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陈子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仁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衡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严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郦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建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一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文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邬家臻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彭建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会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晓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焰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正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施宇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一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建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贲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天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延边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5.09-1989.07,延边大学化学系,本科生
1989.09-1992.07,延边大学化学系,硕士生
1992.09-1992.12,延边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讲师
1996.12-1998.03,韩国海洋研究院,研究员
1998.03-2002.07,韩国建国大学化学系,博士生
2002.07-2005.05,韩国海洋研究院,博士后
2005.05-现在,延边大学理学院化学专业,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色谱,样品前处理,微流控,环境,生命分析
主要业绩
李东浩,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延边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延边大学化学学科带头人,延边大学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第一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首批“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省高校创新团队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分析科学学报、Current Analysis on Chemistry、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等编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样品制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日用化学品专业委员会委员。
近五年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仪器专项、自然基金一般项目等。授权了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开发了“微液萃取仪”和“二维碳纤维分离仪”等样品前处理仪器设备,在Gut,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 on a Chip,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共计60余次。
主要从事于微分离技术以及生物功能分子分析相关研究工作。1)碳纳米纤维液相纳(微)萃取;2)微纳尺度物质(外泌体、单细胞等)的场流分离;3)芯片电泳分离;4)中药物质基础及协同作用研究;5)环境检测与污水处理。
代表成果
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系统生物学分析技术的滞后带来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功能分子与机体交互作用机制不清楚等系列问题。基于中药药效物质的复杂性以及整体性分析要求,创建了“碳纳米纤维/液相纳萃取技术”、“二维碳纤维组分分离技术”及“气液微萃取技术”等系列分离技术,实现了对中药全成分药效物质的快速、高通量分析。针对传统中药作用机理研究方法不能体现出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问题,提出了“多室电泳/碳纳米限域分离检测技术”,成功实现了在微环境条件下生物功能蛋白与中药药效物质相互作用的实时监测,为发现和挖掘中药协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策略。针对细胞个体差异研究中欠缺单细胞分离技术而制约精准医学的发展问题,提出了“横向场电场流靶式微分离技术”、“纳米磁颗粒/微颗粒迁移色谱分离”、“介孔材料/离子液体双电极场流分离”以及“碳纳米纤维间距可控尺寸排阻色谱分离”等系列创新技术,实现了微颗粒(含单细胞、外泌体等)微尺度物质的在线分离,为发现、阐明单细胞生物学作用及肿瘤发生、转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