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邹江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瑞琪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石海强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朱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杨开泰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刘佩仓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任浩浩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罗浩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灿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孙存发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吴佳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周桃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Tashiro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心茹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谢程程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邵志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扈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阴彩霞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庆宝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颖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点击申请中国化学会会员

赵炜

男, 南开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 1995.09-1999.07, 山东大学 化学学院, 本科学生
(2) 1999.09-2002.03,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系, 硕士研究生
(3) 2002.03-2005.0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研究生
(4) 2005.04-2007.06,清华大学化学系, 博士后
(5) 2007.06-至今,南开大学药学院教授,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

研究领域和兴趣

糖化学,药物化学

主要业绩

赵炜,南开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糖生物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化学会糖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有机化学博士。1999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获化学学士学位;2005年4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师承孔繁祚研究员),博士研究期间主要从事具有生物活性的寡糖的合成。 2005年3月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李艳梅教授,从事糖肽的合成及免疫学性质研究。2007年6月加入南开大学药学院。2009-2010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作访问学者,并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Frederick分部做短期交流访问。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课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天津市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培养博士生15人,硕士生22人。多年从事糖化学和药物化学生物学领域的科研,研究方向为抗肿瘤糖疫苗的合成及免疫学评价;抗凝血药物肝素五糖的化学改造;脓毒症相关小分子新药的发现。近年来发表SCI论文40余篇,参与撰写Elsevier英文著作一部。成果介绍如下:
1:脓毒症相关小分子新药的发现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系统性免疫失控,重度脓毒症患者会发生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是重症监护病房内非心脏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2019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严重病例的特征之一,具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
团队合成筛选了一个对感染引起的全身系统性免疫综合症(脓毒症)有良好药效的候选药物CV122,对重症脓毒症动物模型的有效性达到90%,对新冠病毒引发的呼吸系统衰竭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从动物模型结果看, CV122具有显著延长脓毒症小鼠生存率的作用(从0%生存提高到90%)。(2)由于CV122是采用纯化学方法合成的小分子且结构均一,副作用小。 (3)CV122直接作用在血管内壁,靶点清楚且作用直接,通过抑制由TNF-依赖机制产生的HPA活性,进而影响TNF-的产生,作用靶点处于炎症风暴发生的下游,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临床前实验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和国内的知名药企开展国家1类新药的临床药物申报。
2:肿瘤相关糖肽疫苗的合成与评价
肿瘤糖抗原的缺陷是免疫原性差,无法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团队开发了若干免疫促进小分子,可以增强MUC1糖肽抗原的免疫原性,比如我们将FSL-1与MUC1糖肽通过共价键结合,合成得到的疫苗表现出很强的免疫活性,ELISA法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均产生了一定强度的抗体滴度。与糖基化的MUC1相比,FSL1与无糖基化的MUC1抗原相连产生了更高的IgG抗体滴度。各个抗血清对抗原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特异性,而且疫苗产生的抗体与MCF-7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结合活性,避免了外源性佐剂的使用。
3:抗凝血肝素类药物的合成与优化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医院所有死亡病例中,静脉血栓栓塞约占10%,欧盟6国,每年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发生总数100万,死亡病例数超过艾滋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及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总和。抗凝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核心和基础,而抗凝药物的研发也始终是新药研发的热点。
本课题开展结构均一的肝素五糖的规模化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仿制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抗凝血药物磺达肝癸钠原料药(3.1类)和磺达肝癸钠注射液(6类),重点突破磺达肝癸钠肝素五糖药物的大规模制备技术及药物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100克级规模磺达肝癸钠生产制备工艺,并完成3.1类磺达肝癸钠原料药和6类磺达肝癸钠注射液新药申请资料。实现具有抗血栓活性的磺达肝癸钠衍生物的百毫克级全合成,收敛式的[3+2]汇聚式合成策略大大提高了合成效率,并有效节约了成本相对较高的艾杜糖醛酸。蛋白水平和动物水平上测定的抗凝血活性结果显示Rrt1.17是优于磺达肝癸钠的抗栓候选药物。

