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尉慰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保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瑞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胡华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肖瑶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俊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称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卢锡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春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志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常智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孟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籼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沈运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大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汤雨晴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人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余林

男, 广东工业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84/09-1988/07,四川大学,物理化学,学士学位;
1988/09-1991/07,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硕士学位;
1991/09-1994/07,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5/09-1999/09,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1999/10-2002/12,汕头大学,化学系,系主任;
2002/12-2014/12,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副院长、院长;
2014/12-2020/08,广东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2020/08-至今,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

研究领域和兴趣

催化新材料和催化新反应

主要业绩

余林教授是广东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主持创立了广东省高校清洁化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现代精细化工广东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是应用化学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负责人。
余林教授近年来在研发催化新材料用于小分子催化转化、电催化反应、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相关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近5年来,先后承担省部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总经费1075万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省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省部产学研项目以及广东省应用型重大项目(800万)等;授权发明专利7件;获得2019年度第十五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7余篇,年度高被引论文4篇、内封面论文2篇,被引总频次700余次。
余林教授主持的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项目“柴油车尾气催化剂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重点围绕柴油车尾气DOC(Pt/CeO2-ZrO2-SiO2)和SCR(V2O5-WO3-MnOx/TiO2)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攻关,在提高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和低温活性及拓宽活性窗口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研制的整体式催化剂台架试验活性结果远高于现行国家排放标准,在同等测试条件下的催化活性优于欧洲同类产品。经专家鉴定,该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目的合作企业已建立年产百万公斤级的催化剂生产线,DOC和SCR整体式催化剂累计销售额超过2.0亿元,累计利润3900万元,合作企业的产品成为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广西玉柴柴油机集团”的第一大国内催化剂供应商。该项目成果不仅填补并完善了华南地区柴油车尾气催化剂生产的产业链,还带动了广东省乃至全国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此项成果获得2018年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作为一名教师,余林教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指导本科学生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国奖和省奖多项,培养的多名研究生获得省级和校级“优秀学位论文”等奖励,目前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80余名,有多名毕业生到澳门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境/海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指导博士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2项,博士后出站4名。

代表成果

代表性的论文:
1.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0, 92, 2953-2960. DOI: 10.1021/acs.analchem.9b03566.
2.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2019, 6, 2986-2999. DOI: 10.1039/c9en00673g.
3. Nanoscale, 2019, 11, 17084-17092. DOI: 10.1039/c9nr05061b.
4.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9, 30, 605-609. DOI: 10.1016/j.cclet.2018.10.018.
5.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8, 331, 626-635. DOI: 10.1016/j.cej.2017.09.028.
6.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7, 362, 332-341. DOI: 10.1016/j.jpowsour.2017.07.027.
7.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7, 9, 29203-29212. DOI: 10.1021/acsami.7b06925.
8.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6, 4, 16462-16468. DOI: 10.1039/c6ta04530h.
9.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6, 286, 114-121. DOI: 10.1016/j.cej.2015.09.024
10. Applied Energy, 2015, 153, 94-100. DOI: 10.1016/j.apenergy.2014.07.094.

近年来的授权发明专利(均为第一发明人):
1)余林等,一种有序介孔γ-MnO2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1授权,专利号:201810890340.4;
2)余林等,一种层间富铯的δ-MnO2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9年授权,专利号:201710441514.4;
3)余林等,一种海星状δ-MnO2纳米片/碳纤维纸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2019年授权,专利号:ZL 201710013930.4;
4)余林等,一种金属空气电池电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8年授权,专利号:ZL 201610264690.0;
5)余林等,一种纯相Ag1.8Mn8O16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7年授权,专利号:ZL 201610267963.7。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