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徐国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牟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永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苗康康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丛博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段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何小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小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海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学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梅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剑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岚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梁馨元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康贵达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于冠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星瑶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晓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谢志翔

男, 兰州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2.09-1996.07,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学生;
1996.09-1999.07,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
1999.09-2002.07,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
2002.07-2004.06,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
2004.07-2010.04,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2010.05-2012.08,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2012.09-2013.03,斯坦福大学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2013.04- 至今,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合成有机化学:研究兴趣为具有抗艾滋病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合成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的仿生合成研究、绿色合成方法学研究和功能有机分子的应用开发。

主要业绩

1、具有抗艾滋病活性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中国卫生部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在2014年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0.4万例,较前年增加14.8%,疫情总体上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的疗效已为世人所瞩目。2011年0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来治疗艾滋病;因此,研究中药的抗艾滋病作用是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
本课题组立足于从中药中发现的具有抗HIV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合成,目前已完成了分离自金丝桃、板蓝根、甘西鼠尾草等中药的十余个分子的合成;主持四项具有抗艾滋病活性天然产物的不对称合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中药活性成分的仿生合成研究
2016年统计表明天然产物对于新药的发现与设计合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已应用的药物中,有49%来源于天然产物或与天然产物有关。因此,天然产物在新药研发事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无法替代的地位。通过仿生合成策略来简洁高效的合成天然产物为生物活性测试与评估提供足够的样品是天然产物合成的重要驱动力。
本课题组立足于中药中具有重要生物活性或微量成分的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为生物活性测试与评估提供样品。目前已仿生合成五十余个天然产物,并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其中在(−)-Spirooliganones A and B的合成中采用无官能团保护的策略进行简洁高效的完成目标分子的合成,其合成策略得到Synfacts的评述。
3、绿色合成方法学研究
出于环保和经济的考虑,化学与化工的发展将来必将是绿色和原子经济性的。通过发展新的绿色或原子经济的合成方法来高效的合成天然产物和有用物质是合成方法学研究的重要驱动力。
本课题组立足于开发绿色和原子经济性合成方法学研究,为合成天然产物和有用物质提供方法。目前已发展多种合成方法,主要集中在生物活性的杂环骨架的合成;比如采用氨基酸酯为原料可一步合成吡咯环化合物,此合成方法得到Synfacts的评述。
独立工作以来共主持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作为课题组长参与一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与973、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创新群体等项目。迄今已在Angew. Chem., Org. Lett.,等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代表成果

1. Chao Du, Liqi Li, Ying Li, Zhixiang Xie*, “Construction of Two Vicinal Quaternary Carbons by Asymmetric Allylic Alkylation: Total Synthesis of Hyperolactone C and (-)-Biyouyanagin A”,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 7853-7856.
2. Wei Wu, Mingxing Xiao, Jiangbing Wang, Ying Li, and Zhixiang Xie*, “Biomimetic Total Synthesis of (-)-Isatisine A”, Org. Lett. 2012, 14, 1624-1627.
3. Lin Wei, Mingxing Xiao, Zhixiang Xie*, “Total Syntheses of (−)-Spirooliganones A and B” Org. Lett. 2014, 16 (10), 2784–2786.
4. Nini Zhou, Tao Xie, Lin Liu, and Zhixiang Xie*, “Cu/Mn Co-oxidized Cycliza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Highly Substituted Pyrrole Derivatives from Amino Acid Esters: A Strategy for the Biomimetic Syntheses of Lycogarubin C and Chromopyrrolic Acid”, J. Org. Chem. 2014, 79 (13), 6061–6068.
5. Yong Wang, Zhongle Li, Liangbo Lv, Zhixiang Xie*. “Synthetic Study of Rubriflordilactone B: Highly Stereoselective Construction of the C-5-epi ABCDE Ring System”, Org. Lett. 2016, 18, 792-795. DOI: 10.1021/acs.orglett.6b00057.
6. Yuhan Zhang, Yonghong Guo, Zhongle Li, and Zhixiang Xie*. “Biomimetic Total Synthesis of Paeoveitol”, Org. Lett. 2016, 18, 4578−4581. DOI: 10.1021/acs.orglett.6b02228.
7. Zhongle Li, Xun Zhang, Zhenjie Yang, Yuhan Zhang, and Zhixiang Xie*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Isorosmanol and Przewalskin A", J. Org. Chem. 2018, 83(1), 437-442. DOI: 10.1021/acs.joc.7b02369.
8. Yonghong Guo, Yuhan Zhang, Mingxing Xiao, and Zhixiang Xie*. “Biomimetic Syntheses of Callistrilones A–E via an Oxidative [3 + 2] Cycloaddition”, Org. Lett. 2018, 20, 2509–2512. DOI: 10.1021/acs.orglett.8b00238.
9. Shuai Ning, Zhenling Liu, Zhichao Wang, Minjian Liao, and Zhixiang Xie*, “Biomimetic Synthesis of Psiguajdianone Guided Discovery of the Meroterpenoids from Psidium guajava”, Org. Lett. 2019, 21, 8700–8704. DOI: 10.1021/acs.orglett.9b03299.
10. 谢志翔,郭跃明;一种制备醋酸阿比特龙的方法;2014年、201410619177.X;2019年、ZL 2014 1 0619177.X。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