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高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董召月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发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班建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凯华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伍巧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亚斐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景秀丽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Mahesh Kumar Joshi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叶南飚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林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程芳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应飒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书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歐陽灝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苏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金伟伟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庆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山东科技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5/09-2000/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化学理学学士
2000/08-2001/0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实业总公司,工程师
2001/09-2004/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学工学硕士
2004/08-2010/1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分析化学博士
2011/05-2013/12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讲师
2011/07-2014/03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博士后
2014/01-2019/10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6/10-2017/10 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
2019/11-现在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和兴趣
质谱、煤化学、碳资源转化
主要业绩
个人简介:参与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与重油共加氢及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国家973计划“煤中有害元素富集分布机理及环境污染防治”。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质谱数据和统计分析的煤转化方法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用直接实时质谱离子化方法分析褐煤中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煤中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及其对煤加氢液化影响的研究”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激光的敞开离子源质谱的研究”。目前主持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孔碳材料电化学性能与煤沥青基碳源分子间的构效关系”和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项目“复合钡基润滑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团队研究成果获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3,2022)、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2015)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7,2018)。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Energy、Fuel等SCI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
科研方向:1,了解中低阶煤有机质大分子中桥键及其链接的芳环的类型,揭示在催化反应条件下,煤的加氢、脱氮、脱氧的分子定向转化规律;2,通过优化质谱离子源及质谱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探索煤、生物质等复杂有机分子体系的分布规律及形态转变过程的机理;3,通过柱色谱、固相萃取等方法分离和富集煤及生物质中的可溶组分,采用超临界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对可溶组分进行分离与富集,获取有机化学品、微量组分及煤中的生命标志物信息;4,制备并优化煤及生物质基多孔碳材料,侧重研究碳源分子特征与材料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
学术兼职和人才项目:山东省惠才高层次人才(2022)、伊犁师范大学荣誉教授(2022)、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2021)、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2021)、Resources Chemicals and Materials编委(2021)、山东科技大学山海英才(2019)、中国化工学会工程热化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2018)、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2018)、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7)、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2017)、《山东化工》编委会委员(2017)、中国矿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14)。
代表成果
论文
1. Bingkang Sun, Xing Fan*, Ranran Hou, Guoming Zhao, Qing Liu, Haifeng Zhou, Peng Liang. Electrode made of NiCo double hydroxide on oxidized activated carbon for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4P3: 140280 (中科院一区)
2. Xiao-Yun Zhangǂ, Bin-Kang Sunǂ, Xing Fan*, Peng Liang, Guo-Ming Zhao, Binoy K. Saikia, Xian-Yong Wei.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derived from coal and biomass for high 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Fuel, 2022, 311: 122552 (高被引论文,中科院一区)
3. Bing-Kang Sun, Xiao-Yun Zhang, Xing Fan*, Rui-Yu Wang, Hong-Cun Bai, Xian-Yong Wei. Interface modification based on MnO2@N-doped activated carbon composites for flexible solid-state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Energy, 2022, 249: 123659 (中科院一区)
4. Chu-Fan Wang, Xing Fan*, Xue-Ming Dong, Hong-Cun Bai, Peter N. Kuznetsov, Peng Liang, Zhen-Xue Liu, Xian-Yong Wei.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thermal dissolution extracts of a subbituminous coal by using higher-energy collisional dissociation, Fuel, 2020, 282: 118844 (中科院一区)
5. Ya-Ru Yu, Xing Fan*, Lu Chen, Xue-Ming Dong, Yun-Peng Zhao, Bei Li, Xian-Yong Wei, Feng-Yun Ma, Aisha Nulahong. Mass spectr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soluble species of Shengli lignite using cluster analysis methods, Fuel, 2019, 236: 1037-1042 (中科院一区)
6. Xing Fan*, Guo-Sheng Li, Xue-Ming Dong, Jing Jiang, Xian-Yong Wei, Hilkka I. Kenttäma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ic evaluation of core structures of aromatic compounds after catalytic deoxygenation.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8, 176: 119-123 (中科院一区)
专利
7. 樊星,张晓云,余果,魏贤勇,一种针对超级电容器多孔炭材料碳源分子层面的优化方法,申请日期:2020年4月21日,202010315951.3,授权日期:2022年7月1日,ZL202010315951.3
著作
8. Yong-Chao Lu, Yao Lu, Xing Fa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gnin. in Lignin: Biosynthesis and Transformation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Ed. by Swati Sharma, Ashok Kumar.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witzerland, 2020, pp. 17-75, ISBN: 978-3-030-40662-2
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
9. 樊星,颜扬扬,润滑基础油的质谱分析,2021年4月19-22日,中国化学会第32届学术年会, 邀请报告,珠海
10. 樊星,From structure to reactivity, coal's story,2020年10月16-18日,第二届应用化学与工业催国际术会议(ACIC 2020), 邀请报告,大连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