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陈丽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段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秦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国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晓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明焱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荻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宋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毕庆员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魏文欣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尹志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底兰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陶晨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任秀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国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卢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夏杰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子康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王雪梅

女, 西北师范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 1993-08 至 1997-06, 兰州理工大学, 化工工艺, 学士。
(2) 1997-08 至 2003-07, 兰州助剂厂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3) 2003-08 至 2006-06, 西北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 硕士。
(4) 2006-08 至 2009-06, 西北师范大学, 分析化学, 博士。
(5) 2009-07 至 2011-07, 西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讲师。
(6) 2010-03 至 2010-08,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学院(进修教师)。
(7) 2011-08 至 2017-12, 西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8) 2011-03 至 2013-08,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9) 2020-01 至 2020-02, 英国南威尔士大学, 应用科学学院(访问学者)。
(10)2018-01 至今, 西北师范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要从事环境分析化学,包括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环境应用、新污染物及重金属的环境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和分离、分析新方法的开发和研究。

主要业绩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2018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第八届学生心目中“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2019年荣获西北师范大学“争做新时代好老师”师德演讲比赛第三名,2024年获第四届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2024年)。首届甘肃省青年生态文明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产业命题赛道奖(银奖)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
本人长期从事和环境分析化学和环境相关材料合成研究工作,围绕一带一路上“黄金段”的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学习和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开展了新型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环境应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PPCPs)、农药及重金属等环境有毒污染物的分离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开发和研究,解决了黄河上游和部分支流POPs的污染现状、赋存特征及环境效应等缺乏研究数据的问题,为半干旱地区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及污染治理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为它们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合理设计、定向筛选及萃取分离等方式将介孔泡沫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金属有机框架(MOFs)、中空纳米微球(HoMS)、离子印迹聚合物(IIPs)及共价有机框架(COFs)等微纳米材料用于新污染物的分离分析化学研究,针对西北地区复杂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介质,开展了大量的新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分布及环境行为等前沿性的科研工作,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本人学习和关注国内外该研究方向的主要动态和前沿,先后主持了多项与环境污染物分析监测有关的各类项目。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面上项目1项,地区基金2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一般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兰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1项。2023年获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近5年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一区论文27篇,二区论文16篇,代表作包括Chem. Eng. J.,Talanta,Sep. Purif. Technol.,Environ. sci-Nano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2022年入选第一批甘肃省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甘肃省科普专家(第一批次),2023年入选甘肃省巾帼科技智库专家,2024年入选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库专家。项目申请人带领课题组成员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1107086(青年基金),No.21467028(地区基金)和No.21777129(面上项目),在研项目(No. 22266031(地区基金),开展了大量的新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分布及环境行为等前沿性的科研工作。

