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王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志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成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淮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黄奕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卢小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威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姜秉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毕文团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青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乔志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蔡春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蒋宁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红斌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义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尹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贺志远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唐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郝剑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7.09-2001.07,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系,本科学生
2001.09-2006.06,北京师范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博士研究生
2006.07-2009.08,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工程系,讲师
2009.02-2009.08,美国Utah州立大学,生物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9.09-2014.08,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副教授
2012.03-2013.02,美国Utah州立大学,生物工程系,博士后
2013.07-2014.07,美国Utah州立大学,生物工程系,访问学者
2014.09-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教授
2014.12-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导师
2016.04-至今,东北电力大学,生物资源绿色转化与代谢工程研究所,所长
2016.12-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生物资源绿色转化与先进生物制造创新团队,负责人
2017.12-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生物质清洁转化与高值化利用科技创新中心,主任
2019.01-至今,东北电力大学,吉林省二级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化学生物学、环境化学工程
主要业绩
候选人于大禹,吉林省二级教授,东北电力大学博士生导师,吉林省生物质清洁转化与高值化利用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吉林省生物资源绿色转化与先进生物制造创新团队负责人,杭州唯铂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主要从事化学生物学、环境化学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与成果转化工作。目前担任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酶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白山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杭州市钱江特聘专家”、“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科研能力与主要业绩方面,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项;获吉林省人民政府人才开发资助金及吉林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EI检索论文42篇,单篇最高被引用101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主题报告5次;申请发明专利30项,已获授权18项,其中5项已成功转让或部分转让实施;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及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带领创新团队入围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近年来,于大禹教授主要致力于两方面的研究:(1)天然产物与高值化学品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2)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与反应器开发。在研究过程中,秉承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精神,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具体包括:
1、 在天然产物与高值化学品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领域,(1)首次搭建了真菌环状缩肽合成酶的酿酒酵母系统研究平台,实现了环状缩肽化合物的高产,对该类酶的催化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释,合成了新型活性环状缩肽化合物,实现了该类化合物的体外从头生物合成,完成了中试生产。(2)揭示了链霉菌中降胆固醇活性化合物herboxidiene的生物合成机制。(3)开发出新型天然蓝色素indigoidine的高效生物合成方法及提取工艺,完成了成果转化,以商品名“谷蓝”上市推广。(4)建立了色霉素、嘌呤霉素及钙离子通道阻抑剂等活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与制备工艺。
2、 在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工艺与反应器研发领域,(1)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开发了利用油脂酵母资源化处理含油废水的系列工艺及反应器,包括油脂酵母对含油废水的发酵处理、油脂酵母的絮凝回收及絮凝产物的热解利用等,并已成功进行了转化。(2)开发了基于固体酸预处理化纤粘胶废液高效生产木糖的工艺。(3)建立了发酵食品工业废水,高效生产细菌纤维素及其高附加值衍生物的工艺。
以上研究成果在医药、轻工、能源、环保等领域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以及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对于实践低碳经济与工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碳中和”、“碳达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代表成果
1. 论文:Dayu Yu, Fuchao Xu, Shuwei Zhang, Jixun Zhan*. Decoding and reprogramming fungal iterative 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5349, DOI: 10.1038/NCOMMS15349.
2. 论文:Yunfen Shi, Xiaoyu Liu, Meitong Jin, Hezhong Chen, Fan Yi, Lei Wang, Nan Qiao, Dayu Yu*. Incorporating corn oil refining wastewater improves lipid accumulation and self-settling property of Trichosporon fermentans in corn starch wastewate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1, 275, 119250, DOI: 10.1016/j.seppur.2021.119250.
3. 论文:Yunfen Shi, Xinhong Du, Meitong Jin, Song Wu, Lei Wang, Nan Qiao, Dayu Yu*. A two-step process for pre-hydrolysis of hemicellulose in pulp-impregnated effluent with high alkali concentration to improve xylose production.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0, 402, 123573, DOI: 10.1016/j.jhazmat.2020.123573.
4. 论文:Dayu Yu, Shuang Hu, Weishan Liu, Xiaoning Wang, Haifeng Jiang, Nanhang Dong*. Pyrolysis of oleaginous yeast biomass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kinetics analysis and biocrude characterization. Renewable Energy, 2020, 150, 831-839, DOI: 10.1016/j.renene.2020.01.028.
5. 论文:Yunfen Shi, Song Wu, Huimin Ren, Meitong Jin, Lei Wang, Nan Qiao, Dayu Yu*.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nd factor analysis of a novel swirling demulsified airlift loop reac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ined soybean oil wastewater.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0, 296, 122316, DOI: 10.1016/j.biortech.2019.122316.
6. 论文:Nan Qiao*, Xue Fan, Xiuzhen Zhang, Yunfen Shi, Lei Wang*, Dayu Yu*. Soybean oil refinery effluent treatment and its utilization for bacterial cellulose production by 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 Food Hydrocolloids, 2019, 97 (12), 105185, DOI: 10.1016/j.foodhyd.2019.105185.
7. 论文:Lei Wang, Bin Liu, Yuxue Liu, Yue Sun, Wujun Liu, Dayu Yu*, Zongbao K. Zhao*. Escherichia coli strain designed for characterizing in vivo functions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analogues. Organic Letters, 2019, 21 (9): 3218-3222, DOI: 10.1021/acs.orglett.9b00935.
8. 论文:Dayu Yu*, Ling Wang, Huanyu Zhou, Xiaojun Zhang, Lei Wang, Nan Qiao*. Fluorimetric det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using cornstalk N-carbon quantum dots modified with amphotericin B. Bioconjugate Chemistry, 2019, 30 (3): 966-973, DOI: 10.1021/acs.bioconjchem.9b00131.
9. 专利:于大禹,乔楠,陶福平,徐富超;蓝色天然染料的合成方法及提取工艺;2012、201210416265.0;2015、ZL201210416265.0;
10. 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于大禹,Decoding and reprogramming fungal iterative 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s,2017,19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oxinology (IST),Haikou,China。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