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吕嫣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左朋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燕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月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风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马慧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沛元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龚风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天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褚文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章海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薛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溪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牛玉斌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冷建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丽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池超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霍海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浙江大学化学系,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5.09-1989.07,辽宁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本科学生
1989.09-1992.07,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硕士研究生
1992.09-1994.07,沈阳药科大学基础部分析化学教研室,助教
1994.09-1998.04,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博士研究生
1998.11-1999.11,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助理
1999.12-2003.08,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副教授
2003.09-至今,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起)
2006.01-至今,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所长
2012年-至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分析化学,微流控芯片分析研究
主要业绩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博士。自1998年开始从事微流控芯片分析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方向包括微流控高通量试样引入和前处理技术、多相微流控液滴分析和筛选技术研究,微流控毛细管电泳、液相色谱、光谱和质谱分析技术研究,微型化分析系统研制,以及微流控系统在微量生化分析、临床检验、药物筛选、蛋白质组和单细胞分析中的应用。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在微流控分析领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2项,其中22项已获得授权。曾主持承担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科学仪器研制专项和面上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973项目课题和863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2015年,获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国际上首先提出“顺序操作液滴阵列(Sequential Operation Droplet Array, SODA)”的微流控液滴操纵新方法,能自动地完成对超微量(pL-nL)液滴的多步复杂操控,与现有液滴操控方法相比,具有突出的可控性、灵活性和通用性。以此为核心,研制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分析和筛选系统,成功将其应用拓展至单细胞分析和单分子分析、基于酶和细胞的高通量药物筛选、蛋白质结晶条件筛选,以及与高速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的联用和微型化现场分析仪器的研制等领域。上述系统在试样/试剂消耗(较常规方法降低100-100,000倍)、系统通用性、操作灵活性、电泳分离速度和效率等重要指标上已具备一定的国际领先优势。在针对大规模样品的高通量分析筛选领域,试样/试剂消耗方面已超越文献报道的现有系统以及商品化仪器。目前,研究组围绕SODA技术的研究工作已连续发表近20篇系列论文,正在当前的国际微流控研究中形成一个源自中国的微流控技术研究新领域。相关成果对解决微流控分析系统通用化、实用化和普及化中的难点问题具有关键作用,将为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等领域的超微量、高通量分析筛选提供重要的平台,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高通量筛选、新药研发、食品、环境与生物安全监测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此外,所领导的研究组还研制了一系列微型化、便携化分析仪器,包括:手持式双波长紫外光度计,用于微量核酸和蛋白质定量分析;手持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用于毛细管电泳和流式细胞检测;集成化毛细管电泳生化分析仪和掌上高速毛细管电泳分析仪,用于氨基酸、核酸和蛋白质的快速分离;微型化流式细胞仪等,为现场分析与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 POCT)提供有力的工具。
代表成果
论文:
1. Z-Y. Li, M. Huang, X-K. Wang, Y. Zhu, J-S. Li, C. C. L. Wong*, Q. Fang*, Nanoliter-scale oil-air-droplet chip-based single cell proteomic analysis, Anal. Chem., 2018, 90;
2. J-Z. Pan, P. Fang, X-X. Fang, T-T. Hu, J. Fang, Q. Fang*, A low-cost palmtop high-spe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bioanalyzer with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Sci. Rep., 2018, 8;
专利:
1. 方群,娄琦,李紫艺,气体间隔式防液滴蒸发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及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613672.9,申请日:2016,7,29,授权公告日:2018,9,14
2. 方群,祝莹,张云霞,一种具有皮升级精度的自动化微液滴阵列筛选系统的使用方法,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10589055.1,专利申请日:2012,12,31,授权公告日:2015,4,1。国家申请号:PCT/CN2013/086729。美国专利号:US 9804185 B2,授权登记日:2017,10,31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