代表成果

1. Yonghui Liu, Zhaoyu Wang, Fan Yu, Mingjing Li, Haomiao Zhu, Kun Wang, Meng Meng*, Wei Zhao*, “The Adjuvant of α-Galactosylceramide Presented by Gold Nanoparticles Enhances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of MUC1 Antigen-Based Tumor Vaccine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2021:16 403–420.
2. Shuo Wang, Zengyi Liu, Yue Tong, Yunqian Zhai, Xiujie Zhao, Xinmin Yue, Yanqi Qiao, Yonghui Liu, Yongmei Yin, Rimo Xi, Wei Zhao*, Meng Meng*, “ Improved cancer phototheranostic efficacy of hydrophobic IR780 via parenteral route by association with tetrahedral nanostructured DNA ”,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21, 330, 483-492.
3. Yonghui Liu, Bocheng Yan, Zhaoyu Wang, Haomiao Zhu, Xiaona Yin, Kun Wang, Menglei Wang, and Wei Zhao*,“Design, Synthesis, and Preliminary Immunological Studies of MUC1-Based Antitumor Vaccines Adjuvanted with R- and S‑FSL‑1”, ACS Med. Chem. Lett. 2020, 11, 7, 1371-1376.
4. Hongzhen Jin, Qiang Chen, Yan-Yan Zhang, Kai-Feng Hao, Guo-Qiang Zhang* and Wei Zhao*, “Preactivation-Based, Iterative One-Pot Synthesis of Anticoagulant Pentasaccharide Fondaparinux Sodium”, 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2019, 6, 3116-3120.
5. Yonghui Liu, Youzhi Wang, Fan Yu, Zhenqing Zhang, Zhimou Yang, Wenpeng Zhang,* Peng George Wang and Wei Zhao *, “Potenti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of MUC1-based antitumor vaccines using a peptide-based nanovector as a promising vaccine adjuvant”.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7, 53, 9486-9489.
6. Guoqiang Zhang, Hongzhen Jin, Yunyan Zhao, Lina Guo, Xue Gao, Xiaoxue Wang, Shiyang Tie, Jie Shen, Peng George Wang, Hao Gan, * Huifei Cui, * Wei Zhao*, An efficient anticoagulant candidate: Characterization, synthesis and in vivo study of a fondaparinux analogue Rrt1.17,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17, 126, 1039-1055.
7. Yonghui Liu, Wenpeng Zhang, Qianqian He, Fan Yu, Tianbang Song, Tingting Liu, Zhenqing Zhang, Jun Zhou, Peng George Wang* and Wei Zhao*, “Fully synthetic self-adjuvanting MUC1-fibroblast stimulating lipopeptide 1 conjugates as potential cancer vaccines”.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6, 52, 10886 - 10889.
8. Tiehai Li, Hui Ye, Xuefeng Cao, Jiajia Wang, Yonghui Liu, Lifei Zhou, Qiang Liu, Wenjun Wang, Jie Shen*, Wei Zhao*, and Peng Wang*, “Total Synthesis of Anticoagulant Pentasaccharide Fondaparinux”. ChemMedChem 2014, 9, 1071 – 1080.
9. Wenjun Wang,Chen Jin, Lina Guo, Yu Liu, Yue Wan, Xin Wang*, Lei Li*, Wei Zhao*, and Peng George Wang, “Preparation of oligosaccharides by homogenous enzymatic synthesis an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1, 47, 11240-11242.
10. Wei Zhao, Tiehai Li, Robert Woodward, Chengfeng Xia, Peng George Wang and Wanyi Guan. “Enzymatic Synthesis of Complex Carbohydrates”. Comprehensive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II. Volume 6. Elsevier 2010, 5-54.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