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陈子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仁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衡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严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郦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建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一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文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邬家臻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彭建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会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晓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焰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正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施宇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一凡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建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贲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天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重庆大学,应用化学,学士;
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重庆大学,物理化学,硕士;
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95年9月至1997年6月,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1997年6月至1999年2月,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1999年5月至2001年2月,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JSPS特别研究员;
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化学系,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博士后;
2002年4月至2007年1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Penn State Univ, 电子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7年2月至2007年10月,美国Emitech Inc公司,研究科学家;
2008年1月至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和兴趣
纳米化学、化学生物学、纳米医学
主要业绩
学术领域交叉涵盖纳米医学、纳米化学、生物材料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用于纳米尺度及分子水平上的分子探针、分子影像、分子诊断、纳米药物、纳米智能载体以及微纳生物机器人系统,并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检测、活体示踪、靶向治疗及诊疗一体化。承担科技部973、科技部港澳台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科院仪器专项、中科院“百人计划”、广东省“创新团队”、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56项,共7440万。
以第一完成人荣获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和深圳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15)、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9)、广东特支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2016)、中科院广州教育基地优秀导师、深圳市鹏城学者长期特聘教授、深圳市高层次地方级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 “孔雀计划”人才。
现任中科院深圳先进院医药所所长、广东省纳米医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深港CAS-HK生物材料联合实验室主任。纳米科技重点专项项目专家组专家,国家科技奖励、国家基金委与科技部纳米科技重点专项评审及会评专家。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FAIMBE、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FIAAM、中国化学会2015-2022年(第29届和30届)理事会理事、中美纳米医学与纳米生物技术学会CASNN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纳米生物与医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美国材料研究协会、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
代表成果
主要代表性论文:
1. G.C. Ma, Z.K. Liu, C.G. Zhu, H.J. Chen, R.T.K. Kwok, P.F. Zhang, B.Z. Tang, L.T. Cai, P. Gong. H2O2-Responsive NIR-II AIE Nanobomb for Carbon Monoxide Boosting Low-Temperature Photothermal Therapy. Angew. Chem. Int. Ed., 2022, 61(36), e202207213.
2. X.M. Shao, Z.H. Ding, W.H. Zhou, Y.Y. Li, Z.B. Li, H.D. Cui, X. Lin, G.L. Cao, B.H. Cheng, H.Y. Sun, M.Q. Li, K. Liu, D.Y. Lu, S.Y. Geng, W.L. Shi, G.F. Zhang, Q.L. Song, L. Chen, G.C. Wang, W. Su, L.T. Cai, L.J. Fang, D.T. Leong, Y. Li, X.F. Yu, H.C. Li. Intrinsic Bioactivity of Black Phosphorus Nanomaterials on Mitotic Centrosome Destabilization through Suppression of PLK1 Kinase.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21, 16(10), 1150-1160.
3. X.L. Xu, G.J. Deng, Z.H. Sun, Y. Luo, J.K. Liu, X.H. Yu, Y. Zhao, P. Gong, G.Z. Liu, P.F. Zhang, F. Pan, L.T. Cai, B.Z. Tang. A Biomimetic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Photosensitizer with Antigen-Presenting and Hitchhiking Function for Lipid Droplet Targeted Photodynamic Immunotherapy. Adv. Mater, 2021, 33(33), 2102322.
4. H. Pan, M.B. Zheng, A.Q. Ma, L.L. Liu, L.T. Cai. Cell/bacteria-based bioactive materials for cancer immune modulation and precision therapy. Adv. Mater, 2021, 33 (50), 2170396.
5. J.H. Xing, T. Yin, S.M. Li, T.T. Xu, A.Q. Ma, Z. Chen, Y.M. Luo, Z.Y. Lai, Y.N. Lv, H. Pan, R.J. Liang, X.Y. Wu, M.B. Zheng, L.T. Cai. Sequential Magneto-actuated and Optics-triggered Biomicrorobots fo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 Adv. Funct. Mater, 2021, 31(11), 2008262.
6. Y.T. Han, H. Pan, W.J. Li, Z. Chen, A.Q. Ma, T. Yin, R.J. Liang, F.M. Chen, Y.F. Ma, Y. Jin, M.B. Zheng, B.H. Li, L.T. Cai. T Cell Membrane Mimicking Nanoparticles with Bioorthogonal Targeting and Immune Recognition for Enhanced Photothermal Therapy. Adv. Sci., 2019, 6(15), 1900251.
7. Z. Chen, P.F. Zhao, Z.Y. Luo, M.B. Zheng, H. Tian, P. Gong, G.H. Gao, H. Pan, L.L. Liu, A.Q. Ma, H.D. Cui, Y.F. Ma, L.T. Cai. Cancer Cell Membrane-Biomimetic Nanoparticles for Homologous-Targeting Dual-Modal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 ACS Nano, 2016, 10 (11), 10049–10057.
8. C. Chen, P.F. Zhang, G.H. Gao, D.Y. Gao, Y. Yang, H. Liu, Y.H. Wang, P. Gong, L.T. Cai. Near-Infrared-Emitting Two-Dimensional Codes Based on Cu-Doped Lattice-Strained Quantum Dots with Long Fluorescence Lifetime. Adv. Mater, 2014, 26 (36), 6313-6317.
9. M.B. Zheng, C.X. Yue, Y.F. Ma, P. Gong, P.F. Zhao, C.F. Zheng, Z.H. Sheng, P.F. Zhang, Z.H. Wang, L.T. Cai. Single-Step Assembly of DOX/ICG Loaded Lipid-Polymer Nanoparticles for Highly Effective Chemo-Photothermal Combination Therapy. ACS Nano, 2013, 7(3), 2056–2067.
10. P.F. Zhang, S.H. Liu, D.Y. Gao, D.H. Hu, P. Gong, Z.H. Sheng, J.Z. Deng, Y.F. Ma, L.T. Cai. Click-Functionalized Compact Quantum Dots Protected by Multidentate- Imidazole Ligands: Conjugation-Ready Nanotags for Living-virus Labeling and Imaging. J. Am. Chem. Soc., 2012, 134 (20), 8388–8391.
主要PCT国际专利:
1. 蔡林涛,郑明彬,陈泽,罗震宇,赵鹏飞,龚萍. 一种包载ICG的聚合物-磷脂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2015-12-21, PCT/CN2015/098050
2. 蔡林涛,郑明彬,赵鹏飞,罗震宇,龚萍,郑翠芳. 一种激光纳米光学诊疗设备,2015-7-13. PCT/CN2015/083870
3. 蔡林涛,马轶凡,潘宏,金言,李萍,李文军. 一种病毒转染增效剂和基于点击化学的病毒转染应用. 2017-7-21, PCT/CN2017/093870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
2015-2020 年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 IEC/TS 62607-3-3:《发光纳米材料荧光寿命测试》IEC TS 62607-3-3:2020(MAIN)
Nanomanufacturing - Key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 Part 3-3: Luminescent nanomaterials - Determination of fluorescence lifetime of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using time correlated single photon counting (TCSPC)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