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郑素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Rahul Pillai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贾冬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哲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志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冯文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徐海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曹海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徐玉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瑞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贺文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璞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蒋礼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高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宋承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冯赵骞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国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杜洪臣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冯宇

男, 常州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2001.09-2005.07 湘潭大学 化学 学士
2005.09-2010.0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有机化学 博士 导师:范青华研究员
2010.07-2013.0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课题组长:范青华研究员
2013.07-2022.06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课题组长:范青华研究员
2016.10-2018.01 日本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公派访问学者 合作导师:江东林教授
2022.06-2022.09 常州大学 副研究员
2022.09-至今 常州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和兴趣

不对称催化、功能分子的合成、组装及其应用

主要业绩

近年来,申请人在全新树状分子凝胶因子的创制及其功能化拓展、(杂)芳烃的不对称催化氢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工作业绩如下:
一、新型树状分子凝胶因子的创制、理性设计和功能化拓展。申请人突破传统树状分子凝胶的设计理念,发展和创制了一类全新的、不含传统成胶基元(氢键、大pai基团和烷基链)的树状分子凝胶因子:外围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官能化的聚苄醚树状分子,其成胶溶剂广、成胶浓度低,是一类万能的、优异的凝胶因子。详细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关系、成胶机理和独特的触变响应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树状分子的“多键效应”和“协同效应”,通过理性设计,拓展了一系列外围卤素、三氟甲基、氰基、硝基、醛基和甲基等基团修饰的树状分子凝胶因子,系统总结和归纳了不同基团的电子效应和极性对成胶性能的调控和影响。此外,通过在凝胶因子核心或枝上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手性基团、响应基团、光电功能基团或金属配合物,发展和构建了系列具有手性螺旋组装性能,优异发光或传感性能的多响应智能凝胶体系。上述研究不仅丰富树状分子凝胶体系的种类,拓展了其功能化和应用领域,而且我们所发展和提出的树状分子凝胶因子的设计策略对今后超分子凝胶因子的理性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参考价值。应邀在Chem. Commun.和Chem. Asian J.上撰写综述,对此部分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
二、多元含氮芳烃和简单芳烃的不对称催化氢化。过渡金属催化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是获得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最简单高效的方法之一。相比于简单的含氮芳杂环化合物,多元含氮芳香杂环化合物由于其对催化剂的高毒化能力,其高效、高选择性的不对称氢化依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申请人以离子型手性金属二胺配合物为催化剂,采取“邻位大位阻”策略和“底物缓释”策略,成功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底物如二元含氮芳杂环化合物(喹喔啉酮和喹唑啉酮衍生物)、三元含氮芳杂环化合物(2,6-二(2-喹啉基)吡啶衍生物)、四元多氮芳杂环化合物(6,6′-二(2-喹啉基)-2,2′-联吡啶衍生物)的高效、高选择性不对称氢化反应,理性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手性二氢喹唑酮和二氢喹喔酮衍生物、手性多齿含氮配体和手性卡宾配体等手性功能分子,并成功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和功能材料中。此外,还利用单一手性金属二胺催化剂,成功实现了(8-羰基)喹啉衍生物和烯醇内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双氢化反应,构筑了系列手性久洛利定衍生物(优异发光分子骨架)和手性多醇分子。
目前,芳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芳香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具有非常大挑战性,目前仅只有少数几例成功报道。在此,申请人发展了碱或酸促进的“互变异构去芳构化”策略,利用手性二胺金属催化体系和特殊的氟醇溶剂效应,首次成功实现了9-菲酚、萘酚和未保护9-菲胺等芳香化合物的高效、高选择性不对称催化氢化,取得了高达>99%的对映选择性和>20:1的非对映选择性。
迄今,申请人以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在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Org. Lett.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篇,论文被SCI总引用1000余次,H-Index为28。以项目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和面上项目(2项)、中科院人才项目(2项)、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培育项目”、中科院化学所“青年人才项目”等基金10余项,同时以研究骨干身份参与基金委重点项目、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和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多项。201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资助。自2021年9月起担任新锐SCI期刊The Innovation和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青年编委。

代表成果

1. Zhang, S.-X.; Xu, C.; Yi, N.; Li, S.; He, Y.-M.; Feng, Y.*; Fan, Q.-H.* Ruthen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9-Phenanthrols. Angew. Chem. Int. Ed. 61(34): e202205739, (2022). DOI: 10.1002/anie.202205739.
2. Feng, Y.*; Liu, Z.-X.*; Chen, H.; Fan, Q.-H.* Functional supramolecular gels based on poly(benzyl ether) dendrons and dendrimers. Chem. Commun. 58(63): 8736–8753, (2022). DOI: 10.1039/d2cc03040c.
3. Chen, W.; Chen, P.; Zhang, G.; Feng, Y.*; Wang, Y.; Chen, L.* Macrocycle-deriv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Organic Polymer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Chem. Soc. Rev. 50(20): 11684-11714, (2021). DOI: 10.1039/d1cs00545f.
4. Wang, L.-R.; Chang, D.; Feng, Y.*; He, Y.-M.; Deng, G.-J.*; Fan, Q.-H.*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Ruthenium-Catalyzed Cascade Double Reduction Strategy: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Julolidines and Their Analogues. Org. Lett. 22(6): 2251-2255, (2021). DOI: 10.1021/acs.orglett.0c00444.
5. Li, C.; Pan, Y.; Feng, Y.*; He, Y.-M.; Liu, Y.; Fan, Q.-H.* Asymmetric Ruthenium-Catalyzed Hydrogenation of Terpyridine-Type N‑Heteroarenes: Direct Access to Chiral Tridentate Nitrogen Ligands. Org. Lett. 22(16): 6452-6457, (2020). DOI: 10.1021/acs.orglett.0c02268.
6. Feng, Y.; Liu, Z. T.; Liu, J.; He, Y. M.*; Zheng, Q. Y.; Fan, Q. H.* Peripherally Dimethyl Isophthalate-Functionalized Poly(benzyl ether) Dendrons: A New Kind of Unprecedented Highly Efficient Organogelators. J. Am. Chem. Soc. 131 (23): 7950-7951, (2009). DOI: 10.1021/ja901501j.
7. Liu, Z. X.; Sun, Y. H.; Feng, Y.*; Chen, H.; He, Y. M.; Fan, Q. H. Halogen-Bonding for Visual Chloride Ion Sensing: A Case Study Using Supramolecular Poly(aryl ether) Dendritic Organogel System. Chem. Commun. 52(11): 2269-2272, (2016). DOI: 10.1039/c5cc09082b.
8. Feng, Y.*; Chen, H.; Liu, Z. X.; He, Y. M.; Fan, Q. H. A pronounced Halogen Effect on Organogelation Properties of Peripherally Halogen-Functionalized Poly(benzyl ether) Dendrons. Chem. Eur. J. 22(14): 4980-4990, (2016). DOI: 10.1002/chem.201504598.
9. Feng, Y.; Liu, Z. X.; Chen, H.; Yan, Z. C.; He, Y. M.*; Liu, C. Y.; Fan, Q. H.* A systematic study of peripherally multiple aromatic ester-functionalized poly(benzyl ether) dendrons for fabrication of organogels: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and thixotropic property. Chem. Eur. J. 20(23): 7069-7082, (2014). DOI: 10.1002/chem.201400157.
10. 冯宇,冯向青,杜海峰,范青华. 芳香杂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第六章). 分子合成与组装前沿.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22,上海.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