, M. Zhou, J. Yu, J. Cai and Z. Yang*,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Modified Commercial Paper as a Separator with Enhanced Thermal Stability and Electrolyte Affinity for Lithium-Ion Battery, Energy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2021, in press.
(6)D. G. Xiong, Z. Zhang, Y. Huang, J. Yu, J. X. Cai and Z. Y. Yang*, Boosting the Polysulfide Confinement in B/N- Codop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Nanosheets Via Lewis Acid-Base Interaction for Stable Li-S Batteries,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20, 51: 90-100.
(7)C. Li, D. Chen, Z. Yang*, Y. Xu, C. Sun*, Dual-Ion Battery with MoS2 Cathode,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0, 32, 159-166.
(8)A. Shao, Z. Zhang, D. Xiong, J. Yu, J. Cai and Z. Yang*, Facile Synthesis of a “Two-in-One” Sulfur Host Featuring Metallic-Cobalt-Embedded N-Doped Carbon Nanotubes for Efficient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5): 5968-5978.
(9)Z. Zhang, A. H. Shao, D. Xiong, J. Yu, N. Koratkar and Z. Yang*, Efficient Polysulfide Redox Enabled by Lattice- Distorted Ni3Fe Intermetallic Electrocatalyst-Modified Separator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17): 19572-19580.
(10)C. Li, D. Chen, Z. Yang*, H. Wang, Lithium difluorophosphate as an effective additive for improving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silicon anode, Chemelectrochem, 2020,3743-3751.
(11)Z. Zhang, J. Wang, A. H. Shao, Q. Jiang, J. Yu, H. Li, Z. Yang* , Recyclable Cobalt- Molybdenum Bimetallic Carbide Modified Separator Boosts the Polysulfide Adsorption-Catalysis of Lithium Sulfur Battery,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 63(12): 2443-2455.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