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刘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晴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馨缘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兴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昆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圣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利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梦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满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陶占良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史晓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雒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庆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翟华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马泽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崔冰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雷炳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宋延林

男,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85.09-1989.07, 郑州大学化学系, 本科学生
1989.09-1992.07 , 郑州大学化学系, 硕士研究生
1992.09-1996.07,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1996.07-1998.07, 清华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
1998.07-2002.0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科技处副处长
2002.07-2004.07, 中科院高技术局材料能源与化工处, 处长
2002年至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领域和兴趣

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绿色印刷材料与技术

主要业绩

主要从事光电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绿色印刷技术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或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中科院战略先导研究计划及863重点项目等30余项。已发表SCI 收录论文300余篇,其中封面论文36篇,被他人引用16,000余次,并多次被美国化学会(ACS)、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亚洲材料(Asia Materials)等作为研究亮点报道。主持和参加编写英文专著9部,中文专著2部;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授权发明专利23项。
1. 纳米绿色印刷材料与技术
我国印刷产业年产值超过1.2万亿元,但面临传统感光冲洗工艺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针对印刷产业链中的污染环节,以纳米材料的创新研究为基础,围绕材料表面浸润性调控与墨滴图案化的基本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发展了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技术,提出并发展了包括绿色制版、绿色版基和绿色油墨在内的纳米绿色印刷原理与材料体系,并拓展应用于印刷电路和功能器件,推动印刷产业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主要科学发现如下:
1.1首次提出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原理,揭示了纳米材料构建高反差油水界面的图案化机制。突破传统印刷制版感光成像的技术思路,从微/纳米结构调控界面浸润性出发,系统研究纳米材料精细调控材料表面浸润性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打印纳米材料构建高反差的超亲油图文区与超亲水的非图文区,发展了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制版技术,推动印刷制版技术从感光成像到数字成像的跨越,从源头解决传统制版过程的感光废液排放和资源浪费问题。
1.2系统研究了液滴动态浸润性行为,发现了对墨滴实现多维度精确控制的基本规律。通过深入研究纳米材料对液滴的扩散、融合、聚并和转移等行为控制的基本科学规律,实现了对液滴在不同材料表面浸润/去浸润行为的精确调控,发现了精准控制打印墨滴从零维到三维结构的规律和方法,形成对印刷技术的基本单元 “点、线、面、体” 精准控制的系统研究成果,实现多种尺寸、形貌、结构和性质可控的纳米粒子的浸润性调控及自组装图案化,制备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光电功能器件,大大拓展了印刷技术的发展空间。
1.3形成纳米绿色印刷原理与材料的系统突破。基于对表面浸润性调控与纳米材料制备的基础研究成果,围绕印刷产业链的关键污染环节开展系统的创新研究,形成包括“绿色制版、绿色版基、绿色油墨”的完整绿色印刷原理与材料体系,并与多家企业合作实现了成果转化。该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项目成果先后获得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全国印刷行业科技创新成果评选 “特别突出创新成果”(全国两项)、毕昇印刷技术奖和中华印制大奖等。
2. 聚合物光子晶体超材料
光子晶体材料因其对光子传播的调控性能而被称为"光半导体",其研究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2.1全色光子晶体超材料组装单元的制备技术。合成设计具有独特结构的疏水性核层/亲水性壳层的复合型单分散纳米微球,作为光子晶体超材料的基本组装单元。单分散乳胶粒的表面化学组成及表面形貌的设计,通过调控纳米微球表面羧基之间的氢键和纳米微球软壳层之间的“Paint-on”效应,加强纳米微球的组装作用,实现了光子晶体超材料膜的快速有序组装。
2.2无缺陷光子晶体超材料膜组装制备技术。通过乳胶粒组装体系引入可聚合单体,利用聚合物的弹性变形缓解乳胶粒收缩产生的应力;选用柔性基材,借助柔性基材在组装过程中的适度变形来释放组装过程中的应力,通过多条途径的组合技术获得无裂纹的光子晶体超材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具有低黏附力的疏水基材,可制备得到大面积无裂纹的自支撑光子晶体超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
2.3响应性图案光子晶体超材料膜的制备技术。光子晶体超材料在光学上遵循布拉格衍射定律,通过对光子晶体超材料的空间周期结构(晶格间距d、入射角θ以及材料折光指数n)的调控,可以实现光子晶体超材料禁带位置的位移,结构色彩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智能响应。光子晶体超材料的响应性能包括光、电、磁、热、pH、溶剂、湿度、机械力、气体、离子、有机物、生化物质等以及各种多重响应性能,可以通过观察光子晶体超材料宏观上表现出来的颜色来判断对外界环境的响应性能。
3. 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
信息时代电子器件的持续微型化要求不断开发具有更高存储密度、更快响应速度的材料和器件。从材料的结构功能设计出发,制备了一系列有机功能薄膜作为信息存储介质,实现了自组装有机晶体薄膜上纳米尺度信息点的写入-擦除和再写入,为可擦写的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合成了具有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分子,并实现1.1 nm信息点的写入;信息点间距可达1.0 nm;通过对材料结构的设计和改造,在热稳定的新型螺噁嗪薄膜上实现可擦写的多层高密度光学信息存储和基于二噻吩基烯光开关的高信噪比光学信息存储。相关研究在Adv. Mater. 发表系列论文并出版英文专著,入选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和2001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进展。

