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尉慰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保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瑞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胡华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肖瑶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俊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称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卢锡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春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志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常智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孟翔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籼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沈运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大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汤雨晴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人铭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李莉萍

女, 吉林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81/9 - 1985/6, 吉林大学, 物理系, 本科学生
1985/9 - 1988/6, 吉林大学, 物理系, 硕士
1995/9 - 1997/12, 吉林大学, 物理系, 在职博士

工作经历:
1988/7 - 2000/8, 吉林大学, 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0/8 - 2002/9,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博士后
2002/9 - 2004/2,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博士后
2004/2 - 2016/3,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员
2016/4 - 至今, 吉林大学,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固体化学

主要业绩

李莉萍教授长期从事功能氧化物的制备、结构-输运性能、缺位化学及其在能源领域应用的基础研究,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作为第一发明人,拥有10余项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有2项发明专利实现转移转化;先后在J. Am. Chem. Soc.、Adv. Energy Mater.、Adv. Mater.、Chem. Mater.、Chem. Sci.、Green Chem.等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60多篇,被他人引用8000 余次;曾获得了国家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1. 在氧化物功能材料的合成方面,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稀土过渡族化合物的研究,获得了常压条件下合成不了或难合成的数种化合物,研究稀土和过渡族离子在高压高温条件下的电子转移过程,获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部分工作获得2002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利用溶液化学合成方法,获得了包括TiO2 、ZnO 和复合氧化物CaWO4 等半导体纳米材料,研究了这些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其中关于TiO2 和ZnO 的论文相继发表在J. Am. Chem. Soc. (2005, 2007, 2012)和Appl.Phys. Lett. (2004; 2005, 2006)等刊物上。关于复合氧化物CaWO4 纳米晶形控制合成与性能研究的工作发表在Chem. Mater (2008)上,入选了当年的高倍引论文,而关于CaWO4多色光发射和表面缺陷的调控的工作被选为热点论文和封面论文相继发表在Chem. Comm.(2008 热点论文), J. Mater. Chem. (2009 封底论)上;关于Ca(Zn)WO4 的微结构研究、缺位控制与电性能研究工作被Phys. Chem. Chem.Phys. (2011)选做封底论文发表。最近,通过温和溶液化学法,在共生异质复合物中,获得了具有CaCl2 结构的TiO2高压相(Chem. Sci. 2019)。这些合成工作,为推动无机功能材料的溶液固态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在氧化物材料的电输运性能方面,主要针对功能氧化物体系的电子局域化和去局域化开展研究。例如通过钛基氧化物材料的电输运研究,揭示材料的晶体结构、表界面结构、化学组装结构和微结构组装单元等对电子的极化影响。在纳米线组装的金红石TiO2微球研究中,揭示了由纳米尺度微腔的存在所产生的大量表面偶极对电子局域和外电场激励下的巨介电性质影响的内在本质等(Chem. Commun. 2010; Appl.Phys. Lett., 2012,2016)。开展了包括CeO2基, Mg2+掺杂的KNbO3,BaCeO3和BaPrO3等体系的合成和离子输运研究,获得了结构变化、稳定性、阳离子大小、氧离子缺位和氧离子传导关系规律性认识,相关工作分别发表在Chem. Mater.( 1999,2002 ), Appl. Phys. Lett. (2002)。
3. 在能源存储和转换功能材料的研究方面:系统开展了氧化物电极材料的合成研究,发展了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熔盐法等合成、草酸盐改性的共沉淀方法等;在电极材料的微结构研究方面,创新性地在层状富锂正极材料中引入大离子半径的K+,阻碍了电极在在循环过程中结构转变,对提高结构稳定性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工作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 (2014),入选当年的高倍引论文. 在对电极材料表面修饰和复合提高电导率的研究方面,较早提出通过在富锂锰层状氧化物引入尖晶石分量,形成层状与尖晶石的集成结构,利用尖晶石具有的3D 扩散结构的尖晶石,缩短了锂离子扩散的优势,提高了富锂锰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同时通过尖晶石低的自由能,改善循环稳定性。该工作发表在Adv.Energy Mater. (2014)。在正极材料的表面开创性方面,创新性地使用包括LiPF6在内的电解质的对电极材料进行前期处理,实现了电极材料的表面微结构的重构,获得了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新材料。

代表成果

1. Junfang Ding, Zhibin Geng, Liping Li, * Ye Wang, Ying Zuo, Huixia Li, Min Yang and Guangshe Li * Migration of cations in layered oxides for creating a highly active interface toward CO preferential oxidation,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9 (2021) DOI: 10.1039/D0TA11762E
2. Fu, Chaochao*; Wang, Jiayun; Wang, Jinfeng; Meng, Linglong; Zhang, Wenming*; Li, Xiaoting*; Li, Liping*, A LiPF6-electrolyte-solvothermal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LiF/LixPFyOz-coated Li-rich cathode materials with enhanced cycling stabilit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7(40), (2019), DOI: 10.1039/c9ta09327c
3. Zhang, Yuelan;Li, Liping Li; Liu, Yan; Feng, Tao; Xi, Shibo Xi; Wang, Xiyang; Xue, Chenglin; Qian, Jingyu, Li, Guangshe Li*, Symbiotic hetero-nanocomposite that stabilizes unprecedented CaCl2-type TiO2 for enhanced solar-driven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Chemical Science, 10(36), (2019), 2019/09/28, DOI: 10.1039/c9sc01216h
4. Fan, Jianming; Li, Guangshe; Li, Baoyun; Zhang, Dan; Chen, Dandan; Li, Liping*; Reconstructing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Li-Rich Cathodes for High-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11(22), (2019) , DOI: 10.1021/acsami.9b02827
5. Luo, Dong; Li, Guangshe; Fu, Chaochao; Zheng, Jing; Fan, Jianming; Li, Qi; *Li, Liping; A New Spinel-Layered Li-Rich Microsphere as a High-Rate Cathode Material for Li-Ion Batterie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4(11), (2014), DOI: 10.1002/aenm.201400062.
6. Li, Qi; Li, Guangshe; Fu, Chaochao; Luo, Dong; Fan, Jianming; *Li, Liping; K+-Doped Li1.2Mn0.54Co0.13Ni0.13O2: A Novel Cathode Material with an Enhanced Cycling Stability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6(13), (2014), DOI: 10.1021/am5017649
7. Li, GS; Li, LP; Boerio-Goates, J; *Woodfield, BF, High purity anatase TiO2 nanocrystals: Near room-temperature synthesis, grain growth kinetics, and surface hydration chemist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27(24), (2005), DOI: 10.1021/ja050517g.
8. 李莉萍; 李琪; 付超超; 李广社,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16, ZL201410365645. 5
9. 李莉萍; 付超超; 赵明磊; 李广社, 多晶相磷酸铋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2016, ZL201110339645. 4 (2019年实现专利转让)
10. 李莉萍;张丹;李广社;一种多孔的氮掺杂碳纳米片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2020, ZL CN201710993751.1,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