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唐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艳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晓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金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牛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贾清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冉光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耀旗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胡春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德庆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宋文忠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聂辰瑶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徐卫卫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於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照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姚广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胡涛

女,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6.09-2000.07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理科化学基地班 学士
2000.09-2003.07 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硕士
2004.09-2014.04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艺 博士
2003.07-2006.05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助教
2006.05-2010.12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讲师
2010.12-2018.12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副教授
2015.01-2016.01 帝国理工学院化工系 访问学者
2018.12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无机化学学科门类下的课程教学及教学改革研究/无机氧化物储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主要业绩

在教学研究领域:担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辽宁省教学名师。担任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化学与社会”、“普通化学”的课程负责人。从2003年起进行无机化学学科门类下多门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改革工作,曾参与建设国家精品课程2门,作为第二完成人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2014年、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12,2018,2020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2015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09年获大连市五一奖章等奖项。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教学改革项目30余项,出版教材10余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充分肯定,编写的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无机化学》在国内100余所院校使用;主持的三门中文慕课选课人数超过20万人,为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石油化工大学等多所学校使用;建设的三门英文慕课上线icourse国际平台,把国内的优质教学资源推向国际。
近两年在全国和省级金课培训会上做大会报告和经验分享30余场;在国内20余所高校,如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等开设讲座;2019年4月,在中国慕课大会分会场的圆桌论坛分享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课程改革成效在国内起到了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在科学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无机氧化物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主持辽宁省纵向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3项(第1参与人),主持横向课题3项,参与横向课题3项,累计科研经费126.5万元。发表SCI收录科研论文38篇,授权专利2项,获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2项。
方向1:多尺度孔结构无机硅氧化物的合成及吸附性能
通过在纯硅分子筛骨架中掺杂过渡金属对其改性,有效地增加了分子筛的活性位点数量,同时采用原位合成保证了过渡金属物种的良好分散性。在中性条进下通过转晶的方法合成不同杂原子分子筛,并对产物在不同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开发利用微流控芯片和化学镀技术制备具有层次结构的中空微球,并将其应用于SERS、催化反应等多个领域。
此研究方向共获得1项辽宁省纵向课题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2009年获吉林省科学技术成果2项。
方向2:无机钒氧化物复合材料的设计与电化学性能
利用钒氧化物的层状结构、比容量高的特点,与碳材料独特的低阻抗和高稳定性进行功能互补,采用原位水热法制备多种二元、三元钒氧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电化学器件组装,制备系列具备优良的电化学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此研究方向共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

代表成果

论文:
1、J. Sun, Y. Zhang*, Y. Liu, H. Jiang, X. Dong, T. Hu*, C. Meng, Hydrated vanadium pentoxide/reduced graphene oxide-polyvinyl alcohol (V2O5nH2O/rGO-PVA) film as a binder-free electrode for solid-state Zn-ion batteries,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20), https://doi.org/10.1016/j.jcis.2020.10.148.
2、T. Hu, Z. Feng, Y. Zhang, Y. Liu, J. Sun, J. Zheng, H. Jiang, P. Wang, X. Dong, C. Meng, “Doubl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Ca2+-intercalation and rGO-integration ensures hydrated vanadium oxide with a high performance for aqueous zinc-ion batteries, Inorg. Chem. Front., (2020), https://doi.org/10.1039/d0qi00954g.
3、H. Jiang, Y. Zhang*, Z. Pan*, L. Xu, J. Zheng, Z. Gao, T. Hu*, C. Meng, Facil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H4)2V10O25·8H2O nanobelts for high-performance aqueous zinc ion batteries, Electrochimi. Acta, 332 (2020), https://doi.org/10.1016/j.electacta.2019.135506.
4、T. Hu, H. Wang, L Zhang*, S. Tao*, Preparation of hollow silver-polymer microspheres with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for SERS, Appl. Surf. Sci., 490 (2019),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19.06.061.
5、T. Hu, Y. Liu, Y. Zhang*, M. Chen, J. Zheng, C. Meng, Self-assembled HVxOy nanobelts/rGO nanocomposite with an ultrahigh specific capacitance: synthesis and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supercapacitors, Appl. Surf. Sci., 481 (2019), https://doi.org/10.1016/j.apsusc.2019.03.077.
6、T. Hu, Y. Liu, Y. Zhang*, M. Chen, J. Zheng, J. Tang, C. Meng, 3D hierarchical porous V3O7·H2O nanobelts/CNT/reduced graphene oxide integrated composite with synergistic effect for supercapacitors with high capacitance and long cycling life,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531 (2018), https://doi.org/10.1016/j.jcis.2018.07.060.
7、T. Hu, Y. Liu, Y. Zhang*, Y. Nie, J. Zheng, Q. Wang, H. Jiang, C. Meng, Encapsulating V2O3 nanorods into carbon core-shell composites with porous structures and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for high performance solid-state supercapacitors, 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 262 (2018), https://doi.org/10.1016/j.micromeso.2017.11.044.
8、J. Zhao, Y. Zhang*, S. Zhang, Q. Wang, M. Chen, T. Hu*, C. Meng,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n-Silicalite-1 by the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of Mn-magadiite under the neutral condition and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on selective oxidation of styrene, Microporous Mesoporous Mater., 265 (2018), https://doi.org/10.1016/j.micromeso.2018.04.009.
9、T. Hu, W. Gao, X. Liu, Y. Zhang, C. Meng, Synthesis of zeolites Na-A and Na-X from tablet compressed and calcinated coal fly ash, R. Soc. open sci., 4 (10) (2017), https://doi.org/10.1098/rsos.170921.
10、胡涛,鲍浩波,孟长功,赵珺,于永鲜,王慧龙,陶胜洋,刘淑芹,以在线开放课程为核心进行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大学化学,11 (2018),DOI:10.3866/PKU.DXHX201810018