代表成果

1. Shuoran Chen, Meng Su, Cong Zhang, Meng Gao, Bin Bao, Qiang Yang, Bin Su, Yanlin Song*, Fabrication of Nanoscale Circuits on Inkjet-Printing Patterned Substrates; Advanced Materials; 26 (2015); 3928-3933;
2. Jieke Jiang, Bin Bao, Mingzhu Li, Jiazhen Sun, Cong Zhang, Yang Li, Fengyu Li, Xi Yao, Yanlin Song*, Fabrication of Transparent Multilayer Circuits by Inkjet Printing; Advanced Materials; 7(2016); 1420-1426;
3. Meng Su, Fengyu Li*, Shuoran Chen, Zhandong Huang, Meng Qin, Wenbo Li, Xingye Zhang, Yanlin Song*, Nanoparticle Based Curve Arrays for Multirecognition Flexibl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 7(2016); 1369-1374;
4. Meng Qin, Yu Huang, Yanan Li, Meng Su, Bingda Chen, Heng Sun, Peiyi Yong, Changqing Ye, Fengyu Li*, Yanlin Song*, Rainbow Structural-Color Chip for Multisaccharide Recognition; Angew. Chem. Int. Ed.; 55(2016), 6911-6914;
5. Zhandong Huang, Meng Su, Qiang Yang, Zheng Li, Shuoran Chen, Yifan Li, Xue Zhou, Fengyu Li, Yanlin Song*, A general patterning approach by manip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two-dimensional liquid foam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2017); 14110;
6. Xiaotian Hu, Zengqi Huang, Xue Zhou, Pengwei Li, Yang Wang, Zhandong Huang, Meng Su, Wanjie Ren, Fengyu Li*, Mingzhu Li, Yiwang Chen, Yanlin Song*, Wearable Large‐Scale Perovskite Solar‐Power Source via Nanocellular Scaffold; Advanced Materials; 29(2017); 1703236;
7. Dan Guo, Chang Li, Yang Wang, Yanan Li, Yanlin Song*, Precise Assembly of Particles for Zigzag or Linear Patterns; Angew. Chem. Int. Ed.; 56(2017), 15348-15352;
8. Zhenkun Gu, Zhandong Huang, Chang Li, Mingzhu Li*, Yanlin Song*, A general printing approach for scalable growth of perovskite single-crystal films; Science Advances; 4(2018); eaat2390;
9. Pengwei Li, Chao Liang, Xiao‐Long Liu, Fengyu Li, Yiqiang Zhang, Xiao‐Tao Liu, Hao Gu, Xiaotian Hu, Guichuan Xing, Xutang Tao, Yanlin Song*, Low-Dimensional Perovskites with Diammonium and Monoammonium Alternant Cations for High‐Performance Photovoltaics, Advanced Materials; 31(2019); 1901966;
10. Huizeng Li, Wei Fang, Yanan Li, Qiang Yang, Mingzhu Li, Qunyang Li, Xi-Qiao Feng, Yanlin Song*, Spontaneous droplets gyrating via asymmetric self-splitting on heterogeneous surfa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2019): 950.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