代表成果

1.论文
[1] Xuemei Wang *, Zhen Zhang, Jing Ru, et al., Hierarchical porous MOFs@COFs-based molecular trap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for efficient capture of PAHs and adsorption mechanism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4, 328: 125041.http://dx.doi.org/https://doi.org/10.1016/j.seppur.2023.125041
[2] Xinzhong Zhang, Hong Ji, Xuemei Wang*, et al, Honeycomb-like triazine-based conjugated microporous polymers exhibiting simultaneous and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fiftee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using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technique,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4, 1318: 342926. http://dx.doi.org/https://doi.org/10.1016/j.aca.2024.342926
[3] Zhen Zhang, Xuemei Wang*, Jie Zhang, et al, Yolk-shell MOF-on-MOF hybrid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atings for efficient enrichment and detection of pesticides: Structural regulation caus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Talanta, 2024, 278: 126474.http://dx.doi.org/https://doi.org/10.1016/j.talanta.2024.126474
[4]Xuemei Wang*, Na Yuan, Lixia Huang, et al., N, N′-methylene bisacrylamide/divinyl benzene based-highly cross-linked hybrid monolithic column: Prod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for powerful capture of four chlorophenols, Talanta, 2023, 254: 124150.http://dx.doi.org/https://doi.org/10.1016/j.talanta.2022.124150
[5] Pengfei Huang, Xuemei Wang *, Jiali Zhao, et al., Hollow Co-MOF-74 incorporated electrospun nanofiber membranes with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for enhanced removal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by drain-type adsorp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2, 449: 137759.http://dx.doi.org/https://doi.org/10.1016/j.cej.2022.137759
[6] Jing Ru, Xuemei Wang *, Zheng Zhou, et al., Fabrication of octahedral GO/UiO-67@PtNPs nanocomposites as a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ultrasensitive recognition of arsenic (III)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22, 1195: 339451.http://dx.doi.org/https://doi.org/10.1016/j.aca.2022.339451
[7] Jiali Zhao, Pengfei Huang, Xuemei Wang *, et al., Efficient adsorption removal of organic nitrogen pesticides: Insight into a new hollow NiO/Co@C magnetic nanocomposites derived fr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2, 287: 120608.http://dx.doi.org/https://doi.org/10.1016/j.seppur.2022.120608
[8] Xuemei Wang *, Xinglan Cui, Hong Ji, et al., A hybrid monolithic column based on flower-shaped 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capillary microextraction of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1, 32: 3199-3201.http://dx.doi.org/https://doi.org/10.1016/j.cclet.2021.03.034
[9] Jing Ru, Xuemei Wang*, Fangbing Wang, et al., UiO serie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mposites as advanced sorbents for the removal of heavy metal ions: Synthesis, applications and adsorption mechanism,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1, 208: 111577.https://doi.org/10.1016/j.ecoenv.2020.111577
[10] Xuemei Wang*, Fangbing Wang, Hong Ji, et al., ZIF-67 Derived Hollow Nanomaterials as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atings for Rapid Captur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Water Sampl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2021, 8: 675-686.https://doi.org/10.1039/D0EN01176B
2.专利
(1)2018.02.09 王雪梅,鲁沐心,王欢,马晓敏,黄鹏飞,一种三维介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固相微萃取纤维涂层材料的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ZL201610158538.4)。
(2)2018.02.09 王雪梅,王欢,鲁沐心,马晓敏,黄鹏飞,一种苯基修饰的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作为固相萃取剂的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ZL201610156374.1)。
(3)2019.12.31 王雪梅,马晓敏,黄鹏飞,王欢,王娟,杜彤彤,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BTC作为分散固相萃取剂的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ZL201710178821.8)。
(4)2020.01.21 王雪梅,黄鹏飞,王欢,马晓敏,王娟,杜彤彤,超顺磁性核壳结构介孔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作为固相萃取剂的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ZL201710178794.4)。
3. 著作
(1) Zhaosheng Liu, Yanping Huang, Xuemei Wang,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as Advanc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 Synthesis, Character and Application》, Springer, 2022年。
(2) 卢小泉,王雪梅,郭惠霞,杜捷,《生物电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
4.研究技术报告
(1)王雪梅,“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甘肃段新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2024年,获得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二等奖。
5.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
(1)王雪梅,ZIF-67衍生的中空多壳层Co3O4/C复合材料用作螺旋固相微萃取纤维涂层对多环芳烃的高效捕获,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延边,2021年5月5日-8日。
(2)王雪梅,毛细管微萃取(CME)在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分离富集中的应用研究,第五届极地及高山地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学术研讨会,拉萨,2021年7月25日-30日。
(3)王雪梅,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样品前处理研究,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七届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桂林,2021年7月30日-8月2日。
(4)王雪梅,一种花型沸石咪唑框架杂化整体柱用于毛细管微萃取高效富集溴代阻燃剂,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珠海,2021年4月19日-22日。
(5)王雪梅,毛细管微萃取(CME)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第十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 第八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第八届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深圳,2021年4月23日-25日。
(6)王雪梅,黄河上游复杂基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 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武汉, 2023年11月17日-2日。
(7)王雪梅,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第四届全国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研讨会暨第十届固相微萃取技术(中国)研讨会, 南充, 2023年8月8日-11日。
(8)王雪梅,黄河上游石化工业区典型污染物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 中西部地区第八届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 西宁, 2023年7月20日-23日。
(9)王雪梅,黄河上游石化工业区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第十四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质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 普洱, 2023年5月5日-8日。
(10)王雪梅,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样品前处理研究进展, 第三届全国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暨第九届固相微萃取技术, 贵阳, 2021年10月17日-20日。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