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员
欢迎 崔春燕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孔庆坤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郭明春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熙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余林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温圣平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柳东文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彭富贵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家秀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陈彦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沈菲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赵鹏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张伟悦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李承钊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董福才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苏莉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王君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郑超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邹义冬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欢迎 高冠楠 会员加入中国化学会
咨询:haojiangtao@iccas.ac.cn
男, 山东大学, 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或同等级别
学习/工作经历
1999-2003 兰州大学 本科
2003-2006 兰州大学 硕士
2006-2011 匹兹堡大学 博士
2011-2012 哈佛大学 博士后
2012-至今 山东大学 教授
研究领域和兴趣
选择性氧化、手性催化、药物化学
主要业绩
自2012年独立工作以来,主要从事sp3碳氢键的催化不对称氧化反应研究。通过对不对称氧化过程中碳氢键氧化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这两个反应阶段开展手性调控研究,取得两个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一是实现了sp3碳氢键的手性氧化识别。针对“如何在sp3碳氢键氧化断裂阶段开展手性调控”这一科学问题,利用仿生学原理,人工构建含有“埋藏式”氧化位点的手性廉价金属催化剂,加强在过渡态时手性催化剂与底物的多重相互作用,解决了sp3碳氢键手性氧化识别的难题,首次实现了醚、有机叠氮、二级胺、炔烃和硅烷等的氧化动力学拆分。二是实现了基于sp3碳氢键氧化断裂的新化学键手性构筑。针对“如何在sp3碳氢键氧化断裂后新化学键形成阶段开展手性调控”这一科学问题,首次提出“缩醛池”策略,构建调控中间体稳定性和体系兼容性的“工具箱”,解决了碳氢键活性低、中间体稳定性差以及氧化与新化学键手性构筑协同难的问题,相继发展并系统探索了基于酰胺、醚、全氟烷基、腈、酯等重要官能团α位sp3碳氢键氧化断裂的新化学键手性构筑,包括碳碳键构筑和碳氢键构筑。从而成功地将不对称氧化的研究范畴从活泼官能团拓展到惰性的sp3碳氢键,实现了该领域的重要突破,在国际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体系,为丰富该领域的反应类型、扩展适用范围及推动其在复杂分子合成和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通讯联系人,已在Acc. Chem. Res.(1篇)、J. Am. Chem. Soc.(4篇)、Angew. Chem. Int. Ed.(9篇)、Nat. Commun.(3篇)、Chem. Sci.(2篇)、ACS Catal.(2篇)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5篇,其中15篇论文发表在化学学报、有机化学、中国化学、中国化学快报和Org. Chem. Front.等国内主办的期刊,论文他引2000余次。2022年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2021年起任《中国化学快报》编委会委员,2019年起任《有机化学》青年编委。独立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项,主要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014)、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1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17,结题优秀)等,2016年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2022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位)和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多次获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2016年以来作为主席已连续主办6届山东省的“齐鲁有机论坛”,2022年作为负责人,成功举办了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有机合成化学研讨会(线下)。
代表成果
1. Hydride Abstraction Initiated Catalytic Stereo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Bond-Forming Processes. Liu, L.* Acc. Chem. Res. 2022, 55, 3537.
2. Site- and Enantioselective Manganese-Catalyzed Benzylic C-H Azidation of Indolines. Cao, M.; Wang, H.; Ma, Y.; Tung, C.-H.; Liu, L.* J. Am. Chem. Soc. 2022, 144, 15383.
3. Methane Monooxygenase Mimic Asymmetric Oxidant: Self-Assembling μ-Hydroxo, Carboxylate-Bridged Diiron(III) 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Dehydrogenation. Guan, H.; Tung, C.-H.; Liu, L.* J. Am. Chem. Soc. 2022, 144, 5976.
4. Kinetic Resolution of Cyclic Benzylic Azides Enabled by Site- and Enantioselective C(sp3)-H Oxidation. Ye, P.; Feng, A.; Wang, L.; Cao, M.; Zhu, R.; Liu, L.* Nat. Commun. 2022, 13, 1621.
5. Construction of Vicinal Quaternary Carbon Stereocenters Through Diastereo- and Enantioselective Oxidative 1,6-Conjugate Addition. Liu, X.; Zhao, C.; Zhu, R.; Liu, L.*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18499.
6. Kinetic resolution of indolines by asymmetric hydroxylamine formation. Wang, G.; Lu, R.; He, C.; Liu, L.* Nat. Commun. 2021, 12, 2512.
7. Oxidative Kinetic Resolution of Cyclic Benzylic Ethers. Sun, S.; Ma, Y.; Liu, Z.; Liu, L.* Angew. Chem. Int. Ed. 2021, 60, 176.
8. Site- and Enantio-differentiating C(sp3)–H Oxidation Enables Asymmetric Access to Structurally and Stereochemically Diverse Saturated Cyclic Ethers. Sun, S.; Yang, Y.; Zhao, R.; Zhang, D.*; Liu, L.* J. Am. Chem. Soc. 2020, 142, 19346.
9. Synthesis of chiral triarylmethanes bearing all-carbon qyaternary stereocenters: catalytic asymmetric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of 2,2-diarylacetonitriles and (hetero)arenes. Wang, Z.; Zhu, Y.; Pan, X.; Wang, G.; Liu, L.* 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3053.
10. Iron-catalyzed aerobic dehydrogenative kinetic resolution of cyclic secondary amines. Lu, R.; Cao, L.; Guan, H.; Liu, L.* J. Am. Chem. Soc. 2019, 141, 6318.
*以上信息由高级会员个人更新和维护。