专利:
1、胡涛,聂颖,孟长功,王丹丹;一种含镍电镀废水的达标处理方法;2018.03.30、201810296542.6;2018.08.31、CN 108467132 A
2、胡涛,吕楠,孟长功,张依福;一种用硅藻土制备丝光沸石的方法;2014.01.23、201410038385.0; 2014.05.14、CN 103787364 A
3、胡涛,孟长功,吴晓金,谭震;一种储氢方钠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09.03.05、200910300706.9;2009.08.12、CN 101503196 A

著作:
1、孟长功,王春燕,田福平,徐铁齐,宿艳,胡涛,《基础化学实验》(第三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孟长功,胡涛,周硼,辛钢,于永鲜,王慧龙,牟文生,安永林,《无机化学》(第六版),“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胡涛,孟长功,于永鲜,陶胜洋,王慧龙,刘淑芹,张利静,《无机化学数字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胡涛,孟长功,于永鲜,王慧龙,陶胜洋,张建军,张依福,《普通化学数字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5、胡涛,孟长功,陶胜洋,王慧龙,张依福,焦扬,《化学与社会数字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6、孟长功,胡涛,张建军,安永林,赵艳秋,于永鲜,王慧龙,周硼,辛钢,陶胜洋,安海艳,李艳芹,《化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7、牟文生,周硼,辛钢,胡涛,《无机化学简明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8、王慧龙,胡涛,陶胜洋,《元素周期表的故事意义哲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9、辛剑,王慧龙,胡涛,刘淑芹,孙英姬,《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孟长功,胡涛,周硼,辛钢,于永鲜,王慧龙,牟文生,安永林,《无机化学》(第五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重要会议邀请报告:
1、胡涛,“三融合两渠道一团队”建设无机化学课程思政,2020新时代高校化学类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2020,福州
2、胡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2020融合创新加快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20,北京
3、胡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无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全国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研讨会,2019,西安
4、胡涛,用匠心讲述化学故事,2019年“在线开放课程高校应用研讨会”,2019,徐州
5、胡涛,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无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2019,济南
6、胡涛,无机化学一流课程建设与创新,新时期化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019,兴义
7、胡涛,依托信息技术手段 打造新时代大学化学“金课”,全国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研讨会,2019,苏州
8、胡涛,慕课建设圆桌论坛,“识辨应变求变”中国慕课大会,2019,北京
9、胡涛,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无机化学新形态教材,2019融合创新加快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19,上海
10、胡涛,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无机化学新形态教材,2019融合创新加快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19,武汉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